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他是电学史上第一个正确阐述电的性质的人。他发明了避雷针,在光学、化学、热学、植物学等方面也有所贡献。

  富兰克林出生于波士顿,兄妹共10人,全靠父亲开一个小杂货店挣钱过活。他从小就迷上了读书。从他学会阅读后没过多久,家中的藏书就被他读完了。8岁时,富兰克林进学校读书,不到一年他就从一年级跳到三年级。由于家中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不满11岁时,父亲就让他离开了学校,在自家的店铺里当一名小工人。富兰克林虽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但他喜欢读书的习惯并没有改变。每天晚上,干了一天活的富兰克林便点起蜡烛看书。父亲给他的一点零花钱,他全部积攒起来,买了心爱的书籍。

  看到儿子如此热爱读书,父亲便把他送到一家印刷所当印刷工,以便使他有机会多接触一些书籍。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富兰克林就躲进阁楼,兴趣盎然地翻阅刚装订好的新书。为了读完一本好书,他常常彻夜不眠,因为第二天一早,就得把书归还给店里。

  印刷所附近有个书店。一个偶然的机会,富兰克林认识了书店里的一个店员,他想通过这位店员借书读。

  “店员叔叔,您能借给我几本书吗?”富兰克林央求道。听说借书,店员两手一摊,急忙解释说:“书是老板的,老板不让借给人。”富兰克林从头顶冷到脚跟。失望中,又央求说:“叔叔,您晚上借给我,我第二天一早就还给您,老板肯定不会知道,您就借给我吧!”店员见富兰克林如此恳切,很受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富兰克林还经常到朋友们的家里去借书读。在几年中,他博览群书,攻文学、练写诗、习算术、研究航海术、钻研各种感兴趣的科学问题,成长为一个知识丰富的少年。

  一天,富兰克林突然想到给报社投稿。当时,他的哥哥詹姆斯正在办一份《新英格兰报》。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哥哥。谁知他哥哥听后却阴阳怪气地说:“你一个小孩子家写什么文章呀,还是老老实实地排你的铅字吧!”

  富兰克林偏不服气,他决心写出一篇好稿子让詹姆斯看看。

  不久,詹姆斯收到一篇从门缝里塞进来的稿子。文章语言优美、结构缜密。真是文笔超群,才气横溢呀!编辑们一个个赞不绝口,有人说,这篇稿子虽然没有署名,但它一定出于某位名人之手。还有人说,也可能是某位名人检验报社的水平吧,否则,他为什么要塞进门缝呢……

  听着这些七嘴八舌的议论,富兰克林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文章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富兰克林。

  沉思录

  富兰克林从小就迷上了读书,即使在困苦的家庭环境中,也四处寻找书源,以供自己阅读。只要我们好读书、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的生活阅历那我们一定会在多种领域获得不凡的成就。

  万事由来

  太学是我国历史上高等学府的称谓。虽在商、周时代已有了太学的雏形,但这种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业的最高学府却始于汉武帝时期。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接受大儒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正式设立太学。太学要求学生具有道德,精通《易》《尚书》《孝经》《论语》等经书,质朴、谦逊、节俭、不求闻达,同时还应身体健康,不与“坏人”来往。在教学形式上,授课与自修结合,以自修为主,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事研究工作。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