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基辛格老来学经济

  政治与经济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一个当代政治家,即使不能同时成为经济专家,起码对经济也要很内行。否则,就难成大业。

  众所周知,基辛格,这位美国前国务卿,1971年成了第一个同毛泽东打交道的美国政治家。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国务卿,对“金元大棒”这道拿手家常菜自是十分熟悉,理应也是把经济与政治巧妙结合的行家里手。但是,基辛格后来承认:“在我的早年,我总是放肆地反对经济学。”

  现在,基辛格似乎不可能再次充任国务卿,1982年,他成立了“基辛格联合咨询公司”,这是一个由外国政策专家组成的咨询团体,这个团体为其委托人提供对世界任何一个他们可能想做生意的地区的重大战略看法。基辛格对一个企业或某个个人所做的指点收费在十万到十五万美元的范围内。“我们给委托人做些指点,告诉他们在外国办事时会遇到的情况。”委托人必须自己在纯粹的经济问题上作出决定,因为“我们在经济上作出结论的能力极其有限,只足以凭此作出政治判断。但是我们不兜售经济上的意见”。

  从传统上说,企业对政治不甚敏感,它们考虑的只是投资的利润,劳动力来源等问题。现在,政治环境对企业能否成功也有了同样重要的意义。基辛格是扬长避短,供他所熟悉的政治咨询去指导经营决策,而非以不熟悉的经济来指导政治。

  走上了经营之道的基辛格,要想为委托人的经营决策提供足价的政治上的参考意见,必须对委托人的经济问题也有透彻的理解,并在其与政治因素两者中,找到融合点。“后来,空余时间我有机会总是研究些经济,从这点讲,我开阔了自己的知识面……严格来说,我离开政府后学得最多的肯定是经济学”。

  基辛格本人承认,老来学经济,使他对经济事务、第三世界以及经济和对外政策关系等方面的兴趣正在扩大。他越来越多地撰写有关世界经济的文章。

  如果再次从电视上发现基辛格又出现于某个国家的踪迹,看到他与政治要人觥筹交错时,一定还应想到,基辛格的经济学学习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沉思录

  欧洲有句谚语:“学习永远不嫌晚。”这和东方的“活到老,学到老”如出一辙。只要坚持学习,你总会有收获。

  生活一点通

  我们对着电话机的发话器说话时,说话的声音使发话器里面薄薄的铁片振动,电磁铁把这个振动变成电波,电波再通过电话线传到电话局的交换台,在那里被放大,然后又沿着电话线,来到另一台电话机的受话器里。受话器和发话器一样,里面也有一块电磁铁和薄铁片,不同的是,电波传到这里时,又变成了我们听到的声音。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