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6、新加坡的工业化经验

  (发言提纲)

  李赐安

  初期的劳动力剩余

  婴儿出生潮始于一战。

  因为政治局势的变化,移民返乡已不可能。

  新加坡曾通过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海峡殖民地(1824―1945年)与(马来)半岛连接在一起。

  新加坡1946―1963年期间是英属独立的殖民地。

  尽管新加坡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但本岛人却很难轻易移回马来西亚。

  选择跨国公司来创造就业

  西欧、日本和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腾飞。

  1965年,新加坡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新加坡以前的腹地属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1966年,新加坡选择世界作为其腹地。

  利用新加坡的全球交通、通信以及金融自由化的优势,跨国公司选择新加坡作为其海外生产基地。

  工业化与全球的联系

  随着新加坡港口70年代末的集装箱化,船运开始面向全球。

  新加坡,而非英国,与许多其他新诞生的国家协商签署了新的空中交通协定。

  1970年喷气式客机的引进后,长途空中货运发展迅速。

  利用本国剩余劳动力,新加坡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工业,厂房多设在公共主屋附近。

  通信业也取得飞速发展。

  通过资本形成创造的生产力

  1973年新加坡实现全面就业。

  新加坡转向利用资本,而非单纯地依赖劳动力来发展工业。

  利用英国武装部队撤离空置下的设施,如海军基地,组建政府企业。

  政府开支结余,以及政府与有组织的劳动者和工会联合会的协作,促进了新加坡的资本累积。

  1979年发起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剩余

  通过强制个人储蓄建立了很高的国内储蓄。

  跨国公司、与政府相关联的企业和私人有限公司赚取了高利润。

  从20世纪90年代起,政府企业和私人公司开展了海外投资,输出新加坡的质量标准和过程,这是促进新加坡发展的外部一翼。

  从1990年开始的外国劳力输入弥补了新加坡国内的劳力短缺。

  向高科技转移

  但新加坡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地依靠劳动力剩余和资本剩余。

  其他经济竞争体如印度、中国、越南等更大,也在吸引外国投资。

  新加坡必须发展本国的私人企业,使它们能发展成为跨国公司。

  新加坡国内市场小,但却是高储蓄者(工资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

  新加坡需要在技术上领先一步。

  面积小但却是需求导向性

  新加坡需为本国的工业化找到适当的位置。

  新加坡的劳动力受过良好教育:40%的人受过高等教育。

  在新加坡的绝大多数外国劳工属低技能,但也有少数高技能型人才。

  教育本身可以作为一个产业,许多外国学生欣赏新加坡对学生数理能力的培养。

  水技术是另一产业。

  变化中的工业化

  制造业努力追赶新产品和新工艺,如半导体制造。

  这些产业受制于产业周期。

  新加坡也在尝试一些诸如生物医药和纳米技术等新领域。

  新加坡的工业处于世界高水平,但未来也充满不确定性。

  新加坡需要再造其工业化。

  战略的但却是令人振奋的

  新加坡太小,因而难以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

  服务、交通和通信需整合到新加坡的工业中。

  新加坡只是世界70个岛国之一。

  新加坡可以引领其他小国,但除大国外,新加坡也要学习其他小国。

  新加坡的新工业应该导向邻国的矿产和森林。

  (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资深研究员)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