s 阅读页

红苗风情

  万盛红头苗

  我国的苗族分布地域较广,人数较多,由于他们各自的种族、历史不同,居住的地域不同,其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宗教祭祀等,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形成了若干支系,据文献资料记载,有红苗(红衣苗、红头苗)、青苗、白苗、黑苗、花苗等数十种。

  万盛区境的苗族,为红苗的分支红头苗,又名红花苗,以苗妇头饰盘缠红色布帕或红带、红线而得名。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川黔滇方言。区境苗族既讲苗语又讲汉语,对外交往中,使用汉语,在宗族、家庭内部,苗语、汉语同用。

  明清以前,红头苗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交界之处,历经多次迁徙,现今主要分布在重庆市所辖的万盛区、南川区、綦江县等区县和黔北、川南、云南等地。万盛区的红头苗的祖先,大多是明清时期从湘西辗转川黔定居于本地,据2000年6月统计,有299户,1481人,有杨、熊、陶、马、李、王等28姓,大都分布在关坝、青年、石林、南桐、黑山、丛林等镇,聚族而居。各姓支脉,均有"家长"(即"族长")。其主要节庆有"踩山坪"和"砍火星"节。

  红头苗能歌善舞,万盛区的苗族歌舞,誉满全市。

  服饰

  红头苗的传统服饰:男子头缠红色或藏青色长布帕,身穿四块瓦大襟右衽滚边领青色长衫或短衫,扎抄腰裤,衣领衣边和裤脚,大多镶有刺绣花边。长衫外面套穿类似汉人马褂的无袖对襟绣花短背心。衣料多为麻布或自织土棉布,经过染色缝制。妇女服饰多为上衣下裙,比男子繁艳。上穿白布短衫或艳丽的"四块瓦"短衣(大翻领,左右开岔,不系纽扣),腰际围扎镶有红布边或花布边、宽约3.3余米、长约1米至脚踝或过膝的褶裙,以彩色腰带扎系。双袖下半部连同袖口以及褶裙的裙边,均刺绣体现苗族风韵的图案、花纹。胸前系有经过蜡染或刺绣的大套小围腰,每件围腰至少需要一个多月时间始能绣成,一般是由苗族妇女自穿自绣。她们的头部,未婚女孩将头发扎成单辫,盖帕;已婚妇女则将发辫挽置头顶顶心,双耳穿戴耳环。头饰丰富,以宽约5厘米的红色丝鞭或红色棉线、毛线束,缠头数十圈,使其成为一个外圆内空比草帽略小的圆盘,外沿用刺绣图案的彩带或红色绸带扎紧,然后缀吊若干串大约7—10厘米长的各色小彩珠和以彩色线头扎成的小花,随头摆动,显现了其独特的民族风韵。

  苗族女孩出嫁后,次年农历六月要回娘家缝制背负婴儿的背带,布料均由娘家提供。背带以红布为面,青布或蓝布为里,上窄下宽,似凸形。上半截宽约30厘米,长约50厘米,正中绣花;下半截宽约50厘米,长约75厘米,正中蜡染、绣花。在凸形背带上部缝有两根宽约5厘米、长约2米的红布带(背、托婴儿用)。红头苗妇女绣刺的背带,十分精致漂亮,每逢喜庆聚会时,常常互相鉴赏、评比,谁做得好,感到面子很光彩。

  旧俗:苗族男女双腿均扎绑腿布,脚穿草鞋或打赤脚。绑腿一般扎成人字形。男子的绑腿布为蓝布或青布,妇女的绑腿布多为绣有图案、花纹的白布或浅色布或蜡染布。草鞋分为水草(谷草)鞋、蓑草鞋、线草鞋3类。一般苗民常穿水草鞋。十分珍惜线草鞋,多在结婚时才穿。线草鞋是以斑竹捶细、浸泡柔软后抽丝搓成线,拉线编织而成,配以棉线为鞋耳,鞋前扎上彩花,这种草鞋能除汗、除湿、健身,舒适凉快。

  上世纪50年代初,苗族的穿着变化不大。建区后,从60年代后至今,苗族除在其民族节庆日、生日、婚丧祭祀典礼时,仍穿民族传统服饰外,平时穿着,不管是衣服布料、式样,还是穿鞋、戴帽,基本上和汉族一样。

  饮食

  苗族的主食,基本上和汉族相同。他们喜好喝酒,酒有"咂酒"和白酒(俗称"烧酒"),自酿自饮。"咂酒"酿造的时间一般是在冬腊月,分别以高粱、稻谷、玉米为原料,也有以高粱、糯米、绿豆三合一为原料,但使用纯高粱最好。每次大约需要6、7公斤。先将粮食煮熟或蒸熟,拌和一定比例的粬粉,发酵24小时(酷暑天热只需12小时),冷却后,装入大型陶缸内,以白蜡密封。至少要经过半个月(时间越长越好),始能启封。启封后,加入开水搅拌滤渣,分散灌装若干小酒罐内,酒渣则作为喂猪的饲料。饮酒时,以小竹管插入罐内吸饮,酒味醇厚香甜。或是酒装大型陶缸不动,启用时,边加开水边吸饮,待酒汁吸尽后,再倒渣喂猪。此外,还有竹筒酒、牛角酒、羊角酒。俗称的"竹筒酒"是:将自酿的白酒,灌入一节竹筒内,以白蜡密封较长时间,饮用时,先放在火坑旁烤热,再启封吸饮,酒味芳香可口。牛角酒、羊角酒,是将自酿的白酒,分别灌入牛角、羊角内密封而成。

  油茶和糟海椒等苗族传统的食品,亦为他们所喜爱。"油茶",是具有高蛋白的保健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将茶叶炒焦后,再放在锅内熬煮到一定的浓度,加入鸡蛋、糖(最好是红糖)、羊油或牛油搅拌则成。"糟海椒",是佐饭或炒菜,尤其是炒回锅肉、拌凉菜、拌火锅的美味食品。其制作方法是:采用鲜红辣椒(采摘不过夜)轧碎后,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盐、糯米、大蒜、花椒和五香草、草果等中草药,装入缸内密封而成,味道清香酸甜麻辣,密封的时间越长,其味更纯正、浓郁。

  婚嫁

  区境苗族青年男女婚姻的缔结,有的是通过自由恋爱而成。但是大多数是通过亲友介绍、本人表态、父母点头等过程。其婚姻关系,具有独自的民族特色,尚有母系氏族残余,在亲戚中以舅为大,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联姻主要限在与舅、姑、姨家的范围,有女必先许舅家,如近亲中无年龄相当的对象,才能与其他同种族的苗家议婚。因而在以前,苗族多为近亲通婚,结婚年龄一般在16岁至20岁之间,早婚现象比较普遍。

  其婚嫁仪式,大致如同汉族婚俗,有提亲、看亲、过庚、定亲、结婚、回门等程序,其过程繁于汉人,要经过"三回九转"。

  托媒求亲,必须在双月,经过"三回"。第一回,媒人(男的)要携带4份糖、酒之类礼物和一包煮熟的1升米(容积为1立方分米)的米饭去女家,说明来意。女方如拒绝,只收两份礼物,退回两份礼物和米饭;若允婚,则将礼物全部收下,也煮1升米的米饭,托媒人带给男方。第二回,媒人携带同样份数的礼物和煮熟的1升米的米饭,再去女家,探明女方最后的态度,订立双方的婚姻关系,了解女方亲戚的户数,以便预先准备在定亲成亲时送礼的份数。第三回,媒人偕同男方求亲的男青年及其"伴郎",携带煮熟的1升米的米饭和送给女方及其亲戚的礼物(近亲4包,远亲两包)去女家,"伴郎"由求亲男青年的弟弟或表弟担任。至女家后,请来女方的三亲六戚到场,男方求亲人员首先祭祀女方祖先神位,然后叩拜女方父母、尊长,敬酒两罐,并说明敬送的财礼数。在女方款待来客的宴席上,男方求亲的青年和"伴郎"起立,再次祈祷神灵和女方祖先,然后主客同食男方携来的那包米饭和女方所备饭菜,至此,表明男女双方正式定亲。已订婚的男青年,对女方的父母、尊长,开始随着未婚妻的称呼而称呼。有的家族,女方为了试探男方的求亲是否真心实意,提亲定亲的过程,不止三回。第一回,男方的媒人来提亲,女方端坛咂酒放在门口,看你喝不喝,懂得起的人,什么话不说,喝了就走。第二回,媒人来了,女方仍然端坛咂酒放在门口,媒人喝了又走。第三回,女方把咂酒放在户外院坝边,媒人来了,懂得起,仍然喝了就离开,有此"三回",表明了男方的求亲是真心实意的。第四回,媒人来了,女方热情招待,正式面谈议婚。

  娶亲日期,由男女双方议定。结婚前一天,在男方家长的带领下,新郎和"伴郎"(未婚)、媒人、长兄(必须夫妇成双,不是再婚和生育过小孩的,如无亲兄嫂,亲堂兄嫂亦可),可背上背兜,携带熟鸡两只(雌雄各一,扼死不杀)、1升米的糯米饭1包、糖6市斤(送给女方父母),由媒人带领,前往女家,迎亲的人数必须是去单转双(抬送嫁妆的人员除外),今关坝、青年一带的苗族男方迎亲多是去5转6.苗族习惯称男方为赢家,女方为输家。途中,以盐米开道,祈祷神灵保祐。女家先在屋前烧堆木疙瘩火,迎亲队伍走到女家附近时,女方早有人在此迎接,请他们暂停,女方一位没"拆过桥"(死过丈夫再嫁)的妇女敬递烟叶(今为纸烟),以木疙瘩火为他们点烟,名谓"接烟火"。同时通过"接烟火",女方可以充分做好迎客的准备工作。迎亲队伍大多是从东面进入女家,相传是为了纪念来自东方的先祖。进入女家后,男方先在屋侧摆桌设祭,以熟鸡1只置于桌上,祭祀当地神灵(有的家族在祭祀后,由男女双方主要成员共同撕食此鸡),然后进入女家堂屋,新郎叩拜女方祖先神位和新娘的父母、其他尊长,双方交接内装熟鸡、糯米饭和礼物的背篼(有的家族是在次日发亲时交接),男方一位没有再婚的长辈向女方长辈交背篼时,有的家族要唱有关婚嫁、内容吉利的苗歌,否则,女方拒接背篼。聚宴时,正客在堂屋吃饭,客右主左,来宾与幼辈在院坝吃饭。男方的男人先进入堂屋,女方以同等数量的男人随后入座陪客,先喝茶,后饮酒吃饭。饮咂酒时,男方一长辈边唱边问:"酒坛谁制的?此酒谁酿的?吸管通不通?请你先试试"。待女方长辈先吸饮之后,男方迎亲人员再依次吸饮(女方送亲去男家,饮酒时亦如此提问后再饮)。次日早晨送亲前,女方家长要给新娘嫁妆钱和首饰,新娘开始哭嫁,诉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对兄嫂弟妹难舍难分之情,由长辈妇女主要是新娘的母亲引哭。吉时一到,男方辞行,新郎再次叩拜女方的祖先神灵和新娘的父母、其他尊长。新娘身穿新制苗族盛装、腿缠绣花绑腿布,脚穿花线蓑草草鞋,(如今,为现代服装、丝袜、皮鞋或布鞋)表示对先祖历经迁徙之苦的怀念。继续哭嫁,拜别父母,在鞭炮声中,离开娘家。有的家族,新娘走到新郎家附近,才换穿新装。其妹或表妹充当"伴娘",其叔伯或舅爷(亦须夫妇成双)送亲。"伴娘"手持新伞遮盖新娘头顶同行在前,新郎和迎亲送亲人员以及女方抬送嫁妆的,少者共有10余人,多者二、三十人,随行于后。第二天,新娘出嫁时,女家根据送亲、迎亲和抬嫁妆人员的多少,煮好在归途中所需糯米饭相送,归还男方迎亲时携来的两只熟鸡(有的家族在女家屋侧祭祀神灵后撕食1只,留1只),有的家族,女方甚至多煮两只鸡和若干糯米饭给男方。沿途仍以盐、米开道。不论距离远近,都要在中途停歇,将糯米饭和熟鸡陈设于地,祭祀双方祖先和土地、车马神等神灵,然后由双方长辈分而食之,俗称"还车马"或"回车马",苗语称谓"着浪冲"。抵达新郎家,笙箫共奏,鞭炮齐鸣,在屋前院坝举行"迎凤接驾"仪式。面对堂屋,事先摆放两张长桌,搁上酒肴和饮料、水果、点心。男方一尊长站在背靠堂屋的上方,脸朝外;女方一尊长站在面对堂屋的下方,脸朝里;迎亲送亲人员和其他亲友,分男女各围站一桌。男女双方尊长先后以苗语祈祷神灵保祐,祝愿新婚夫妇百年偕老、男女双方吉祥如意。其他人员则分别围着长桌转圈圈,来宾和男、女方人员亦边走边以苗语念唱。女方送亲人员(含送嫁妆人员)在男方的族长或新郎的迎亲兄嫂的带领下,围绕摆在屋外坝子里的桌子走动一圈后坐下,开始举行结婚仪式。礼仪结束后,由男方迎亲人员陪同女方送亲人员和新娘进入堂屋举行婚礼,双方尊长又先后以苗语致辞庆贺。此时,新娘已由堂屋进入洞房,如是再醮妇,则由偏屋进入洞房。举行婚礼时,新娘端坐洞房不出,由新郎的"伴郎"充当新娘行礼,拜堂的程序似同汉俗:叩拜天地祖先神位,叩拜父母,夫妻交拜。婚礼结束后,众人离开堂屋回到院坝。聚宴时,女方的妇女先进入堂屋,男方以同等数量的妇女随后入座陪客,先以苗语唱歌,后吃饭。正客在堂屋吃饭,来宾和幼辈在院坝。办宴的肉食品,以前是打牛,现今是杀猪。男人喝酒,是以酒杯或碗盛酒在桌上挨轮子畅饮,俗称"小牛追大牛",如有不喝酒的夹在其中,只起到接交酒杯的作用,称为"充当运输"。新婚夫妇与宾客同坐、同吃。大家既喝酒,又唱歌,气氛热烈,尽醉方休。有的家族是先饮酒吃饭,晚上才举行婚礼。旧俗:婚礼后,新娘偕同伴娘要睡3晚,待送亲者及伴娘辞归,才能与新郎同寝(见清咸丰版《南川县志》)。现今,在次日或举行婚礼的当天晚上,女方送亲人员辞归,新郎点燃鞭炮欢送,敬酒一杯给女方尊长,只有喝了此酒,才能取走送嫁妆的工具。女方送亲人员(含送嫁妆人员)向男方辞归起身时,要排好队一一向新娘告别,新娘哭诉着告别亲人,场面十分感人,女方送亲人员要赠给新娘送嫁钱(多少不限)。如是当天晚上送客,客走后,新婚夫妇才能同房共寝。婚后3天"回门",探视新娘的父母,新婚夫妇要携带1包糯米饭、1块猪肉或牛肉、4封糖、两瓶酒和若干糍粑去女家。

  由于各民族的经济状况、语言、生活习惯不同,苗族提倡本民族(主要是各族系)内部相互通婚。区境红头苗旧俗:只可以与语系基本相同的白苗联姻,不准与汉族通婚,不准与青苗、鸦雀苗等族系通婚,同一苗姓结婚亦属禁止之内。近年来,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自由"社会风气的冲击下,上述传统禁令,已有松动,有少数苗族青年男女已与汉族青年男女通婚。

  丧葬

  苗族信奉鬼神,解放后,虽经"提倡科学,破除迷信"的宣传教育,但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表现在丧葬、祭祀、节庆等各种活动中。

  古代,"武陵苗蛮"盛行悬棺葬、岩葬(在岩壁凿穴置灵柩或尸体入内),葬后,终身不复祭祀。明清时期,土葬、悬棺葬、岩葬并存,此后土葬增多,民国时期已全部土葬。

  人死了,苗族称谓"转生"。凡系在家寿终者,刚逝世,其家属立即在屋门口燃放鞭炮或鸣放火药枪3响,按照男左女右、头东脚西的古老的不成文规定(入葬大多亦如此),将死者遗体停放在堂屋内临时架设的一块门板上,同时,准备棺材,置于堂屋上方或祖先神位附近。头东脚西的独特习俗是由于苗族的先祖从东方迁来,人死了,让亡灵返回东方故土与先祖亡灵团聚。如在户外死亡者,死者的遗体,只能停放在堂屋外面的屋檐下,不能入内。此时,丧家的孝子或其他直系亲属要亲自前往家长(族长)家,向家长禀告丧情,并请用"桶鼓"。"喂鼓人"取下桶鼓背往丧家,悬吊在其堂屋左侧或右侧的祖先神位附近。动鼓前,家长或"苗老师"用7根马儿生草敲击鼓面3下,祭请祖先亡灵参加丧礼。

  家长到场后,负责安排丧事的全过程。丧葬的祭祀仪式,则由"苗老师"主持。"苗老师"又名"鬼师"或"坛司",系红头苗的迷信职业者,每族姓一人,专司祭祀跳神,其诵词咒语,历代相传。古时,为专职人员;现今,多为家长或略识文字、记忆力较强的苗民兼任。

  其丧事活动,大致分为慰灵、祭灵、出葬、除灵4个程序(具体细节各族姓略有不同)。如今,从死者入殓至出葬一般为3天。第一天是慰灵入殓。"苗老师"肩挎弓弩坐在死者遗体旁边开灵,为亡灵"指路",他左手执公鸡1只,右手握角卦或竹卦,边以苗语念唱,边向地上打卦。有的苗姓由兼掌坛师的"苗老师"吹芦笙,边吹边打桶鼓,劝亡灵食饮,由死者的兄弟或其他直系亲属打卦。人死后,不能与生者直接交谈,只能通过卦象、笙歌、鼓声来表达。笙歌、鼓声示意送死者上路去阴曹地府安居。打卦则是表示对死者的安慰、慰问。卦象有顺卦、阳卦、阴卦之分。卦心一上一下,为顺卦,寓意一切吉利,系上吉之卦。卦心两半朝上,为阳卦,寓意亡灵感到欣慰、高兴。卦心两半朝下,为阴卦,寓意亡灵对亲人表示感谢。"苗老师"念唱的内容较长,唱完共需两三个小时,"苗老师"根据不同的对象或繁或简。有的家族在为死者慰灵指路时,要杀一头羊,杀羊之前,先把牵羊绳绕经桶鼓由孝子执绳,其幺叔或"苗老师"打了顺卦后,再将牵羊绳放在死者手中才杀羊。为死者"指路"后,"苗老师"离位,撤去桌凳,孝子孝女等家属着手为死者穿衣盖被穿鞋。衣服为民族服装,脚穿新草鞋(现今改穿新布鞋),腰缠白棉线,每10岁缠1根,如有60多岁,则缠7根,并在其左肩上搭放一块1尺2寸见方(现今为1寸左右见方)的红布,夹在其衣衫的抄肩内。夹红布寓意亡灵前往地府途中,要过火焰山,届时,以布遮火,免受烧伤。穿新草鞋,寓意既可免受刺笆刺伤、蛇虫咬伤,而且在过第一关"血河忏"上的油滑石拱桥或油滑山时可以防滑。整好穿着之后,孝子孝女们抬着死者遗体环绕"桶鼓"走3圈,即将它置放棺材内,死者子女少,可由其近亲至戚协助。第二天祭灵,在死者灵柩前面置桌设祭台,上供香烛、1升米、若干碗白酒和煮熟的牛羊肉等祭品。孝子孝女们头缠白布孝帕,身穿麻布孝衣(现今多以在手臂上套带白布或黑布袖套代替)表示哀思。祭灵开始,他(她)们并排于祭台前,"苗老师"先打卦,请神灵、祖先,打了顺卦,然后屈膝跪吹笙跳舞绕"桶鼓"一圈,继即一边吹笙,一边单脚跪走至孝子孝女们之前,面向灵柩跪吹,祭慰亡灵,超度他去"极乐世界"。

  中餐,以牛、羊肉待客,死者子女多的,可打牛、宰羊。用餐之前,必须以肉食品祭祀亡灵。"苗老师"吹笙跳舞,其助手在旁边伴唱,其歌词大意是:"你已去世了,不能继续享受人间鲜美的食品,今天煮了牛肉供奉你,请好好地品尝......"。家境一般苗族的死者,在死后第三天出葬,如果死者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年长者,大多要悼祭3天以上才盖棺出葬。出葬前,先在堂屋前面用3根树杈交叉在一起,上置瓦片,下置羊头下巴(死者男性)或米糠(死者女性)。抬棺外出,要用脚踢翻搁放棺材的板凳,由其近亲1人手持弓箭,内射堂屋左右角,再外射1箭。"苗老师"要吹笙送葬至墓地。到达墓地后,"苗老师"或族长再一次祭祀,念唱:"看东方、南方、西方,看雀鸟,一切吉祥"这类词语,然后降棺盖土。既葬而返,众人走前,"苗老师"在后,掬泥沙四撒,名谓"出魂退煞"。葬后3天内,丧家每天都要分别送饭、火、背兜和瓢、碗等生活用品到墓前祭祀,供死者在阴间使用。3天以后,招山垒坟。以前,苗族的年长者去世后,一般要经过13天荐亡除灵(又名"烧灵"、"做道场"),也有经过数月或2—3年才除灵。现今,荐亡除灵,其时间,根据丧家不同的经济条件,长短不一,大多是葬后2—5天,也有6、7天,或13天的,最少是1天。除灵时,丧家不设死者灵牌,而是用竹子剖成若干篾条编成一个簸箕,簸箕上面又用若干竹篾条夹成大半圆形状(或用木条或竹条、竹片捆扎一个三角架,套上死者生前的衣服、头帕,放置在簸箕内),做为死者的灵位,名谓"簸箕灵",搁在堂屋正中或在野外所搭的棚内。灵架下放1团米饭或米粑,点亮1盏菜油灯,周围插几支点燃的小蜡烛,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哀悼、祭祀。据说"除灵"设簸箕灵,是先祖能隆制定的,剖竹千刀万剐,寓意对竹子保护经书不力的惩罚。除灵当天的子时后,丧家以肉食品七八碗摆在灵位前,请"苗老师"在家里祭祀鬼神,超度亡灵,1人司法鼓(即"桶鼓"),1人绕灵吹笙跳舞,1人在灵旁闭目打坐以苗语诵唱祭歌(或由"苗老师"单独承担击鼓吹笙、诵唱祭歌)。孝子们匍匐于灵旁,手持纸钱和3炷点燃的香。其家族成员年轻者绕灵吹笙(哀乐)、跳舞(蹲跳),神态肃穆;年老者以及妇女列坐灵旁,神态悲戚,唱述死者生前的德行以及生者对他(她)的思念。天色微亮出灵,从堂屋内由苗老师吹芦笙引路,孝子端灵随后到达预先选定的山坡上定位落灵,进行打牛烧灵(死者如果是少年儿童,既不设灵除灵,也不打牛)。苗族为去世的尊长除灵,要打牛或宰羊,以前,有多少子女,就要打多少头牛,每人户献祭1头。现今,考虑到子女的经济条件和保护耕牛,不管死者的子女有多少人,只打杀1头牛(多为老牛或伤残牛,大小不限),或宰羊。打牛时,击鼓吹笙,唱歌(哀歌)、跳舞。打牛人将牛牵到灵位前,待"苗老师"祭祀完毕,就高举大板斧对准牛头猛击,砍击3下以内,此牛立即倒毙则为吉兆。牛死后,打牛人割首、剥皮、剖腹,割下3块肋巴骨或一块牛肉挂于桶鼓上,祭祀鼓神。太阳当顶时,把煮熟的一部分牛肉和杂碎切成若干小块装入七、八个碗中摆在灵位面前,由苗老师再次超度亡灵,唱笙歌,上表给亡灵。然后,根据各家族不同习俗的规定,家长将牛的大腿肉分赠丧家的近亲至戚各1块(名谓"散孝"),余肉和杂碎均在野外煮食,随即除灵。当天深夜,死者后代焚烧"簸箕灵"。如死者为已婚妇女,其灵位可由其娘家的兄弟或侄儿背走,也可就地焚烧。除灵结束后,桶鼓连同挂在鼓上的牛肉仍由家长背走,抵家后把鼓挂在原处,煮熟牛肉,先祭祀鼓神,才能动箸进食。苗族丧葬全过程,除择定葬期可请汉人端公巫师外,均由家长和"苗老师"主持。

  祭祀

  1、祭祀祖先

  红头苗和汉族一样,各户也在堂屋内设立祖先神位,一年四季供祭。所不同的是苗族祖先神位设在堂屋的左侧(如熊姓)或右侧(如杨姓)。他们在左墙或右墙中部,竖一根直径约5、6厘米的硬头黄竹竿或剥皮的小杉树杆,上抵屋梁,其寓意为上通天上玉皇大帝即天宫;下触地面,其寓意为下通阴曹地府。杆的长短根据房屋的高低而定,在其距离地面约2米处,扎缚一小串钱纸,也有用钱纸挽成疙瘩挂于竹角上方,涂沾公鸡血、公鸡毛,在其附近插入一根长约2厘米的有孔小竹角供插香用,或加设一小木座放置菜油碟、小香炉此类祭具,以此做为其祖先神位(又名"顶天立地"或"顶南岳王")。凡是逢年过节或有婚丧大事,打牛宰羊,杀过年猪,尝吃新米,必先祭祀祖先神位,才能进食,否则视为不孝不敬。其祖先神位,为十分神圣之地,不准污亵和随意触摸。祖父或父亲去世,要进行祭祀另换新杆,表示"换代"。祖母或母亲去世,不换杆。

  2、祭祀母猪菩萨

  区境的苗族沿袭旧俗:打老母猪,祭祀母猪菩萨。

  传说远古时代,九黎部落首领蚩尤被黄帝杀后,部分黎民(含苗族先民)融合于黄帝部落,集寨居住生活,从事农业耕耘。有一户苗民名叫牟赤,喂了1头母猪,母猪产仔后,将8只仔猪吃掉,而剩下的3只仔猪,老是长不大,越养越纤瘦。牟赤听前辈人讲过先祖能隆的养猪法,要烧香烧钱纸,念上祭祀词就灵效。于是牟赤打了长钱纸两束、散纸两合,香6炷,刀头(猪肉)1砣,咂酒1壶,走到猪圈门口,摆上祭品,点燃香和纸,把酒倒入4个杯中,口中念念有词说"母猪菩萨,请你保祐我家老母猪乖一点,生下的小猪儿,不要再吃掉,小猪长得好,家畜兴旺,待它老了,连同第一胎的第一只幼母猪打杀来敬您"。牟赤祭祀后,果然这头母猪一年生了3胎,每胎有猪仔12只,长得好,除了卖小仔猪外,一年喂了4头肥猪供家人食用。牟赤按照许诺祭祀母猪菩萨的心愿,把老母猪连同喂大的头胎第一头幼母猪打杀,敬了母猪菩萨。此俗延续至今,苗族家中如果饲养有母猪,长大后,要留养一头生仔,不出售,待它怀孕生第一胎猪仔时,要祭禀"顶天立地"的祖先神位,将第一头猪仔做为"圈门猪",也可将最后一胎最后一个猪仔做为"圈门猪",待母猪老了,连同"圈门猪"一起被打杀(俗称"打杀板凳猪"),祭祀母猪菩萨,祈求家畜兴旺。打老母猪和"砍火星节"一样,也是红头苗各家庭每户都要参加的具有迷信色彩的祭祀聚会活动,多在秋收后举行,关门闭户,不准汉族和外姓苗族观看。现今已有松动,容许外人观看,共同饮食,但不宜讲话,苗族的传统迷信是:打老母猪时说话,是对神灵的不敬。打老母猪的前一天,户主要去家长家祭请"桶鼓"。家长即"主持人"(兼任"苗老师")将鼓背到要打老母猪的苗户,通知本家族各户派人前来参加,用一节长约50厘米的竹筒,砍剖为二,中穿棕绳再捆之,绳的两端系好桶鼓,以屋梁或在墙壁设一支架,将鼓悬吊于"顶天立地"前面。半夜鸡叫头遍时,"主持人"敲鼓念经(不吹笙),敦请母猪菩萨降临受享。早餐后,"主持人"在此户屋后再次祭请神灵。户主也要烧香敬酒或以茶代酒,禀请祖先降临同享。对老母猪和"圈门猪"先打后杀,用干谷草或麦草、茅草壅住烧毛,用锄头刨毛,不用开水烫刨。剖腹取出内脏,肠肚内的脏物,不能向外倒撒,要在房屋附近挖地掩埋。打猪的同时,"主持人"又打鼓、又唱、又跳。被打杀的"圈门猪",全部供参加的人员煮吃,准吃不准包(不准带走)。老母猪肉则由"主持人"持刀依据猪身不同部位,砍为13大块:加上猪腰、心肝、肺、肠、肚、舌、耳,分成13堆。胸腰部靠近乳头的一长溜软肉和颈项肉连同2升米用来熬煮成猪肉稀饭,供到场人员同吃。第一堆肉即左前脚,为"主持人"专有,其它12堆肉按照先尊后幼的原则和堆次,分别送给家族内各户,自行带走。苗民如未饲养仔猪,则不打老母猪。打老母猪的当天,事主苗民家中只能讲苗语,不许说汉语。第二天才能苗、汉语双用,否则视为犯禁。此俗代代相传,已略有变异,只要家中的男主人去世,母猪虽然未老,也必须把它打杀,随同已去世的男主人去阴间继续喂养。

  3、祭祀山岳王

  山岳王是苗族对传说中的该族祖先杨幺武的尊称,他是主管山林野兽的神灵,有救人济世的德行。苗族中凡是住在山地从事狩猎的,大多在堂屋上方正中的墙壁处,设有红布覆盖的人字形神龛,供奉山岳王,祈求他保祐人畜平安、狩猎丰收、家业兴旺。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四月二十八、七月十五,必置酒肴、点香烧钱纸祭祀。腊月三十晚上,在其神位前,摆上一只已宰杀的公鸡、一块刀头肉、3杯酒、点上3炷香和吊挂一串33个形似方孔圆形的钱纸,进行祭祀。

  4、祭祀药王菩萨

  苗族有供奉药王菩萨的旧俗,至今,仍有不少苗族在堂屋正中上方墙壁处,设有红布覆盖的人字形神龛,供奉药王菩萨,祈求保祐阖家平安,百病皆除。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八月二十八(传说是药王的生日),必隆重祭祀。其神位有的是在神龛内涂沾鸡血、鸡毛,有的在神龛内置一木雕神像。如该户供有山岳王,则两者并列。

  音乐舞蹈

  一、音乐

  1、乐器

  苗族乐器有管乐器、打击乐器和弦乐器3种。区境红头苗使用的乐器,主要是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两种。

  管乐器中,芦笙是常见的、普遍使用的乐器。传说是苗族祖先佑梭(youfshoub)发明创制的。芦笙原称"葫芦笙"。或称"瓠(hù)笙"、"瓢笙"。在唐朝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宋朝陈阳的《乐节》、朱辅的《溪蛮丛笑》等著作中均有记载。《宋史》中关于蛮獠(lǎo)习俗的记述,亦有生动的描绘:"吹瓢笙为歌舞,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明清以后,称为"芦笙"。苗族把芦笙看作是本民族的特征,吹奏芦笙曲已成为苗族第二种有声语言,芦笙已成为苗族男子在逢年过节、婚庆宴客、谈情说爱、娱乐消遣时,表达感情的乐器。它是由吹管(含葫芦气斗)和发音管所组成。其制作过程大致是:截取杉老树的一节,一剖为二,加工为一头大、一头小而锐长的物品,椭圆如葫芦,掏空树心,以欢香树皮为套箍,将对剖的杉老树合拢捆紧。大而圆的部分,名谓"葫芦气斗",又名"笙斗"。小而锐长的部分,供人手持吹奏,名谓"吹管"。"吹管"以竹管制作亦可,插入单独的"葫芦气斗"。另取6根长短不一、无节结的小竹管,在其下端凿两个小圆孔(间距8、9厘米左右),将这些竹管并列在左右各3根(间距1厘米),横向插过"葫芦气斗",竹管最下端的一个小孔安置在"气斗"内,镶嵌一块长短、厚薄不一、富有弹性的铜质小簧片(发"5"音的竹孔需嵌3块簧片),外露的竹孔,邻近"葫芦气斗",供人口吹"吹管"时双手按奏用,发出不同的音响。这6根有圆孔的竹管,名谓"发音管",又名"笙管"。其音阶为1、2、3、5六音,无4、7两音。"发音管"的排列有一定的顺序:左为3三个音孔。右为1、2、5三个音孔。6根发音管以3—4道欢香树皮扎牢。发音管与吹管之间,约呈80度斜角形,便于吹奏,芦笙可以一支独奏,也可以多支合奏,口吹手奏时,脚踏节拍翩翩起舞,因此,芦笙又兼舞蹈道具功能。

  演奏芦笙乐曲时,口吹长管(即吹管)顶端,双手掌托笙斗底部,手指分别按启笙管上代表各个音阶的发音孔,长管音低,短管音高。芦笙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用于不同场合。大型芦笙,音质低沉,多用于丧葬祭祀。中型芦笙多用于婚嫁、节庆。小型芦笙,音质高亢,多用于娱乐性活动。现今,已无严格区分,某些节庆、娱乐性活动时,亦有大、中型芦笙演奏。

  红头苗的管乐器,还有比笛子短、以一节竹管制成的五眼箫、三眼箫。五眼箫的五孔发音为1、2、3,部分苗族老人会制作、会吹奏。而三眼箫,今已无人制作和吹奏。

  独具苗族特色的另一种管乐器,苗语称谓"章卜锣",以芦杆去心制成,形似洞箫,6孔,发音为1、2、3、5,口吹处向上斜切,下面不远处切一斜口,夹一薄叶片。

  此外,红头苗还曾经流行过形似枪头尖刀,苗语称谓"两"的吹奏乐器。它由富有弹性的薄铜片制成。"两"分为"单簧舌"(小两)和"双簧舌"(大两)两种。

  演奏"小两"时,只用口吹动簧舌,不呼气。"大两"主要是用手指拨动双簧舌发音。"两"的乐声低微如蜂嗡,仅3米内能听到,其音律委婉动听,多用于情歌伴奏。平时,将它装在一个稍长的竹筒内,吹奏时取出。现今,区境内会吹奏"两"者已寥寥无几。

  红头苗的打击乐器,主要是桶鼓。其制作过程大致是:首先是找"苗老师"或汉人的"阴阳先生"测定黄道吉日,打牛剥皮,祭禀祖先,然后选择质地很好的木料,请木匠制成长约70—80厘米、两端直径约40—50厘米的大圆桶,再以牛皮蒙住圆桶两端,以若干竹钉钉牢,则成桶鼓。因其在保管或使用时,都是悬吊着的,故又称为"吊鼓"。桶鼓被红头苗视为最神圣之物,平时,由族长保管,悬吊于其堂屋内左侧或右侧的屋梁上,主要使用于丧事和祭祀活动,也是为已去世的父母办阴寿或是打老母猪时的专用乐器,不容许任何人污秽,也不能任意移动。苗族内部相传:"鼓无故作响,必有死者"。保管桶鼓的人又名"喂鼓人"。使用桶鼓时,必须先以酒肉、香火敬祭,以苗语诵述因何事取往何地使用,才能由"喂鼓人"取下背走。丧事或祭祀活动结束后,事主家仍需以食品敬祭桶鼓后,才由保管人背回原处。一个家族都有一个桶鼓,如果该家族人数众多,需要分支活动,可以杀牛祭祖,另制一个桶鼓。红头苗使用的打击乐器,还有铜锣,不过,只是在请端公道士敬神驱鬼时才用。

  2、乐曲

  苗族和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一样,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都喜欢唱歌跳舞。往昔,"苗俗信鬼",鬼神种类繁多,凡有巫术活动,必歌舞。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流传甚广。其音乐保持了传统的五声(又名"五音"),即宫、商、角、徵(zhǐ)、羽5个音阶,此五音类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1、2、3、5、6(无4、7)。区境的苗歌和音乐,主要是使用徵调式(以"5"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定调)和羽调式(以"6"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定调),上下滑音较多。苗族的音乐,大致可分为芦笙曲调、民歌曲调、箫琴曲调和唢呐曲调4大类,每类曲调又各有若干种,同种类中又有地区的差别。区境的苗族音乐,流传的主要是芦笙曲调(器乐曲)和民歌曲调(歌乐曲)。

  芦笙曲调是苗族音乐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民族特性憨厚纯朴、犷悍豪爽、崇拜神灵,因而在其乐曲和歌曲中,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这些民族特色。芦笙曲调主要包括有宗教性和娱乐性两种。宗教性的乐曲,庄重肃穆,节奏缓慢低沉,委婉哀戚,多用于祭祀和丧葬活动。娱乐性的乐曲,节奏明快,抑扬顿挫鲜明,多用于婚庆、祝寿、节日和文娱演出活动。此外,还有婉转柔和、多有尾声的代歌曲和节奏明快的问讯曲。各种乐曲,均系代代口传心授,无曲谱、文字记述,日子久远,免不了有出入之处。"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尤其从80年代中期以来,万盛区文化馆的音乐舞蹈专业工作人员,深入苗族居住地区,抢救苗族传统音乐歌舞,挖掘、整理了不少的有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苗族传统音乐和歌舞的特点,在1998年、1999年,先后加工创作了《苗乡情韵》、《踩山会》、《舂米舞》、《梭罗舞》、《桶鼓舞》等独具红头苗民族特色的音乐和舞蹈,多次参加了市、区的庆典活动,受到好评。

  传统的舞曲,保持了五音,但在个别舞曲的某些节段中,使用了"变徵"(4)和"变羽"(7)两音。它们既保留了芦笙乐曲的基本旋律,又不受传统芦笙乐曲的限制,既有传统的中国乐器,又有现代的欧美乐器,还有诸如大鼓、铜钹之类的打击乐器,犹如中西合璧的协奏曲,音韵和谐动听。

  3、歌谣

  区境红头苗的歌谣,主要通过口头文学形式表达出来,内涵丰富,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其民歌曲调类型众多,除了史诗、古歌已失传,无人能唱之外,婚嫁歌、丧歌、祭祀歌、情歌、劳动生活歌等,流传甚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不少歌谣兼有舞蹈功能,演唱者边唱边舞,聆听者心领神会,产生共鸣,亦跟随着演唱者翩翩起舞,形成集体歌舞的场面。

  各类歌谣具有其不同的特点:

  (1)婚嫁歌

  其特点:情绪兴奋,似吟似诉,节拍分明。多在妇女出嫁前夕和"迎凤接驾"时吟唱,一人独唱或多人合唱。

  区境流传较广的婚嫁歌,有《哭嫁歌》和《婚嫁对歌》等,均保留了苗族传统民歌曲调的原汁原味,很有风趣。

  (2)情歌

  苗族的情歌,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歌谣中最主要的部分。无论在田间山坡劳动,还是小憩于院坝竹林,苗族青年男女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情歌,抒发情怀。表现形式有七言八句、七言四句、七言两句等。声音高亢、豪放,抒情气氛浓郁,旋律优美。其类型既有传统的苗族情歌,又有苗族男女青年即兴编唱的对歌,词语朴实,情意绵绵。

  (3)劳动、生活歌

  劳动和生活歌曲与情歌一样,在苗族民歌中比例很大,其中大部分为山歌即飞歌曲调(部分情歌也属于山歌范畴),曲调明快,节拍分明,豪迈奔放,反映了苗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赞赏和热爱。苗族有喜欢唱山歌的习惯,其歌词大都来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实际中,他们触景生情,即兴编唱。苗族山歌的歌词常使用夸张、比喻等现代修辞语法,山歌曲谱与云贵川山区流行的山歌曲调基本一致,其格式多系七言四句为一段,有时根据情节,字句多少不定。

  (4)丧歌

  是苗族对正常死亡的成年人的悼歌。其内容主要是对亡者生前德行的赞颂和表述子孙或亲戚对亡者的思念之情,曲调悲戚哀婉,动人心弦。由中年妇女独唱或数人合唱。歌词长短不一,由悼唱者自行创作。而传统的苗族丧歌曲谱,则系年长妇女一代代口传心记,年代久远,已更充实、丰富。

  (5)祭祀歌(或礼仪歌)

  苗语称谓"嗨让"。在祭祀仪式中由"鬼师"(即"苗老师",多由家长担任)以苗语颂唱,曲调庄重、严肃,较缓慢、柔和。

  祭祀歌的歌词,根据不同的祭祀对象,有所区别。

  二、舞蹈

  苗族的舞蹈起源很早,按照一个民族歌舞史发展的规律,其起源应早于芦笙。

  苗族的主要乐器是芦笙,苗族的舞蹈,主要是芦笙舞,苗族有"笙响必舞"的习俗。在宋代,芦笙舞已在宫廷表演,《宋史》中有生动的描述。明、清时期的史志资料,对芦笙舞亦多有记载。

  区境的苗族舞蹈,大致分为传统舞蹈和现代舞蹈两大类。

  1、传统舞蹈

  苗族的传统舞蹈主要是芦笙舞,从小潜移默化,世代口授身教,沿袭旧式,变化不大。

  芦笙舞的节奏感很强,其基本动作是:腿屈膝,腰前弯,胯左右滑动。

  传说远古时候,苗族的祖先居住在遥远的地方。那时,各个部族间经常打仗,互相掳掠人畜,侵占土地。苗族为了自卫,筑起了土城。有一年的腊月三十,苗族和另一个部族交战获得胜利,大家开怀畅饮欢庆,除有一个不喝酒的小伙子还醒着,其他的人都醉倒了。这个小伙子心想,大家都为欢庆胜利而醉,我不会喝酒,何不做个东西来吹吹,也欢乐欢乐呢?于是,便砍来一节杉老树,将它掏空,制成吹管;又用竹管安上叶片,插进一个葫芦里,然后将葫芦安在吹管上,在吹管上捆上欢香树皮,这就成了葫芦笙。但他不知道吹什么调子好,就想,葫芦笙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就吹什么东西吧。于是拿起葫芦笙,第一句就吹杉老树、欢香皮、葫芦笙,第二句就吹竹子安叶片、葫芦笙,他越吹越高兴,就边吹边跳起来。

  被打退的敌人不甘心失败,就派人来侦察,只见城堡里空空的,只有一个苗兵手拿葫芦笙边吹边跳,跳得很起劲,以为苗兵有准备,不敢冒然进攻。敌人第二次派人来侦察,情况仍然如此,但还是不敢冒然进攻。敌人第三次派人来侦察,才发现城里毫无准备,除了这个又吹又跳的苗兵外,其余的人都成了醉鬼。于是,敌人挥兵杀入城中,霎时,城内火光冲天,杀声震地!敌人横冲直闯,见人就杀,苗兵猝不及防,大部分成了刀下鬼。小伙子见事不妙,逃出城外,他高叫:"顺城有坨大青藤,拉着藤子爬出城。"惊醒的人也拉着藤子爬出城来。

  逃出城的人胆颤心惊,东躲西藏,吃没吃的,住没住的,于是大家商量,男人去挖土洞,女人去找野菜。可是,敌人随时出来搜查追捕,有土洞也躲不住,野菜也找不到,只有向南逃走。他们在逃走的路上,为了纪念苗家世世代代居住的故地,就把城垛绣在衣服上,田地绣在裙子上,黄河绣在裹腿布上,包谷挽在头发上,葫芦笙揣在身上。后来,这就演变成了苗家的装束。

  由于敌人的追杀和沿途的煎熬,当他们逃到南方的时候,苗家只剩下6男6女。为了驱除心头的乌云,消除身上的疲劳,他们歇气的时候,小伙子就从怀里取出葫芦笙,边吹边跳。因为肚子饿了没气力,所以吹笙跌脚时,有一跛一拐的舞姿。因为敌人在路上捆草人,吓苗人,众人朝前走,看见草人就退回来,蹲下去看清不是真人才站起来朝前走,所以,吹芦笙跳舞时有弓着腰,前进一步又后退一步,复而又蹲下去的动作。直至现在苗家跳芦笙舞时,还保留着这些舞姿。

  12个苗族男女走呀走呀,过了一天一夜的江河,走了一天一夜旱路;过了二天二夜的江河,走了二天二夜的旱路;过了三天三夜的江河,走了三天三夜的旱路……。他们渡过了黄河、长江,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贵州境内的清台阱,就在这里居住下来,成为西南地区的第一世苗族。因为他们初来定居清台阱,汉族和其他民族就称苗族叫"老阱"。从此,他们在那里安居乐业,繁衍子孙。但是他们不忘酒醉失败的教训,所以,后来苗族不喝白酒,只喝他们自己做的咂酒,爱吹葫芦笙,爱跳芦笙舞。

  区境传统的芦笙舞,流传至今的主要有:《丧事舞》、《梭罗舞》、《欢喜舞》、《舂米舞》、《碾布舞》、《踩绸舞》、《揸脚步》、《梭子步》。

  (1)丧事舞

  用于为死者超度亡灵之时。丧事芦笙舞曲,低沉哀婉。

  (2)梭罗舞

  多见于婚庆喜事和欢庆丰收之类活动,在丧事中也可以跳。属于自娱性舞蹈,人数不限。如果人数较多,跳集体舞蹈,可采用站圆圈、行进式。

  《梭罗舞》的音乐,和其他芦笙舞曲一样,为传统的五声调。节奏明快。

  (3)舂米舞

  人们舂米时,其声为"乓"(pang),故又称谓此舞为"乓米舞"。

  "舂米舞"是红头苗家喻户晓的反映辛勤劳动、丰收喜悦的自娱性舞蹈,动作诙谐,生活气息浓厚。常见于婚嫁、节庆喜事活动。人数不限,虽可吹奏芦笙独舞,但是,主要为适宜多人参加的集体舞。

  《舂米歌》曲调优美,节奏明快。

  (4)欢喜舞、踩绸舞、碾布舞、揸脚步、梭子步

  都是属于欢乐、高兴时跳的自娱性舞蹈。多在婚庆喜事和欢庆丰收时表演。

  2、现代苗舞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娱乐活动的多样化,以及为了吸引更多的群众对苗族歌舞的喜爱,使苗族文化成为万盛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万盛区文化馆和石林镇、青年镇、关坝镇、南桐镇、黑山镇、万东镇等文化站的干部以及音乐、舞蹈专业的工作人员,为挖掘、发展红头苗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在收集、整理红头苗传统音乐、舞蹈的基础上,运用了传统音乐的基本曲调、传统舞蹈的基本动作,推陈出新,创作了许多在市、区获得好评或获奖的苗族现代音乐和舞蹈。如:《桶鼓舞》、《打老母猪鬼舞》、《踩山坪舞》、《砍火星舞》、《高跷芦笙舞》、《咂酒舞》、《敬酒舞》、《板凳舞》等。1998年,他们在万盛区首届踩山会暨旅游漂流节期间,表演了集苗族音乐舞蹈之大成的《苗乡情韵》,有200余人参加了该节目的表演。

  说明:采用区文化馆部分资料

  踩山坪节

  踩山坪节是红头苗的传统节日。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在某处苗寨里,有一位名叫金娥的苗族姑娘长得十分娇艳秀丽,尚未婚配,远近不少苗族男青年,慕名前来对歌求婚,情歌唱了一大坡,都未拨动姑娘的

  心弦,一个个灰溜溜地归去。其实姑娘早已有意中人,她在雨后的一天上山采菌时,偶然遇见一位名叫郎兰的年轻猎人,长得十分英俊,金娥姑娘一见钟情,铭记在心。姑娘住处附近的山上,有一只大鹰,已修炼成精,对人怪叫,摄人魂魄。某天,金娥姑娘正坐在一棵大树下刺绣衣裙,突然这只妖鹰飞到树上,俯身向她发出凄厉的尖叫声,姑娘被吓得晕过去了,很久才苏醒过来,从此患病卧床,久治不愈,其父母十分着急。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郎兰又路过此地,闻说此事,立即前往深山密林中,寻找妖鹰,将它射死熬汤制药喂给金娥姑娘喝。姑娘见了郎兰,心情愉快,再加喝了鹰汤,身体一天天地好起来。姑娘看中了郎兰,郎兰也很喜欢姑娘,两人唱歌跳舞,情意绵绵。不久,郎兰有事离开此地,久去不归,金娥思念过度,得了相思病,又卧床不起。亲友们知道内情后,派人去找郎兰,不见踪影。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在春节,组织一场声势浩大的苗族集会活动。集会那几天,金娥姑娘经常坐在树下绣花的那棵大树,被装扮得红红绿绿,十分好看,树尖上插捆着一面彩旗,迎风招展,气势壮观。许多苗民、汉人来到此地,欢度佳节,聚集在树下宽阔的山坪里,吹笙跳舞,进行联谊、贸易活动,一些苗族男青年趁机对歌。消息传播四周,郎兰也匆匆忙忙地赶来了,前往金娥姑娘家,姑娘见到郎兰,相思病好了,两人互诉衷情,立即筹办婚事,结为夫妻。"金兰之缘"成为苗民广为传播的佳话。春节期间,苗族欢聚山坪,被称为"踩山坪",传承至今。

  踩山坪节,苗语称为"好道",踩山会称为"哦好道",系苗族自发组织的各个种族和汉族均可参加的、群众性的传统喜庆节日,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五,类似汉族的欢庆丰收和集贸活动。既有苗族歌舞、竞技表演,又进行自由贸易、物资交流,并为苗族青年男女联络感情、求爱定情提供机会。在春节期间举办,更增添喜庆吉祥气氛。其过程为:初二上午,苗民来到踩山坪,人员大致到齐后,由各姓苗民推选的"节长"主持踩山节开门仪式,"副节长"宣布开门。这时,由一位苗族老人背着布袋(苗语:"落笋")吹奏芦笙,背靠阳山面,走向会场中央,一位苗族妇女手撑雨伞,背靠阴山面,走向会场中央,两人对面站立(距离5米左右),芦笙吹奏完后,唱踩山坪对歌,接着大家表演其他节目,进行贸易交流活动。进入踩山坪节最后一天(即正月初五)下午,节长宣布关门,仍由开门时唱对歌的那对男女出场唱关门歌,结束庆祝活动。从红头苗迁居今区境之后,即沿袭此俗,在今南桐镇民权村烂田湾的一块山坪举办踩山坪活动。至今,此块山坪仍然名叫"踩山坪"。流传两三百年,至清末或民国初,此后未举行。1989年春,恢复了踩山坪节,举办地点迁至青年镇更鼓坝油橄榄林。1998年至今,改名"万盛区苗族踩山会",由政府主办,时间改在"五·一"节前后每年一次。地点在万盛石林。

  笙歌苗舞出山寨

  ——万盛苗族"踩山坪"的变迁

  敬颂党恩

  徜徉在万盛的山村、石林间,时时会听到阵阵悠扬的芦笙响起,那婉转的旋律,仿佛在倾诉着一个千百年的传说。

  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万盛,原是古代巴国的领地,也曾一度属大夜郎王国的势力范围。在巴、僰、僚等氏族伐林开荒,向高山深谷拓展后,这里便逐渐形成了民族杂居,苗族就是其中之后来者。万盛苗族以红线束条裹头,故有"红头苗"之称,是万盛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苗族人民世代生息在万盛这地域交错、隶属迭变的环境内,从而创造了独特而绚丽多彩的苗文化。它尽管受川黔湘3省地情、物情、民情的影响以及巴渝文化、川黔文化、夜郎文化的渗透,但却保留了浓郁的万盛地方特色,其形式和内容也随着历史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发展。

  "踩山坪"是最具苗文化代表性的苗族传统节日,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过去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五,苗家男女老幼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带上芦笙,聚集在山坪上,举办一年一度的传统庆典活动。他们载歌载舞、迎祀祖先、祭神还愿、交朋结友、谈情说爱,煞是热闹。多年来,由于无文字传递,加之地域闭塞,使如此美妙而极富民族特色的苗族文化空响山谷。

  1987年,区里先后对境内苗族文艺作品进行了收集、整理、出版。在区、镇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扶持下,1989年春,青年镇的苗族同胞,首先倡导恢复了沉寂近半个世纪的传统节日"踩山坪",在更鼓坝油橄榄林连续举行了4届。90年代初,万盛文艺工作者根据传统的舞蹈素材,编制排演了《春悦》、《苗家欢》、《阿哥到茶山》等较为成功的艺术作品,到市里参加调演,受到好评。尤其是区委、区政府提出以"旅游为龙头",发展旅游经济,建设旅游新区以及重庆直辖后,区文化部门加大了挖掘、提炼、培植苗族文化力度,从而使苗族文化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促进对外开放,加强文化交流,加速经济发展,1998年7月,在苗族相对集中的石林景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万盛苗族踩山会暨旅游漂流节"。踩山会上,深沉的桶鼓与高昂的唢呐交织,悠扬的芦笙与欢快的苗舞同步,将石林装点成一片欢乐的海洋。伴着笙歌鼓点,《滚山珠》、《爬花杆》等众多展示苗家风情的传统节目,相聚、寻友、对歌、迎亲、拜堂、闹新房等苗家婚俗与打牛、祭山神等习俗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卷。

  千姿百态、鬼斧神工的万盛石林继获得重庆市"十佳旅游景区"和国家"4A"级景区称号之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熟知和赞叹,而万盛苗家情歌更为这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1999年举办的"万盛石林情歌大赛",就能让人领略到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苗家情歌的独特魅力。那火辣辣的苗家情歌一唱一和,一问一答,亦庄亦谐,极富情趣。那身着节日盛装的苗族青年男女,踏着一路欢歌相聚石林。小伙子吹起芦笙,敲起桶鼓,姑娘们唱起情歌,翩翩起舞,纯洁的爱情在歌舞中升华。

  笙歌苗舞出山寨,万盛区苗族"踩山会",每年一次,延续至今,苗族歌舞也多次应邀参加国家和重庆市的重大庆典活动。在1998年的"世界旅游日华夏旅游年"庆祝活动、第7届中国电影"百花"奖、"金鸡"奖开幕式迎宾表演和重庆市"三峡国际旅游节"、1999年山城"都市旅游节"以及2004和2005年"黑山谷之春"——走进兄弟区(市)县文化交流上,苗家缘于劳动的《舂米舞》、祈盼丰收的《梭椤舞》、喜庆胜利的《咂酒舞》以及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苗家绝技《高跷芦笙舞》等精彩表演,给游客和观众留下美好的记忆。

  走出山寨的笙歌苗舞,走出了万盛,走向了都市,并将带着万盛人民的祝福,走向辉煌!

  砍火星节

  "砍火星节"和"踩山坪",是万盛区境红头苗的两大群众性传统节庆,历史悠久。它们具有喜庆欢乐共同内涵,却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其一,"踩山坪"活动有较大的包容性,苗族各族种民众均可参加,对汉人也不排斥。而"砍火星节"仅在一姓家族内部进行,其他人员只可旁观。其二,"踩山坪"侧重物资交流,男女联谊。"砍火星节"则突出苗族对鬼神的祭祀、祈求,反映出其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其三,"踩山坪"在每年农历的春初举行,寓含迎春、庆春,播种之意。"砍火星节"在每年农历八、九月秋收,炎热之季举行,寓含欢庆丰收、祈求神灵护祐、祛病除灾(特别是火灾)之意。

  "砍火星节",系苗语"若琐"(或读"坐梭")近似音的汉语意译。在以往的年代里,苗族聚居山林,其住宅又多为木屋草棚,常因雷击或人们用火不慎引起火灾,苗族先民们迷信是鬼神降灾,故定在每年农历八、九月份(天气最炎热、最易发生火灾的季节)的一天举行。

  相传远古时期,上天有两位神灵,一位名叫思叶,一位名叫牛洛。思叶是一位专为人间百姓医病做好事而被人们敬仰的神,而牛洛则是吸人血、做尽坏事的恶魔。

  为让百姓安居乐业,思叶早做好了为民除害的准备。牛洛到人间做坏事,要经过天池,并有在天池洗澡的习惯,思叶便在牛洛途经的天池藏匿起来。忽见一道红光从远处射入天池,牛洛这个恶魔终于来了。思叶取出他的神箭,待牛洛从水面一冒出头来,就不慌不忙地一箭射去,射中了恶魔的头。牛洛拔出了箭,见是思叶的箭,临死前恶狠狠地对思叶说:"你不准我下凡,你也休想到凡间。。。。。。"。因为,思叶到凡间为民做好事,一直是牛洛引路的。牛洛死后,思叶便迷失了方向。为给凡间百姓治病,思叶托梦给凡间百姓:"我不能下凡给你们治病了,但你们可以按照我的药方自行上山采药。。。。。。"。

  牛洛死后,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变成了从西边升起的太阳危害百姓。从此,天空出现了两个太阳,一个从东边升起,一个从西边升起,人间没有昼夜之分,火辣辣的阳光烤着大地,烧毁了百姓的房屋,烧焦了万物生灵。思叶非常气愤,警告牛洛亡灵:"你不能再害人了,我每年在你死的那天,杀牛宰羊祭你"。牛洛敌不过思叶,口是心非地同意停止对百姓的危害。

  牛洛的妻子和妹妹也是非常恶毒的"害人精",牛洛死后,对思叶和百姓怀恨在心,便喂"黑狗、黄狗"(苗族指黑狼和黄狼)危害百姓,黑狗咬死了牛和放牛娃,黄狗咬死了羊和牧羊童。思叶知道后,非常气愤地对牛洛的亡灵说:"我年年杀牛宰羊祭你,但你仍继续指使妻、妹为非作歹。。。。。。,既然如此,再也不杀牛宰羊祭你了。"牛洛亡灵继续变成太阳从西边升起,变本加厉地危害凡间百姓。为了彻底消灭这个恶魔,思叶想出一计,叫人间百姓在农历八月二十八这天,一个乔装成他的模样,一个乔装成"火星师",点燃烂衣服和蜡,用刀猛砍稻草人,大呼3声思叶的名字。牛洛不知是计,得意洋洋地从西方天空冒出头来时,乔装打扮成思叶的凡人一箭射去,将牛洛射下来了。牛洛亡灵落地后,全身冒着熊熊烈火,扮成思叶的凡人,用思叶幺妹种的葫芦装上神水,倒进嘴里,"呸"的一口喷在牛洛身上,烈火赓即熄灭,牛洛亡灵也消失了。天空只剩下一个从东方升起的太阳,从此人间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和睦,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为纪念思叶的恩德,砍掉火星驱除灾难,族人团结,喜庆丰年,苗家人分别在农历八月或九月的某天举行砍火星节,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当天,全家族主要成员集聚一地,砍火星,祭神除灾。按家族分别举行,各户轮流负责主办,各姓族长(今称"家长")统筹一切。届时,各户不管住地远近,都要派人(男女户主)参加。此俗沿袭至今,其程序虽略有变化,但其基本内容如旧。

  万盛区境红头苗各家族"砍火星"的具体时间不一致,如:

  杨姓:农历八月二十八(关坝镇、石林镇园场村)

  农历九月二十八(南桐镇、青年镇、黑山镇、石林镇大坝村)

  熊姓:农历八月二十七(南桐镇、万东镇、青年镇更鼓村)

  农历八月二十九(青年镇燕石村)

  农历九月十七(关坝镇坪坝村生基坪村民组)

  陶姓:农历八月二十八(万盛区境和南川区南平镇后山村)

  马姓:农历九月十七(关坝镇田坝村)

  农历八月二十七(关坝镇凉风村、箐林村)

  李姓:农历九月二十七(青年镇更鼓村、黑山镇金鹅村)

  张姓:农历九月二十(关坝镇坪坝、箐林、凉风村,青年镇更鼓村)

  王姓:农历八月二十八

  古姓:农历八月二十七

  "砍火星节"的整个程序由苗族的"鬼师"(即巫师,或称"苗老师")主持,其活动的时间是在天色微亮、太阳未出之前。负责当年主办者的苗族农户,事前要准备好祭品,并采伐一根枝桠较多的刺老包树,栽立在邻近主办者住宅的山野间一块地坪中央。当天凌晨,每户前来参加的人员要携带若干红色或蓝、黑、白棉线(按各户人头计算,每人一束或一根)和旧布条(按各户人头计算,每人3条)以及未出兜的长约30公分的马儿生草尖3根。主办者苗户,要将该户家中全部或一部分农具、家具、生活用品,堆放在住宅门坎外。各户代表则将携来的马儿生草尖搁在刺老包树的枝桠上,将棉线和旧布条分别连结绞织成长辫,放在地上,摆成一个大圆圈,围住刺老包树和参加的人员。一切布置就绪之后,"鬼师"即喃喃念词,在堂屋内祭祀鬼神,然后,一手牵着一只尚未开叫的小公鸡,驱赶着它绕着该苗户各个房间走动,一手端着装有豌豆或绿豆、黄豆的圆盘(圆筛之类亦可),一边滚动着豆子,将他们撒向屋内各处,一边以苗语唱着:"太阳从东方升起,慢慢向西方落去,太阳升至高空,落下火星,发生火灾。这里住了几十户,请我苗老师来念经驱邪,大家住起才安身,苗老师(或"火星师")在此,大吼三声,邪魔鬼妖,赶快回避,通统滚远点,砍去火星,各户平安"。"鬼师"撒豆子,表示驱赶火魔。他绕屋一周施法之后,则离开住宅来到地坪,手持弯刀绕着圆圈内的苗民转圈走动(圈内的苗民也围着刺老包树走动或跳舞),边唱边跳,所唱内容大意是:"盘古开天地,造天造地造人烟,有了牲畜,有肉吃,有水喝,大家安居,要驱除邪魔,保障苗民不受侵害"。各家族鬼师的唱词,其内容和长短不完全相同。关坝镇杨姓鬼师的唱词有12段(内容略)。鬼师念唱部分词段后,即将地上摆成圆圈的棉线布条以刀砍成若干段,圈挂在刺老包树的枝桠和马儿生草尖上面,再继续唱诵后面几段,以火点燃棉线布条,持刀对准火焰,由东向西砍3次,并向刺老包树砍一刀,接着由站在圈外在祭祀开始前安排的持弓人,拉弓向西方射一箭,"鬼师"取过他的弓弩与砍火星的弯刀,交叉高举,诵唱一些诸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词语,到场的苗民一一从刀弓下走过,至此,宣告"砍火星"的程序结束。之后,或对歌,或吹笙跳舞,尽欢而散,才共进早餐。菜、粮等食品,一般是由参加者自带,统一操办,也有由当年主办户招待的。也有某个家族在"砍火星"结束后,打牛聚餐。打牛以斧击牛头部,3下倒毙者为吉兆。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