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六节 孔融、孔褒兄弟争死

  孔融,字文举,是东汉末年的学者,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孔融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友爱和谦让。他4岁时,有一次家里人在一起吃梨。母亲将洗好的梨放在盘子里,让年纪最小的孔融先拿。孔融看到盘子里的梨有大有小,他就从中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母亲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年龄最小,应该吃最小的梨。”

  东汉末年,宦官把持着朝政,政治十分腐败。孔融15岁的时候,有个叫张俭的官员,揭发了当权的宦官侯览和他的家人所犯的罪恶,却反遭陷害,官府要抓捕他治罪。

  张俭是孔融的哥哥孔褒的好友,急迫之中,他逃到孔家,请求掩护。不巧孔褒外出不在家,孔融就出来接待了他。张俭见孔融还是个孩子。就没有说明来意。孔融看出了张俭神情紧张、欲言又止的样子,一定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就对张俭说:“我哥虽然不在家,但你是他的好友,难道我就不能做主收留你吗?”听了孔融的话,张俭心里踏实下来,他在孔融家里躲藏了好几天,找了个机会,终于安全地逃走了。

  不料有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去向官府告发了。官府抓不到张俭十分生气,就把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抓了起来。

  审官对孔融和孔褒说:“你们兄弟到底是谁放走了张俭?你们知道不知道,张俭是朝廷的要犯,放走了他就是犯了杀头之罪!”

  听了审官的话,孔融知道哥哥和张俭是好朋友,朝廷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只有自己主动承担罪责,才会保全哥哥的性命。于是,他对审官说:“留藏张俭的是我,你要治罪的话,就请治我的罪吧!”

  听了弟弟把罪责承担在自己身上,孔褒忙说:“张俭是来投奔我的,这不关我弟弟的事!要杀就杀我吧!”

  孔融、孔褒兄弟在堂上争了起来,都说是自己放走了张俭。

  审官见兄弟俩争罪,怎么也拿不定主意。最后,只好如实上报。后来,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杀死了他。

  孔融虽然没能救了哥哥,但是他友爱兄长,凛然争死的事迹却流传了下来。

  沉思录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生命也需要活得有意义才不枉为人一世。孔融、孔褒兄弟手足情深,在生命关头互相争着自己赴死就义,也要保护对方,真是感人至深,可歌可泣。

  万事由来

  1884年8月6日晚7时,《申报》(英国资本家美查创办)出版了中文报纸第一张号外。1884年8月5日,中法战争爆发。当时上海风传法国舰队正在福州港外集结,准备向中国南洋海军开火,人们盼望得到确切消息。8月6日下午6时半,《申报》接到特派记者从福州发来的快电,内容为“驻扎法舰尚无动静”。由于当天报已售完,只好于晚7时将此电文用传单形式发出,列在报纸的正常编号之外。“号外”因而得名。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