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区 万盛区辖地,原系四川、贵州两省綦江、南川、桐梓3县交界之地。人烟稀少,由于历代移民,特别是唐末、北宋末、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几次大的移民中,一部分移民进入了万盛区境。他们经过跋山涉水的痛苦迁徙,在这块土地居住下来,开田拓土,建筑房舍,修路搭桥,兴修水利,兴办教育,传播长江中下流域农业先进生产技术,传播江浙和楚湘等地的先进文化,用他们的血汗、智慧、勤劳、勇敢,为今万盛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不可忽视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50多年艰苦奋斗,万盛区逐渐从一个落后、偏远山区,向安定团结,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教育文化繁荣的现代化城市迈进。人口由1955年建区时121619人,发展到27万人。全区人口姓氏据区公安分局统计,有450个姓:其中复姓有令狐、欧阳、司徒、宗鼎、宇文、李凡6个姓。张姓,是全区第一大姓;第二大姓是王姓,李、杨、陈、刘、罗姓,是位列全区第三至第七大姓;人口在4千至6千的,有傅、黄、犹、周、梁、霍6个姓;再次是赵、吴、万、何、胡、朱、徐、娄、唐、姚、曾、冯、石、余、邓、戴、郑、郭、杜、向、肖、田、喻、蒋、熊、谢、彭、廖、蔡、封、金、蓝等姓。
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流向,在南宋以前,是以北方人口的南下为主。其中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北宋末年的金兵南下,曾形成两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元、明、清大规模移民的流向,是由东向西的人口流动,即"湖广填四川"。湖广入川移民大致由两个方向入川:一是沿长江水道而上,长江中下游移民大致通过这个方向入川;另外就是经由云、贵入川,广东、广西移民多数通过这条途径入川。由于战乱、灾荒、地少人多等客观情况,湖广填四川移民往往有由黔入川,又由川徙黔,再由黔徙川的流向。
今万盛区辖地及附近地方,古为化外之地,峰峦起伏,峡谷幽深,水流湍急,森林茂密,虎狼成群,是一处未开发的大山区。古属巴地,有少数巴人、僰人在此进行狩猎活动,可能有极少人户定居(无遗址考证)。
东汉后期,"板楯七姓蛮"多次起义,惨遭镇压,大部被迫从嘉陵江和渠江沿岸,逃奔长江以南,逐渐进入区境。南朝后期,又有少数夜郎人逃亡此地。唐初,在今巴县东南境,设置南平州、县,居住在江南地区的板楯蛮后裔(被称为"熟獠")和从贵州大娄山迁入的一部分山獠(被称为"生獠"),统称为"南平獠"。在今綦江南部和万盛区境,南平獠,人多族众,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24年)唐政府在此设溱州(下辖荣懿、扶欢两县)加以羁縻。经过数百年繁衍、生息,南平獠所据地域广大,人口增多。唐末至五代,战争不断,獠首各自割据称雄,自封刺史,时降时叛,反复无常。北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南平獠酋进铜鼓归顺。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在今綦江县境,设置南川县,隶属渝州。故在宋代,南平獠又被称为"南川獠"、"渝州蛮"。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熙宁七年(1074年)宋政府先后两次派兵镇压獠酋李光吉、梁承秀、王兖3族的叛乱和以木斗为首的叛乱。宋军所到之处,大批獠民被杀,房屋被烧,幸存者逃往云贵或深山之中。南川獠统治的地区,经过两次战乱,人丁稀少,土地荒芜,汉人大批涌入,取代獠人地位,进一步加速汉獠融合,少数獠人融合于汉、苗,成为这一地域的土著。
北宋靖康之乱,北方部份汉人随宋室南迁,有的进入今万盛区境。如万东镇新民村境内出土的《宋太夫人陈氏墓志铭》载:北宋进士武思永"避靖康之乱,迎侍南来,飘寓南平荣懿。"。
唐乾符三年(876年),山西太原杨端率军驱逐南诏势力,控制播州(今遵义地区),唐僖宗敕令其永镇边夷,世袭统治。关于杨端率领的七姓,虽说法不一,但主要姓氏杨、罗、令狐、安、成、郑、骆一致。其后裔于繁衍发展中,先后由黔地迁入区境。如《令狐氏族谱》载,平播后,令狐滈敕赐中军左护卫将军,后加其功,迁西川节度使,其子袭父爵,军镇葫芦关(今桐梓娄山关),传至浩祖十五嗣孙元,正值元末战乱时期,令狐元率众归明,屡立战功,官拜镇殿将军,年过花甲仍奉命率子孙攻鼎山,智诛明玉珍余党铁头和尚,功成复奏,诏下:"卿三代功德深重,应承祖业,永镇边夷"。其后裔漫延到川、黔、滇3省,尤以黔北桐梓为多。我区令狐氏支脉可能于明、清时期进入区境。《梁氏族谱》中记载:"唐乾符年间,梁宗理公与娄府殿邦公奉命南征,以都堂职戍守娄山关,后始南下,而居斯土焉"。梁、娄姓定居后,其后裔支脉也参与了"湖广填四川"的迁徙人流,向黔北迁徙,有支系进入今万盛区境。
明初、清初时期的"湖广填四川",两次大移民。今万盛区境的大姓多是这一时期迁入的。迁入途径,完全符合大的移民流向。
元朝建立政权前,元宋争蜀,资(阳)内(江)三得三失,人民被杀殆尽,结果造成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月,四川人口仅12万户(《内江地方志》)。天府之国沦为一片荒芜。虽经移民,但这种人口锐减状况,直至元末都未能恢复。接着战乱、灾害频繁,以至于"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因此,明政府于洪武初曾有定制,对郡县的荒芜田土,召乡民无田者垦辟,每户给15亩,又给2亩地种蔬菜,有余力者不限亩数,同时还规定皆免3年租税。明政府这种有组织的、广泛的移民活动持续了近50年。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明军、清军、农民起义军,在四川持续鏖战。四川原有居民大半死于战祸,部分逃隐深山老林,部分逃往贵州、云南等地。据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争后,四川仅余人口18090余丁。
康熙十年(1671年),清政府根据四川巡抚张德地的奏折,出台政策:"无论本省外省文武各官,有招民三十家入川安插成都各州县者,量与纪录一次;有招募六十家者,量与纪录二次;或至一百家者,不论俸满,即准升转。"把移民的成绩和地方官员的政绩及升迁结合起来,无疑极大地调动了各地方官员的积极性。不过也由于这个原因,不少地方进行了强制性移民。"解手"一词来源,据说便是清初湖广填四川,当时外省民众往往被官员用腰带捆手相连,跋涉入川,每逢便急,只得解手方便。
民国时期,人口的迁入、流出,缺乏具体数字记载。这里仅记叙有历史资料佐证的3次人口迁入:1、民国27年(1938年),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中意南昌飞机制造厂迁至南川县丛林乡海孔洞(今万盛区丛林镇海孔),改番号为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从外地迁入一批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及家属。2、民国28年,国民政府经济资源委员会与军政部兵工署合办的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出资筹建南桐煤矿,次年投产;3、民国28年4月,由南川刘泗英、甘典夔、郭松年筹资,成立东林煤矿有限公司,在东林寺一带开井采煤炼焦,从外地迁入一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家属,招了一批外地工人。
新中国成立至建区前,由外地派来了一部分干部,参加区(县下小区)、乡领导和管理;煤矿招工;从外县迁入区境。人口机械增长1万多人。
1955年建区后,通过从重庆市市中区(今渝中区)和其它区县调入大批干部、中小学教师、医生,商业、服务行业职工和煤矿扩大招工等,1956年,净增人口8965人;1957年,净增人口6311人。这些人口多从比较发达的城市来的,随着他们带来的,是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是先进技术,是先进的教学经验,是城市的风味,是安心边远山区工作的精神。所以,万盛区从建区始,就离城市很近,城市风味比较浓。
1966年,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发展,兵工厂内迁,平山、晋林、兴无3个大型机械厂迁入区境,净增人口6729人。他们不仅为全区各行各业的繁荣带来了商机,而且使万盛区成为名符其实的工业区,提升了区境现代化的水平。
21世纪初,引进的大型企业,迁入的新人,高楼大厦林立,水泥公路四通八达。万盛区正向现代化城镇迈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万盛区是一个通过多次移民形成的城市。
据万盛区姓氏人口统计的数据说明,现在万盛区绝大多数人口,是唐末杨端平播所率诸将的后裔和宋代以来历次战乱迁入区境者的后裔,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裔。可以说,移民对万盛区社会、经济、人文的发展,对南疆北国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大量的族谱、碑刻(主要是墓志铭)、宗祠、会馆、传记、文献等历史文化信息汇集而成的"移民文化",我们清晰地看到,先辈们迁徙中跋山涉水的劳顿,拓荒创业的艰辛,重建幸福家园的欣慰。王姓先人写的《里居赋》,把今日的南桐镇鱼塘角,描写得如诗如画,充分表现出先民热爱这块沃土、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同时先民们兴办学校,培养一大批秀才、举人、进士等高级文化人,留下许多好的诗文,为万盛区积蓄下历史人文底蕴。他们的后裔继承祖业,教育儿孙热爱故土,鼓励子弟勤奋学习,天天向上,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为国家培养出各项有用人才。移民们"视他乡为家乡"的观念,一代代传承了下来。特别是通过寻根问祖,溯本求源,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移民文化"不仅展示了万盛区的历史和现在承接的历程,还展望出未来美好的前景。
祠堂
移民进入今万盛区境后,同姓家庭聚居一方,自然而然地在这一地区联成宗族,在其宗族的繁衍、迁徙、开拓、创业中,形成宗族文化,建筑宗祠,修纂族谱,述祖连根。
民国时期在今万盛区境内,有张、王、傅、万、陈、蓝、姚、霍、犹、李、刘、周、宋、邱等姓氏主祠支祠共29个,都建于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较大的祠堂有傅家祠堂,张家祠堂,犹家祠堂,万家祠堂,霍家祠堂等。这些祠堂均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先后被拆毁。
区境内29个祠堂建筑,各家族谱缺乏完整记述,见过的老人,也只记得个大概,只有万家祠堂记述较完整,
万氏宗祠碑记·《永垂千古》
尝思木有本也,水有源也,而人本乎祖,亦欲是也。故古人过墓思哀,过庙思敬,沐先祖之泽,必抒后嗣之诚矣。盖墓乃祖宗形骸所在,庙乃祖宗灵爽所依,倘不修墓建祠,是非有以抒其诚,仰祖宗虽远,开基创业之难,后人不可不追,后人虽愚,而前人报本睦族之念又不可体,倘不追不体,亦非有以抒其诚。如我本氏,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起源,继迁湖广衡州衡阳县,家世槐里。自我鼻祖讳正容,始入西蜀,托迹内江,娶祖妣张氏,后迁巴邑盖石,置产数百亩。后又卜吉黔省桐邑尖茶溪万家塝,未几又避乱遁居遵义大溪里王家坪。二世祖讳之盛,生长于此,弟兄五人行列四。世治复还尖茶溪。后又移居干坝子,德配王孺人,早有内助之贤,置膏腴之田,修安居之室,即今四合头,遂世居焉。元一讳之举,再传乏嗣。二讳之藩,其子迁川北桐麻沟。三讳之选,五讳之茂,其三子与五子俱迁江津柏林苦茶口。其四子迁扶欢走马楼。三世祖亦弟兄五人,长讳君仲,次讳爵,皆再传乏嗣。惟三、四与五讳君禄、君命、君令,今分三大房,实缘于此。自四世祖等,照丁起凑清明会,轮流掌放,以为建祠之基。至五世、六世,人文蔚起,閤族公议族长大鹏,协办大中,始举大鹏祖也。迨讳能相公出袭为族长,秉性刚方,持心乃善,于上为祖宗,下顾族人之祭,数十年在元或苟也。至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岁,遂与协办首事讳能魁、能举、能书、能彩、能范、能近、光锭、光照、光位、光虞等同心协力,建修宗祠,数年告竣,当是时也。前辈后辈,皆劳劳力,难以枚举,但各尽乃心,由今思之,是所谓忠厚开基,而祖宗擅美于前,清白世守,而子孙扬徽于后也。噫,前人之有所望于后人者,宗祠香灯,春秋祭祀。而后人之复有望于后人者,宗规世守,宗训凛承。庶几祖孙一气,百世其昌,闾阎之室可为阀阅之家,而忠臣之选,出于孝子之门也耶,谨序。
协办修建宗祠者:万能彩、光伯、光元、光载、光梁、觐光、世荣
建碑族长近光,祠首:万光秉、光永、光税、光鼎、光苏、世元、世、世舜、世勋、世、世伦、永模。
光绪三年丁丑岁仲春上浣谷旦。
万家祠堂建于清道光年间,位于今南桐镇石桥村池井沟。祠堂坐西向东,形似一颗印,三道门进出,呈长方形,总占地832平方米。四周属烽火围墙,墙身用老式砖(每块10公斤)砌成,烽火墙内有屋11间,其中有正殿、左厢房、右厨房,戏楼、走廊为一楼一底,全房木架瓦盖,高7米,内外粉糊洁白。正前面,在大门上方的顶沿塑有各形各样的戏剧人物。人物中间,用青花磁屑竖嵌特别醒目的四个大字:"万氏宗祠"。大门框是石柱,左右刻联:"勤耕苦读,人间正道牢牢记;敬老尊贤,社会美德代代传。"横额:"传家宝"。左右大门上画有戴盔穿甲、持锏戍鞭、雄赳气昂的"秦叔宝、尉迟恭"二将站立画像。走进大门,上是木板戏楼,下是笔直石路,跨过檐沟步上石阶,踏入天井坝,平视四周,全是红漆的柱头和屏排,整齐敞朗。步上石阶,有石雕雄狮成对左右各立。仰望上殿,堂前横挂金匾:"万古蒸尝"。阶柱对联:俎豆绵远,世世代代年湮不矣;庙貌维新,子子孙孙勿替引之。阶柱的半人高处,各钉一个铁圈,那是族中忤逆不孝子女待罚的位置。殿内3座祖龛,灵屋形式分作阶梯,按序放着祖宗牌位。正容祖牌位呈置中龛的顶中位置。中龛横额:槐里宗风。对联为:祖德默佑,派衍千秋之茂;宗功昭垂,世续万年之长。左龛横额是:克纯祖武。对联为:承先启后,德垂后裔;继往开来,长发其祥。右龛横额是:燕翼贻谋。对联为:裕后之祖艰苦创业;象贤子孙大振家声。正殿中堂4根大柱,两幅对联:源远流长,螽斯蛰蛰;根深枝茂,瓜瓞绵绵。又云:继光祖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龛前设有香帛案台,台上空间悬挂斗大的玻璃灯,香案左右设有大钟大鼓。龛位案前左右架上立着"庚子科直隶分州恩科进士万士林学位"牌。殿堂左侧竖有石刻祠碑,题为"永垂万古"。戏台有绿色档子,台前顶上横额金字"以古为鉴"。两边小门横额"入雅"、"出风"。楼前看枋,左右各一雕狮,枋上绘有古时孝子孝孙"王祥卧寒冰"、"九龄温席"等图案。屋脊两端有鳌鱼,瓦面内角竖对野鹿下山,技艺细致精巧。天井坝上,两边各凿大圈(化帛坑),春秋祭祀棚赙备用。对植两株红白桂花树,系士林祖直隶会进时,携回培植做纪念的。每逢开花季节,信步其间,馨香扑鼻,心旷神怡。出北门是厕所,穿南门是龛师住宅,周围园圃,农家气氛。
宗祠都有一定数量的祭祀田,作为祭祀费用。万家祠堂有产田110亩,租76石(每石130公斤);土5亩,租0.7石。祭祀田的来源:一、将祠堂附近的田土划为祭祀田。如犹家三星台支祠,将凉水井、长脚岗二处,立为祀田;二、全族集资购买;三、族内富户捐资购买。对祠堂资产管理甚严,都立有条规。如犹家宗祠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三月订的条规,有8条:一、祠中公事须在祠公议,管祠首人要和衷共济,毋偏袒、独行独断;二、首人等凡祠中公事有传必至,倘三次不至,即以慢祖论,指名贴出,以彰不敬之咎;三、租钱务在祠中收纳,乃可杜侵渔之弊。倘敢不遵私收者,追出原租,另行究罚。即佃户租顶,仍要集众同收,毋得独收私放;四、钱银在祠,公同注明锭件数目,随议一人执掌,其执掌者,不得私自亏挪,倘有舞弊,罚猪羊一副,以彰私换之咎;五、银钱不许放借本房;六、族中人皆属先人继体,祠中事件,个个当为,人人宜办,何必拘定首人。但不立首人,则事无统纪,即才智高远,可以匡其不及,亦宜对众指陈,倘或心违面从,退有后言,即以谗谤论重罚;七、首人六年一换,多则贪,少则怠。交卸之日,账目务必清楚。为人子者,既不思流芳百世,独不惧遗臭万年乎!为首人者其熟思之;八、关口河边以及当岗树木永蓄,以培风水,首人无得主放私伐;菁(青)叶不许人放蚕,以伤树头。祠中所有各处柴山,务要佃户护蓄,不许人私行砍伐,如有不遵,山林残破,问佃户赔还,查出砍伐之人重罚。有的宗祠规定首人,一年一换,也有五年一换。交卸帐目公布,祭具、餐具洗净收藏好,剩余钱财、谷物交清。祠中钱财除祭祀用外,还用作修桥补路义举,救济族中孤寡老弱,兴办学堂,教育培养人才,奖励学习有成的青年等。逢喜庆节日,祠堂还迎班演戏,如民国20年(1931年),万家宗祠包戏1月,上、下午演出,远近观众,密集祠中,各行商贩,在祠外设篷营业,热闹得很。
祭祀,一般分春秋两次。春季多在清明,主要分房扫先人墓;秋季多在旧历七月半。按旧俗,清明主要是到郊外扫墓,秋祭主要是祭祖,族长、房长及部分族人参加。执事者,先期敬备酒醴、熟馔、楮袱、祭章、香帛、炮烛等物,必须精洁丰美,各房长齐集致祭。有的宗祠规定5年一大祭。凡祭祀祖先,都要求族人,穿着整齐、严肃,小孩要超过8岁才能入祠。"正祭前一日祭墓,除添猪羊外,祭品悉如平时。是夜,祠中大张灯彩,先祭后殿,次祭正殿,次祭仕宦、节孝两祠。每日班胙数百席,族众咸集,竟日欢宴。斯即旅酬燕毛之礼,当存敬宗睦族之心。"祭奠"正殿头品六,后殿及左右两殿各四,鸡鸭鱼船各一,七寸碟每殿用四,陈蔬菜果品。净茶净酒壶各一,饭碗、筷子、茶酒盅,量各殿神位多寡备数。"祭器"祭毕洗净抹干锁入专柜中,交香司关锁,严禁借用"(《罗氏族谱》)。
1939年,万氏祠堂大祭,族长万成林主祭,凡族中子孙都来聚餐,每轮置50席。全族高兴,热闹非常。
宗祠,都选德高望重的人做族长、房长和主持祭祀的首人。
族谱
修谱是一个宗族的大事。据记载,唐代就开始修谱,历代都有修谱活动,清代,政府倡导,修谱最多,民国继续,到了上世纪90年代,几乎形成了高潮。
族谱是宗族文化的主要体现。毛泽东同志于1957年,在成都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历史研究时说:"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族谱记载的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迁徙、开拓、发展的缩影。族谱里蕴藏着大量的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志的资料和地方名人的文学作品、碑铭等。研究族谱,对探讨家庭的形成发展,家庭功能、家庭管理、家庭伦理等,都可起到承先启后的教化作用。
族谱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序言、溯源、迁徙、字派、族规(宗规)、家训(家法)、祠规、祭祀、世系、人物、寿文、墓铭、碑记、诗文等。
族谱中,充分体现出炎黄子孙,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优秀传统精神。如黄氏族谱中记述了黄峭公一件轶事:五代时期,峭公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年已80岁高龄,他留下3个儿子在身边,遣18个儿子到各郡县去开基创业,并吟《马上诗》与诸子作别:"骏马登程往异乡,任从腾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宜荐祖宗香。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永炽昌。"黄峭公以实际行动,冲破"父母在,不远游"的愚孝桎梏,让儿孙飞出温暖巢穴,去经风雨,见世面,创造未来。这种精神,在读族谱过程中,经常使人神往,顿起敬佩之情。
族谱中的字派(字辈),一是希望族人长幼字辈清晰,源脉清细;一是前辈寓希望予子辈字里行间。其中蕴含着缅怀先祖千秋功德,启迪后人兴旺发达,继往开来,期望后人正直、大志、光明磊落,世代绵远,团结相守。如霍姓新字辈排行:"勤俭奉廉、孝敬娱亲、礼义谦让、纲宪遵循、继先丽景、强立宏程。"如清咸丰七年(1857年)修墓的万姓始祖万正容墓志铭碑中记载有万姓字派,原派"正之君五大、能光世永兴"。续派"立老承先泽,应祚启文明,显祖希良遇,昌庭衍秀荣,家声皆克绍,宗德庆长春。"
族谱中的人物也是光彩夺目,在封建社会的科举时代,今万盛区境大姓中都有过进士、举人、秀才。犹姓有犹道明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进士殿试,宋神宗赐姓,易尤为犹的故事。张姓、傅姓、万姓等都出过进士,张姓于乾隆年间出了两名进士,官府赠有"双凤联飞"金匾。峡口霍姓的光绪年间秀才霍伟丞,还留下了许多好的诗文。近代也出现过革命者,现代有革命烈士、科学家、学者、政府官员等。读各姓族谱,使人觉得在这块土地上,人才辈出。
族规,各姓族谱中都有这一内容。旧谱多以宗法伦理为基础,存有封建意识;新谱多是上世纪90年代修纂的,族规都体现了时代气息。族规是教育约束族人,继承光荣传统,跟随时代走正道。如犹姓《魁星台宗祠石刻十则》,目的是"启其好善,恶恶之心,各守遵祖敬宗之义,庶几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其文如下(略有删省):
第一则戒犯上以正名分,族中有子犯其父,弟犯其兄之事情,有可原(谅)者,夏楚以戒之,理无可解者,送官以治之。以外或犯其远房伯叔兄长,视罪之大小,亦宜到祠问罪,以昭伦理。但尊者亦不得藉故揑诬,恃尊凌下。
第二则去邪淫以正纲常。族中有穿墙凿壁盗窃同姓财物者,宜捆缚魁星台或挞或罚,鸣其罪过,以俟其自新。但不得加以盗名亲亲之道然也(即不能加盗名于父母亲属)。若盗窃外人,经官审讯,盗贼之名彰明较著,不得令入祠,以玷祖宗之德。族中如有下蒸乎上,上淫乎下者,一经对质,淫乱有凭,此禽兽之行,神人所同嫉,天地所不容,宜重责,革出祠中。
第三则祀忠孝以劝将来。凡族中族长、祠首,有恢宏先绪,仪范族人,载入旌功册,殁无遗议者,可立主于祠以祀之。大则刻石,书其本载行末述于谱,以昭后世。至出仕尽忠,文有政绩,武有战功;或舍身赴难,不愧名宦;或屡试不第,终老山林,品正行端,敬宗睦族,可为族范,不愧乡贤者亦然;至愚孝愚弟,出于至诚,均可于祠立祀。管理支祠及各房清明会有功者,殁无遗议,大则立礼于祠,小则饬支祠及各会为之立祀,砥节砺行交相勉为良善矣。
第四则旌节孝以昭内则。族中有照例可旌表者,祠中为之立祀,无力请旌者,祠中帮助(族长量家量事助之)。有年过四十抚孤尽孝,殁后有德行可传者,虽未符例请旌,祠中亦为立祀,大者书其本末,立传于谱。凡族中出嫁之女,有与前同者亦然。庶几十年大祭时,妇女知重节孝,正人心,以端风化。
第五则息争讼以昭雍睦。族中人等,除与外人口角及命盗二案以外,如有不平之事,宜先向房长评其是非,如不能平,许投祠传族以定曲直,如再不服,方可经官。倘不由族长绅耆剖断,妄自具控,则虽负痛沉冤,理情难恕,亦宜责以好讼之罪。庶几讼狱衰息,而亲亲之道于是乎全矣。
第六则设义馆以作人才。每岁可选品行端正,不干外事之生二人,掌教祠中鸣凤书院,一则谈文理以课士,一则详诵读以发蒙,使族中肄业诸生,按班就部,各得依归。至于馆中规戒,师长自有责成,但子弟年过二十以上者,倘名在馆中,阴离馆外奸盗邪淫,有亏大体,是即负圣贤之教化,忘祖宗之厚恩,虽属师长之教不严,亦斯人自作大孽,是宜逐出馆中,免效尤,以惩不肖。至修金节敬照木碑,敬送从教之子弟,或送节敬或执贽仪,听其自便,师长无得崇求。立师道,振文风。
第七则定奖赏以神鼓舞。族中有读书成名者,悉依本碑条例奖赏。每年月课八期,以每月初八为定,其考课之法,安置伙食,使庠内庠外诸生聚集祠中,晨起静听主讲者点名归号,各命一题,族长督令一日交卷,各归。命人将卷再誊一次,弥封红名于内,送主讲先定次第,然后拆弥封而出榜,依高下(照本碑例)以给银。文字佳者张贴书院,以资鼓励。
第八则禁煤山以培地脉。今夫人才之挺生,关乎地运,而地运之灵,由于培植,况吾先人之阴地,尤为吾族之兴废所关。如马煤河大坟岗、黑箐綦等处,均先人坟莹所在,毋许截脉安葬开土挖煤。倘有私行截脉开挖者,于途人(外族人)则送官以治其罪,于同姓则聚族以责其非,庶几存者顺,而殁者宁,地既灵,而人亦杰也。
第九则黜浮言以端族体。今夫事无大小,责有专归。祠中大小公务悉听族长祠首等裁度。如遇祭祀收租及算账剖理事项,凡尊卑老幼各依坐次,俟族长发言公议,然后旁赞,务要整齐肃静,毋许拥挤喧哗,烦言啧啧。即族长有账不明,论事不公,各祠首房长绅耆与之争辩足也。倘于内喧嚷,以挠公论或于外谣啄以诬首人,均宜拿祠责挞,以平桀骜不驯之气。庶几体统严,而事无不举也。
第十则矜孤独以广恩惠。族中男女有年过六十,无子、无财、无人收理者,可于祠中挂名按月给钱(照本碑例给),以为日用。有男女幼而无父无母无衣无食,又无伯叔抚养,未过十五岁者,亦可按月给钱。如是则少者可成立,以承宗嗣;老者可温饱,以终余年。
《罗氏族谱》载罗姓家训有:孝父母,和兄弟,别男女,谨夫妇,敬祖先,重子孙,睦宗族,笃师友,备农桑,专杂业,理家务,制财用12条。
万姓族规:
时逢盛世,国有法,族有规,家有训。社会细胞之列的万氏族人,理应守法遵规,创建美好的未来。
一、尽忠、行孝。尽忠:全心尽力,忠诚厚道,兢兢业业办事公正,诚诚恳恳履行职责,不虚语惑人,不取巧假事;行孝:发自寸心,善意顺从尊辈,贫富言善,尊老、敬老、养老。
二、耕读为本:耕应勤,勤能补拙。农谚:"瘦土出黄金","一勤天下无难事","世人肯用心,黄土变成金"。据农谚立志:集思辛勤科技路,汗苗凝结田土间,秋收果实仓累累,年终副业积钱欢。读应专:入学启蒙,逐一树志,勤谋深思,苦攻科技。而应学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磨穿铁砚","负薪唯诵"之勤奋精神,更应尽心尽力熟读钻研,获一专项成果,为社会作一贡献。
三、行仁义、谦恭。仁义:尊人敬人,博爱众生,性情和蔼,通情达理,严以责己,宽以待人,正直处事,主持公道,排忧解难,扶贫济弱。谦恭:不失礼,应尊重他人,要虚心,不自高自大。诚恳接受批评,严格要求自己,语言态度温和,应弃骄傲自满。
四、怀礼让、静忍。礼让:互信互勉,不争强好胜,不以权欺人,尊敬长者,怜爱弱幼;规规矩矩以礼应事,严严整整宽让待人,遇事礼让三分,修身齐家之本。静忍:遇事静思忍耐,不急躁暴动,不斗气冲天,学习"张公百忍",时怀谚语"忍着一时之气,免有百日之忧",即可少作胡涂之事,减轻精神及经济之压力。
五、提高素质:在政治、文化、思想、科学领域中,头脑不存邪念,事不苟且胡言,不简单从事,不挑拨是非,不徇私舞弊,不耍小动作,不钻牛角尖,不诬害他人,不看风使舵,不仗势欺人;富贵不淫,贫困不盗,身心清正,刚直为人。
六、存道德观念:德,可感先灵,亦可垂乎后世,并可稳立社会人人之间,用慈善之心感化他人之事,不昧心、黑心、狠心对事,不无德、缺德、少德凌人,对事讲良心,对人讲美德,有德者,人人护之,缺德之,人人恨之。
七、端正品行:作人正直,办事公正,掌握礼规,言论不苟,修身齐家,务实正业,不贪不懒,力戒下流,赌博不从,敌视淫乱,恶习不沾,陋俗不染。
八、团结和睦:人生接触于社会团体、乡邻之间,面对人事之广,身对事务之多,应作到信友睦邻,亲人义举,互助互勉,共奋前进。在家庭中,尊敬父母,善意顺从;夫妻相爱,互敬互助;伯叔婶娘,言行尊敬;哥嫂妯娌,扬长避短;弟弟妹妹,欢心相助;子侄晚辈,悦颜抚爱。牢记谚语"团结家不败,和睦能生财"。
艺文,也是族谱中必具的内容。这些内容以诗文形式,记下了时代的踪迹,反映了万盛地区历史、地理、人文的过去,对万盛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是难得的宝贵资料之一。选录《里居赋》如下:
里居赋
清·王灿
区垣谷口有里居名斑竹园者,山人某之世居也。四山环抱,树木丛杂,地之所由名也。全虚先生过而语之山人曰:"山愚泉浊,土瘠田硗,子之居此何乐与焉?"山人喟然曰:"嘻!余以先生为高士,今乃知先生原非高士耶?徒羡膏腴之美,罔识山林之乐。"全虚先生曰:"有是哉,余未闻,愿闻其所乐。"山人唯唯,遂赋之。词曰:
系高辛之元胄兮,氏丕显于中央。耀太原而焕豫章兮,显黄州而内江。际明季之颠覆兮,遭渠逆之獗猖。屠士民而殆尽兮,雪阀阅之坵芳。祖爰走马东首兮,里上仁于斯乡。感苍穹之与宅兮,潜盘谷之永康。其岩门敞于东谷,石镜照于西厢。其南则崇山隐日,丛林满岗;其北则屏以八面,绮纷疆场。涌泉灌注,木秀草芳。世有丰年之降蕴,尧天无垫隘之苦汤。掘煤炭兮遍野,酿铁矿兮满岗。木则松、柏、杉、楠、楙、冬青、杨、檍、枫、柳、檀、梓、杶、荆;竹则
,蔚若邓林。草则荼、荻、葭、茗、若、葛、薣、菱、菅、蒯、蕨、芥,布绿叶于谷底,苹、莎、茆、蒻、蔼蓊郁于丘陵;药则菖阳、白芷、季禹、黄精、远志、地葠百种千名。其园种值佳果:橘、柚、檎、枣、栗、梅、李、枇杷、梨、榛、朱樱。春熟桃杏,夏成麦芋,雀舌遍殖佳名。若乃春水绿波,春草碧色。听牧童之高歌,玩流莺之饶舌。金乌穿林兮,染须眉而碧绿。玉兔入楼兮,摹星斗之清澈。于是游崇岗陟景山,临岩侧望川流,垂纶耳钓重渊。潄清泉兮思洗耳,坐盘石兮企颖南,藉皋兰之藿糜,荫修竹之婵娟。乘兴吟咏,以雅以南,舒蓄意之愤,奋久结之缠绵。至若盛夏炎蒸兮,泉窟遨游。据石偃仰兮,严霜夏凋。白帝司柄兮,金风鸣条。兰茝腾芳兮,千里飘香。冬日觱(音必)发兮,春回草茅。烘煤煁兮被狐羔。赏白雪兮醉香醪,敲坚冰兮煮香膏。洵以佳客,展以乐郊。问舍求田,惟积薰膏。长揖当途客,桃园正非遥。更问此山真乐处,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摘自《王氏族谱》)
移民文化的见证
——青砂石大香炉
在旧社会,人们外迁经商、工作、定居,属于同一乡籍(省、府、县)的人,出于互助、联谊、怀乡之情,大多在当地成立同乡会。相应地建立了他们聚会、议事、联谊、祭祀的场所,俗称"会馆"。今万盛区境地处川湘、川黔要道,来往客商较多,逐渐有外省籍的人在此定居,他们组织了湖广同乡会、江西同乡会、江浙同乡会、贵州同乡会,并各自建立了会馆。这些会馆建立于清代不同时期,其规模大小不一,设有礼器、祭坛,供奉不同的神灵。解放后,经过市政设施的扩建,街巷、房屋的改造和破除"四旧",这些会馆均已被拆毁,馆内器物或毁或下落不明。惟在万盛老街中段尚屹立着万天宫的半边墙垣,在万盛区粮食局办公室左侧小水池内尚有一尊三足砂石大香炉。
这尊青砂石大香炉至今保存完好,呈椭圆形,炉高65厘米,中围周长235厘米,上下两端直径均为63厘米(上端炉口内径45厘米),三足各高28厘米,炉身凸雕二龙戏珠,十分精美。
大香炉系寺庙宫观和宗祠祭奠烧香祈祷时需用的礼器,个别富贵大户在院内亦设有少量此物,多为铜铁铸造,以整石雕凿者少见。据该局职工介绍,此类大香炉在该局地下防空洞里有8个,少数被毁。另有若干小香炉,下落不明。因防空洞入口处早已封闭,建有小屋,无法入洞核查。如此众多的香炉,绝非"大夫第"所拥有,区粮食局邻近禹王庙、万寿宫,其所属万盛粮站又完全占用了万天宫,以此推论,青砂石大香炉必为这些会馆的礼器。其雕凿的年代,依据万寿宫在清代嘉庆年间修建后殿之事推断,可能在乾嘉年间,距今200年以上。这些砂石香炉,既是反映移民会馆文化的珍贵文物,又是精美的石刻艺术品,具有一定程度的观赏价值。
附录:万盛区大姓迁徙简史
张姓:祖籍山西太原,后迁江西、武陵、湖广麻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张统,户部尚书;张总,翰林学士,兄弟俩从湖广麻城孝感乡,携家入川,落业巴县走马岗。统、总弟兄生8个儿子,名荣、华、富、贵、金、玉、满、堂。荣、华、富、贵、金系张统的儿子,玉、满、堂系张总的儿子。明初,张满的儿子河清由巴县迁南川县东乡坝荣懿镇(今万盛区万盛及其附近地区),繁衍生息。这是张姓一支最早迁入区境的。张满重孙张恩中武举,出任遵义府协台,家迁遵义居揽板凳,其孙张本遗出任正安知州,卸任后居正安。明末清初战乱,四处逃亡。待四川略定,其后裔张迁贵之子张灿于康熙初年携妻和3子,迁重庆府綦江县境(今綦江莲石乡)居住。张灿去世后,其妻林氏带3个儿子,于康熙十年左右,迁綦江县永里五甲七孔子(今万盛区金桥镇辖地)居住,三房开拓创业,迅速繁衍。入川十三世张文斌由遵义迁江津鸭子坝,生一子,名子赵,8岁,父亲去世,于乾隆三年(1738年)随母由江津迁入桐梓县燕石坎(今万盛区青年镇辖地)落业,至今20多代,枝繁叶茂。入川十三世张文斌之弟文琇,于乾隆年间,由大足县迁入綦江县青羊市(今万盛区青年镇驻地)。张姓入川有4支后裔迁入今万盛区境内,成为全区首姓。
王姓:是我区第二大姓。王姓祖籍太原,后迁江西吉安,又迁湖广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王希贤公携8个儿子入川,落业内江。明末战乱,8房子孙同时逃入遵义、桐梓等地。其中王希贤之子天祥公的后裔,又先后由桐梓新站、綦江石壕大水寨,迁入南川县东乡坝天池(今万盛区万东镇辖地)落业。另一支王氏后裔王灿于清雍正年间从遵义王家坪,迁至桐梓县娄化里十甲斑竹园(今南桐镇鱼塘角),插照为业。后又有几支王姓迁入今区境青山、兴隆湾、茶园、麒麟等地,繁衍茂盛,人口众多。
傅姓:《傅氏族谱》载,东乡坝一世祖傅必胜,原籍江西瑞州府高安县,后徙南昌武陵县,明景泰初年为南昌武陵举人,明景泰二年(1451年),历任四川新繁、荣昌等县知县。时值瓦剌也先犯境,明英宗北狩,在土木堡战役中,英宗被瓦剌所俘。傅必胜兴师勤王有功,公元1457年,英宗复位,封傅必胜万户侯,赠光禄大夫,妻黄氏特赐一品夫人,荫子食邑。傅必胜遂舍洪都,迁居南川县东乡坝荣懿镇。明末清初避乱逃往遵义。康熙四年,其后裔复返东乡坝,至今子孙繁衍3000多人。
犹姓:祖籍山西太原。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南诏迭开边衅,苗蛮乘机蠢动,扰乱川黔,犹崇仁、崇义、崇礼3兄弟,受命出师南征,一战奏凱,崇仁回太原,崇礼回长安,崇义以功授宣慰使,又于乾符二年讨播州蛮夷,留镇雍水。其子朝觐袭公职,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奉命勤王征黄巢,战死,封万户侯,世袭罔替。后裔犹瑗,字伯玉,明洪武六年(1373年)征苗夷,镇守雍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巡边至鲊水坝(今万盛关坝镇兴隆场附近),见此地山水清雅,遗命儿子犹正威将来落业于此。伯玉去世后,儿子正威袭父职。明天顺八年(1464年)正威卸任,率子孙及部分家族、部属,遵遗命讨诏落业鲊水坝。乡人荣之,称该地为犹官坝,聚族于斯,拓荒开田,整治道路,建筑房舍,耕读传家,至今500多年,子孙繁衍茂盛,家族兴旺,清乾隆末年建魁星台总祠,乾隆、道光、同治年间,相继建6座支祠。
罗、霍、吴三姓:均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入川。吴姓落业綦江县思滩里,明建元元年(1399年),迁綦江红岩印盒山下瓦屋(今属綦江县三角乡)定居,后裔于清后期迁入今万盛区境(有的是1950年初迁入)。罗、霍入川始祖是姻亲,一道入川,先住重庆佛图关,不久迁往綦江县。罗姓定居綦江石角罗旺村;霍姓定居綦江蒲河。约在明朝中前期,霍姓有3个分支迁入峡口、金兰、乐井(六井,原为綦江县辖地)。今峡口村、金兰村属万盛区南桐镇管辖,六井村属万盛区万东镇管辖。綦江县石角罗旺村罗姓后裔,于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先后有4个支脉迁入今万盛区境。另一支罗姓来自贵州,落业青羊市湛家一带,据说是唐代平播罗荣将军的后裔。
刘姓:入川始祖刘燕震、刘统震兄弟。刘统震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入川,刘燕震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入川,先落业重庆佛图关,子孙有迁綦江、江津等地插照落业。明末避战祸逃入贵州遵义、思南等地。康熙六年(1667年),逃入贵州的刘燕震后裔刘朝应叔侄,欲迁入四川,派人去江津观看,当他们行至蒲河投宿,听说青山不错,便到青山考察,刘朝应觉得满意,便率侄儿芝俸、芝相、芝仲、芝伦、芝常、芝俊、芝芳,迁入桐梓县青山(今万盛区金桥镇辖地),讨照创业,枝繁叶茂,子孙迁居到金桥、南桐、关坝、万盛、丛林等地区,有的迁往全国各地。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刘姓一支由思南迁入綦江石角,后有宗支迁入青羊市等地。
万姓: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继迁湖广衡州衡阳县,后迁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年间入川,落业内江等7地。其先祖之后裔有3支先后进入今万盛区境。一支万正容公于明朝前期迁入桐梓县尖茶溪万家塝(今万盛区青年镇燕石村辖地),后因避乱逃居遵义大溪里王家坪。时局稍好,其子万之盛公迁回尖茶溪万家塝,后移居干坝子四合头(今万盛区南桐镇石桥村辖地),置产建房世居;一支一伦公避明末战祸逃入贵州桐梓县兴隆场犹湾槽(即银碗槽,今万盛区关坝镇辖地)居住,因贵州饥荒,迁綦江县青羊市张家堡(今万盛区青年镇辖地)世居,20世纪20年代到沙坝、四湾一带拓地。一支是入川8大房幺房国桂公后裔万长志、崇志、年志,于康熙初年由绥阳县迁岩门(今万盛区南桐镇辖地)。3支万姓,在区繁衍发展,人口已达3000多人。
朱姓:族谱记载,始祖朱先德、朱先佑兄弟,原籍江西广信府贵溪县,因兵乱迁吉安府泰和县,元兵南侵,朱先德率家人逃入麻城县孝感乡居住(其弟朱先佑不知去向)。后来担任元朝解粮官,因押解朝廷粮饷被劫,皇帝降罪要斩,族众恐受牵连,朱先德的儿子应远、应兴弟兄偕同亲戚张、杨、邵、李、秦、冉、侯、安8姓外逃,于元朝后期入川,落业于潼川府遂宁县朱家坝居住。数年后,畏元顺帝派人追访朱氏之族,其孙朱宏荣等携家逃入绥阳县(今属遵义市)长水田望里八甲定居,后因灾荒,朱宏荣后裔迁南川县簸箕嵌偏岩阴阳山居住。清顺治年间,后裔朱文现携妻、子、侄迁入重庆府南川县丰里七甲干溪沟,承照落业,同时迁入的,有在麻城的邻居朱万三之后;朱文松迁入重庆府南川县丰里七甲飞炉寺(今属万盛区黑山镇)落照为业;朱文香迁入南川县丰里三甲大屋基(今万盛区丛林镇永胜村田湾黄泥堡)讨照为业,繁衍发展。
赵姓:入播始祖赵瓒,唐代人,位居"户部侍郎判度"之职,原籍山西太原府阳曲县红桂村。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被同僚李怀光诬陷,贬播州(遵义)司马,由此落业于播州(《遵义府考证》载)。其三世孙开璜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平播有功,即采食于扶欢、丁山、夜郎等地。瓒公六世孙高峰,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登进士第后,出任湖南长沙太守(注:按宋制,应为潭州知府),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宋哲宗时,高峰告老返乡,捐款修崇恩寺,钦赐"青莲院"匾额,而以铜肖夫妻之像于其中。去世后墓葬溪源铜台(今石林镇大坝村境内)。在北宋末,赵氏宗支有迁入区境的,明初,高峰子参仰后裔也有一支由湖广迁入桐梓、綦江的。
李姓:据《华夏姓氏丛书·李姓》一书说:李姓由陇西向南迁徙,一支形成豫章李姓,一支形成金陵李姓。江西豫章李姓中一支,在元代迁入湖广黄州府麻城孝感乡,在元末明初的移民浪潮时,李雄公携族人,定居川东巴渝。明末因战乱,迁居贵州思安府安化县,清初复归巴渝。金陵李姓,在清代由广东经贵州、云南入川。据兴孝《李氏族谱》记载:余家世系陇西。南迁江西,复迁湖广麻城孝感乡,相传数代,后裔一支继圣、继贤兄弟二人,继圣官河南按察,卸任后入川创业长寿;继贤官云南按察,卸任后定居贵阳。继贤十五代孙登魁任云南曲靖太守,明初与弟登第、登甲,迁南川县良坚里白土坝白鹤嘴,登魁的儿子兴孝,迁綦江县永城槽李家湾。永城李姓有宗支在明、清间迁入今区境。另有李姓宗支在清初由黔地迁入今区境。
穆姓:据穆正君老人说,贵州习水一带穆姓族谱记叙:穆姓是唐乾符二年参与平播,在习水一带任宣慰使。后裔中一支大约在乾隆后期迁入今区境(据万盛区境发现的清道光四年的穆公朝惠墓碑推算)。
陈姓:江州义门后裔。陈源公迁湖广麻城孝感乡,元末时逃避战祸,其后裔陈安与两个弟弟率全家入川,居广安州岳池县,后来,家人有迁江津县的,有迁綦江县的。后裔中有3兄弟,大哥陈治国,住綦江石角镇;二弟治真迁南川县;三弟治福迁綦江飞蛾石;治国长子陈太祯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迁入今区境青山。后来南川、綦江的陈姓宗支也有迁入今区境的。
杨姓:据《南川杨氏族谱》记载,杨仕新奉旨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从山西太原府阳曲县到四川南川县任县令,其弟杨仕敬于明天顺七年(1463年)也来到南川。仕新卸任后,在南川落业,两兄弟一居城东,一居城西,为进入南川始祖。两房子孙繁衍众多,分布县内各地和川黔湘边邻县以及海外等地居住。原万盛区的丛林乡、邓家乡、腰子乡、簸箕乡、大垭乡均属南川县管辖。可能于明朝后期或清初,杨仕新、杨仕敬后裔,相继迁入今万盛区境。另据《石莲拱桥岩湾杨昌举墓志》记载:"昔明(朝)由楚过黔入蜀,落业于綦邑大田铺(今綦江隆盛磨刀岭),居不数载,迁移于南邑竹林沟(今万盛区金桥镇三台村)。说明在明朝中前期,就有杨姓由楚经黔迁入今万盛区境。
唐末平播杨氏后裔中一些宗支,可能在明万历年间平定杨应龙叛乱后,以及贵州遭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于明、清迁入今万盛区境。
另一支杨姓,据族谱载,祖籍江西吉安府青水县杨家村,唐代迁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孝祖之长子讳世雄官印端武进士,奉旨平伏贵州全省,请守,加封太子太保,镇守遵义府。杨氏8大房由广东惠州府迁入贵州居住。明末世乱,8大房各迁。一支桂林祖北迁桐梓县麒麟坝(今万盛区南桐镇辖地),康熙年间由麒麟坝迁黄泥塝(今万盛区万东镇辖地),落业繁衍。
邓姓:祖籍河南南阳,后来南迁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初,随"湖广填四川",落业于遵义府板桥。明朝中期,后裔邓魁,廪生,授任今綦江县从学正堂,卸任后落业綦江县南门桥附里立户,后讨照邓家河繁衍生息。清初有支脉迁入今万盛区境的万盛场、青山等地。清咸丰元年(1851年)捐资修建三元桥的邓九先,咸丰十一年(1861年)被太平军杀害的邓卓南(清朝廷敕封为"云骑尉"),就是这支邓姓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