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对世界充满疑问的达尔文

  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在生物学上完成了一次革命。

  达尔文小的时候,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

  达尔文问:“妈妈,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

  “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

  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

  “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

  “是上帝!”

  “那上帝是谁生的呢?”

  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着你们去解开呢!”

  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他仍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鸟类的习性。对达尔文来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问号,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常常边观察边沉思,甚至忘记了危险。有一次,达尔文在一个古代城堡上散步,像往常一样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迈动着缓慢的脚步,突然一脚踩空,从城垛上跌了下来。这时候,达尔文的神志非常清醒,头脑还在思考。他回忆说:“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跌下来的一刹那间,在我头脑中闪过念头的数目却是惊人的多。这一切,好像和生理学家们所提出的每个念头需要可观时间的说法,是不相符的。”这场虚惊竟成了他一次难得的实验了。

  有一次,他在一棵大树的树皮上发现两只罕见的甲虫,连忙用两只手各抓了一只。正在这时,从旁边的树皮里又钻出了一只更奇异的甲虫。他急中生智,连忙把右手里的一只甲虫放进嘴里,想腾出手来抓住那只甲虫。结果他突然大叫一声,他没有料到,在嘴巴里乱蹦乱跳的甲虫分泌出一种又辣又苦的毒汁,把他的舌头刺得钻心似的疼痛。尽管如此,他却仍紧抿着嘴唇。

  沉思录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达尔文对这个像大问号的世界充满了疑问。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追根究底,问个没完没了,但别人的回答,还是无法满足他那无底洞一样的好奇心。于是他便自己从大自然中寻找答案,由此,他发现了“进化论”,并写出了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物种起源》。

  万事由来

  在我国,3000年前的周公旦“制礼作乐”,以此来治理国家。礼乐结合,成为人人必须遵循的法规、制度、仪式。而这种法规、制度、仪式又是通过美感的形式,把本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约束,变成人们的一种内在要求,因而又是一种美育。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把教育从社会政治生活中分化出来,创立了古代的教育体系,以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这六个科目的内容实际上是古代的一种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孔子的观点,奠定了我国古代美育的思想基础,影响长达2000多年。直到近代,美育才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体系。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