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学习永远不嫌晚

  杰克·伦敦青年时期作过苦工,一度当过流浪汉。有一次他被警察逮捕,法官判他在监狱里做了30天苦工。这次难熬的牢狱生活,才促使他思考未来:自己已是19岁的人了,难道一辈子就这样苟活下去?

  有一天,杰克·伦敦就这样沉思着,无意中走进一家图书馆,随手拿起一本《鲁滨孙漂流记》翻阅起来。不料一下子就被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吸引住了,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虽然他已饥肠辘辘,也顾不得出去吃饭。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跑到图书馆,看完了《鲁滨孙漂流记》,接着又看别的书。看着,看着,他觉得眼前出现了一片新的天地——一个奇妙的知识世界。

  他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贪婪地吸收知识的营养。

  从此读书的劲头一发而不可收。有时一读就是十几个小时,也不肯休息。因为他现在已经明白他比别人多浪费了许多时间,他一定要赶上来。

  为了更好的学习条件,他进入了加州奥克兰德中学,他在这里勤工俭学。除了上课外,还要看仓库、打地毯、擦地板、冲洗厕所。他用功的劲头无人可比,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因而进步飞快。他嫌中学3年学制太长,读了一年就离开学校,刻苦自修了3个月后,就通过了毕业考试。

  后来,杰克·伦敦又加入了去阿拉斯加淘金的人流。结果他不但没淘到黄金,反而得了败血症,落得个满面生疮,牙齿松动,下肢几乎瘫痪。这段经历使杰克·伦敦虽然在经济和身体上亏了本,但他终究不虚此行,写下了大量的观察笔记,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

  沉思录

  依靠勤奋和努力得来的知识将成为一个人永久的财富。越是有成就的人,越是注意坚持终身学习。

  万事由来

  新华社最早创建于1931年11月7日,地点在中央苏区所在地——江西瑞金。当时的名称叫做“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春,“红中社”在延安正式改名为“新华社”。新华社于1939年逐步建立起独立的组织机构。而各个分社(除解放军分社)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同所在地区的地方党报合在一起,即“报”、“社”一家,统一领导,新华社分社同时又是报社的采访部。后来,各省市分社才陆续从省、市报社独立出来。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