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三节 悬梁刺股苦求学

  勤奋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头悬梁,锥刺股”就是这一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

  提起“悬梁刺股”的故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苏秦。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苏秦在小的时候,就十分喜欢学习,他曾在很有名望的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家的言论。当时,苏秦的家境不好,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更没有钱买书读了。为了读书,他时常把自己的长发剪下来卖掉,或者给别人打短工、卖力气,以换取微薄的收入来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业。由于苏秦勤奋好学,在开始的一段时期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然而,就在苏秦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骄傲自大起来,老师的话渐渐听不进去了,自以为已经学到了纵横术的所有知识,能够“运筹帷幄”了。于是,他收拾好行李,告别了老师和朋友,一个人外出游说他的“合纵连横”理论去了。

  苏秦先是主张“合纵”的,于是他去求见周天王,劝弱小的国家联合起来,阻止强国的兼并。由于没人给他引见,被冷落了一年多。一气之下,他又到了秦国,向秦惠王宣传“连横”的意见,劝他用此办法来兼并各诸侯国,以统一天下。他先后写了10来封意见书给秦惠王,但都没有引起秦惠王的重视,秦惠王只是草草地看一下,就随便放到一边,不予理睬了。

  苏秦在秦国住了一年多的时间,所带银两已用得一干二净,衣服既破又旧换不了季。他已无法再住下去了,看到秦惠王一点也没有重用他的意思,就只好缠了裹腿,穿了草鞋,背上书包,离开秦国,返回家里。

  由于路途比较远,缺吃少喝,加之心情不好,奔波了好多天才回到家中。这时他已瘦得不成样子,皮肤被晒得黑糊糊的。回到家里怪难为情的,都不愿抬头见家人。妻子看见他这副样子,叹了一口气,低下头去织布了;嫂子看见他这副样子,也不想马上给他去做饭;父母见他这副样子,也不想与他说话。苏秦的心里难受极了。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唉,妻子不认我这个丈夫,嫂子不认我这个小叔子,父母也不认我这个儿子,这全是由于自己不争气造成的啊!”

  于是,他又重新开始埋头读书。当天夜里,他把自己几十箱藏书找了出来,从此不分昼夜,刻苦攻读。有时候读着读着就在案头上睡着了。每次醒来,看到时间过去了很多,都十分懊悔,痛骂自己无用。可是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来制止自己打瞌睡。

  有一次,他读着读着又开始打瞌睡了,身子一下扑在了案桌上,放在案上的一把锥子刺痛了他的手臂,使他一下子清醒过来。他看着锥子,眨了眨眼,忽然想出了一个制止自己打瞌睡的好办法: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此后,每当困意袭来的时候,他就拿起锥子,朝自己的大腿狠扎几下。由于扎得狠,往往是鲜血淋漓。他的家人看了,于心不忍,就规劝他说:“你不必这样折磨自己了,只要你痛改前非,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就这样,苏秦勤学苦读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觉得比以前学得深了,能够说服当代的君主了。

  经过这一番准备,苏秦于公元前334年开始游说六国,终于得到了六国君王的重用,并担任了六国的宰相,提出了有名的六国合纵共同抵抗秦国的政策。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中,就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16章。

  在我国历史上,像苏秦这样刻苦求学的人很多。晋朝的孙敬就是其中的一位。孙敬酷爱学习,每日攻读到深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于他把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上,所以很少外出。当他偶尔到集市上去的时候,有的人就在他的背后指指点点地说:“看哪,这就是‘闭户先生’呀!”为了避免在深夜学习时产生疲倦,他想了一个办法:把头发结在绳子的一头,将另一头挂在屋梁上,每当打瞌睡时,就会因为扯痛头发而惊醒过来。苏秦和孙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不需别人督促,就知道努力勤学,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沉思录

  认识到自己的学问严重不足后,苏秦利用锥刺股的方法督促自己用功读书。经过了这样严格的学习后,学问大有进展,为后来的游说六国合纵打下了深深的基础。学会自觉,对每个学生来说也算是进了一大步了。

  万事由来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文”,教的是文言文。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兴起,小学“国文”改称“国语”,侧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话文。

  1949年6月,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国范围使用的教材,确定中小学都应以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点文言文,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学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并采纳叶圣陶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和“国语”两个名称,一律称为“语文”。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