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节 欧阳中石学字

  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从六岁开始学习书法,十四五岁时,已能撰碑属文了。他知道艺无止境,决定访求名师。经人四处打听,访得隐蛰济南西门里路北古庙中的武岩和尚,是一位书艺高手,于是携习作造访。武岩和尚看了欧阳中石的习作后,摇摇头说:“你还不会写字!”

  老和尚的话不免苛责,但欧阳中石还是接受了:是啊,假如我很会了,就不上这儿来了!

  “你要拜我为师,可以。”老和尚说,“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到我这儿学字,笔墨我供应,纸要你自己出。要用好纸,用宣纸。”

  “是”。欧阳中石想:宣纸一毛二分钱一张,这点钱我们家咬咬牙还过得去。

  老和尚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说:“一毛二的宣纸不行,要用好的。我这儿有好宣纸,五块钱一张,你每次带钱来就行了。”

  五块钱一张宣纸!欧阳中石大吃一惊:当时一袋白面才两块钱,五块钱差不多就是一个普通职员的月薪了!欧阳中石家并不富裕,这一笔“学费”如何承担得起?

  欧阳中石心里十分矛盾:要是就此拉倒,这老和尚道行不低,失去机会可惜;要是去学,一次要花这么多钱,代价也太大了!想到老和尚那副冷漠倨傲的神气,他心里把老和尚骂了无数遍:你有点本事就这样,我一定要超过你!

  回到家,他把老和尚的话原原本本给母亲复述了一遍,母亲合计了一晚上,最后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让儿子去两次——老和尚轻易不收徒,这回答应了,机会难得;五块钱就五块钱吧,全家节约一点,去两趟摸个窍门儿,过后就不去了。

  星期天,欧阳中石攥着五块钱,兴冲冲地跨进了古寺。他心里已算计好:你一次要我五块钱,我就睁大眼睛看你写,一次“吃掉”你一半儿,两次把你全部“吃掉”!

  老和尚收了钱,从案桌上抽出一张纸,说:“看着,今天就写这一个字,你瞧仔细了,我可不写第二遍。”说罢,蘸墨掭笔,缓缓写了一个“永”后,放下笔,又抽出一张纸,往欧阳中石面前一送:“那边写去吧!”

  欧阳中石接纸一看,心里大叫上当:这不就是一毛二一张的宣纸吗?文具店里卖一张还四尺长,这一张才六分之一,心中虽愤愤,嘴上可不敢吭声,只得老老实实地到旁边一张桌子上写去了。

  五块钱就这么一张!欧阳中石握着笔,手直哆嗦——这一笔下去,五块钱就没了!先看清老师怎么写,把它琢磨透了,再下笔。于是他盯着老师写的那个字,全神贯注地看,从第一笔到最后一笔。横过来竖过去,反复研究。比画了半天,一笔没写,老和尚发话了:“今天到时间了,每次授课一小时,你要抓紧。叫你写,你不写,告诉你,回家可不准写字,听清楚了吗?”

  欧阳中石一路上回想着老师写的字样,跨进家门,援笔一试的热情已难以抑制了。一下笔,他也呆住了:自己的字怎么这半天工夫就变了样儿?怎么一下子就跟老师写的差不多了呢?惊诧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欣喜,老师的笔法还是让我摸着了,我已经把他“吃”了一半儿!在兴奋中,他把老师那个字样回忆了一遍又一遍,一点一划,反复对照:我写的这个“永”,跟老师写的那个比,哪一点对了,哪一点还没学会……这样一遍一遍重复观照,竟把记忆给消磨了,最后脑子里一片空茫,老师写的那个字是怎样一个形象,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第二次去,欧阳中石胸有成竹了。老和尚收了钱,照例抽出一张纸,举笔待写。欧阳中石说:“老师,您别写了,我还要上次那个。”老和尚拿出那个“永”字,又给了他一张纸:“这次可别再像上次那样了!”

  欧阳中石仔细看了老师的字样,尤其是记忆中迷惘的地方,等到都了然于胸了,就大胆挥笔——这一回好,一口气写下来,形神就有几分像了。欧阳中石非常高兴,正想拿给老师看,一双大手从后面把他按住了——原来老和尚一直悄悄在后面看,他那呆板的脸终于漾起了一丝笑意。

  一次五块钱,对欧阳中石的家庭来说,确实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欧阳中石原来打算两次解决问题,但去了两次之后,他发觉自己错了:老和尚外拙而内秀,肚子里的东西可真不少,每一次去,他都可以学到新东西:这一次颜体,下一次欧体;学了龙门造像,还有北魏摩崖……每次都有新玩意儿,叫欧阳中石目不暇接,眼界大开,倒是欲罢不能了。母亲也不提“去两次找借口不去”的旧话儿了,每到该去的时间,就给他钱。在这五块钱的沉重压力下,欧阳中石学习格外用心,每次到了老师那儿,眼耳心手,一齐足力调动,去观察、感受、吸收、摄取,因此每一次去,无不饱飨而归。大约经过半年,老和尚教会了欧阳中石篆、隶、楷、行、方、圆、正、侧各种笔法,让他俯览了中国书法的各种风格流派及其笔法奥义,然后对他说:“你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扎实的基本功,可以向某一个方向深入发展了。”说完,老和尚就悄然离去,云游他方——此后欧阳中石再也没见到他。

  老和尚走后,欧阳中石才从母亲口中得知:老和尚其实一个钱也没要,第一次交的五块钱,第二天就送回来了;每次交钱,实际上都是老师和母亲串通好,做戏给他看;那五块钱,半年里只是在三个人手中循环。

  为什么老和尚非要他交钱不可呢?50年后,欧阳中石谈起往事,感触很深地说:“我的这位老师,不但书法好,而且懂得教学法。轻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不珍惜,对学习机会也一样。武岩和尚之所以要我交五块钱,就是借此给我施加压力,激发我的学习热情。这使我学习任何东西都很快,可以说使我一生受益无穷,我现在仍在吃那时垫下的老本。所以我觉得武岩老师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我一辈子都感激他。”

  沉思录

  一句古罗马谚语说:“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轻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不珍惜,在学习的问题上也是一样。懂得珍惜学习机会的人,才容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笑话碰碰车

  一天,一位老先生沿街缓慢地行走,看见一个小男孩正要拉一个门铃,但门铃太高,他够不到。老先生心地善良,他停下步子对孩子说:“我来给你打铃吧。”然后他使劲儿打铃,整个房子里的人都听到了铃声。

  孩子连忙对老先生说:“现在咱们走吧,快!”

  老先生: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