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七岁项橐难倒孔子

  说起项橐(tuó)来,知道的人可能不太多,似乎也算不上名人,可是提起他的学生,就无人不知——七岁的项橐曾当过孔子的老师,并且,项橐提的问题难倒了孔子,而孔子却难不倒他。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孔子坐着车,带领着子由、冉有、公西华、颜回等人出外郊游。他们看见一群孩子在路上玩耍。走近一看,孩子们在路上蹦蹦跳跳,玩得正高兴,只有一个孩子在路的正中央用瓦片、砖头砌城墙。孔子觉得奇怪,走下车来问道:“为什么他们又蹦又跳,只有你在这儿安安静静地坐着?”

  砌城墙的孩子看了一眼面露慈祥、银发飘飘的孔子,说:“又蹦又跳,一点好处都没有。”

  “何以见得?”

  “那种玩法,一不小心,衣服就会剐破,鞋子也容易踢坏,无意中会给父母增加负担,算不得孝敬父母;况且,这样也会因为一时的疏忽,引起兄弟们的口角,能算是好玩法吗?既然不是好玩法,我又怎么能去做呢?”说完,把头一低,接着堆他的城墙。

  孔子暗想:此儿出言不凡!我再试他一试。于是又问道:“小孩儿,你没看见车子过来了吗?为什么不躲开?”言语中有责备之意。

  “哼,从古到今,我只听说车子见了城墙绕道去走,哪有城墙躲避马车的呢?偌大年纪,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孔子本来要走,可一听这话,干脆坐下来和小孩聊起天来。孔子说:“你很聪明,不如跟我们一起到远处游学。”

  “很抱歉!我不能奉陪。”

  “为什么呢?”

  “父母在,不远游,家有父母,要供养他们;我有兄长,应听他们的教诲;还有一个弟弟,也有教养弟弟的责任。更何况,在我身边就有许多名师,我还没学完他们教授的知识,怎能到远处去游学呢?还请老先生见谅!”

  越是看到这样的人才,越不想错过交谈的机会。孔子想出了一个主意。

  “我的车里有一副象棋,我和你下一盘,打一个赌怎样?”

  “不赌,不赌!”项橐的头拨浪鼓似的摇个没完,“赌博有很多坏处:天子好赌,就不理朝政,国家便会衰败;大臣好赌,就会妨碍政令畅通,皇上也就听不到正确的建议;读书人好赌,最重要的一点是荒废了学业;农夫好赌,只能贻误农时,也会把家产输光;当奴隶的要是好赌,耽误了主人的事,一定会被责罚的。所以,我不好赌,也不会赌,更不愿和你赌!”

  孔子连忙解释说:“我的意思是想让你与我一起去平息天下的纷乱,铲除世间不平之事。”

  “天下不应该被铲平。纵观天下,有高山,有江湖;有高官,有奴隶……若把高山铲平了,鸟兽们住在什么地方?填平了湖泊,鱼鳖虾蟹又在哪里容身?把当官的都除掉,便失去法度变得混乱不堪;解放了奴隶,那些贪吃、贪玩的王公大臣又怎么活啊!由此看来,铲平了天下,先生,你的仁慈也就无法施行了。”

  “既然你熟知天下之事,我问你: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水里没有鱼?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

  “萤火没有烟;井水没有鱼;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什么叫不足?什么叫有余?什么样的城里没有集市?什么人有名没有字?”

  “德贤才高才能称君子;愚蠢无知的是小人;寒冷冬天,有的人家衣食不足;五谷丰收的季节,家家有余;皇城里没有集市;我项橐有名没有字。”

  “既然你晓天文,通人伦,那么,何为左?何为右?何为表?何为里?何为父?何为母?何为阴?何为阳?风从何来?雨从何至?云从何出?雾从何起?天地相距几万里?”

  “遵循自然之理,是天地的纲纪;周而复始阴阳交替是自然界的伦理。天大为父,地广为母;太阳是阳,月亮为阴;东为左,西为右;外为表,内为里;风从树上显出来,雨从天空落下来;云从山里飘出来,雾从地上升起来;天地相距千万里。”

  孔子十分高兴,正要盛赞项橐的才能,项橐歪头说话了:

  “先生,我出几道题问问您,行吗?”

  “请问先生,鹅、鸭为什么能浮水?大雁为什么能叫声高?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孔子胸有成竹地回答:“鹅、鸭能浮水是因为它的脚是扁的;大雁能叫声高是因为它的脖子长;松柏在冬夏常青,是因为它的心是坚实的。”

  项橐眨眨眼,问道:“不对吧!鱼和鳖能游泳,可是它们没有扁的双脚呀!蛤蟆叫的声音也不小,它的脖子并不长啊!竹子冬天也是青绿的,可并不是实心的呀!”孔子摇摇头说不出话来。

  项橐又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刚才你问地上的东西,现在怎么又跑到天上去了?”

  “那好吧,接着问地。请问地上有多少间房子?”

  孔子答不上来了,改口道:“说说眼前的事吧?”

  “那也好。要问眼前的事,那么你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实在答不上来,回头对着徒弟们说:“后生可畏!今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项橐虽然只是一个小孩子,可是懂得很多啊!”

  从此,项橐的名字不胫而走。后人有诗称赞项橐:

  休欺年少聪明子,

  广有英才智过人。

  谈论世间无限事,

  分明古圣现其身。

  沉思录

  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是项橐面对长辈和权威的质疑责难时,不卑不亢地据理力争;更需要学习的是项橐对周围环境所具有的细致而敏锐的观察力。生活是最好的课堂,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只有勤于观察,善于发现,才会有所成就。

  生活一点通

  一只小小的灯泡,能发出耀眼的亮光,真让我们惊叹不已。电灯泡里有一些很细的金属丝,电流通过电线进入到这些金属丝中,金属丝就会产生很高的热量,热到一定程度,便会发亮。为了不使金属丝烧坏,灯泡内的空气也被抽掉,变成了真空。这种电灯泡是因为热而发光的。日光灯管的发光原理与电灯泡不同。它是在灯管里面装入一些特殊的气体,然后给灯管的内壁涂上荧光粉,通电之后由于放电而产生光。消耗同样的电能,日光灯却比电灯泡亮得多。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