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当初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加入阿加德米优秀人物的圈子的。跟随柏拉图,他学习了数学、修辞学、辩证法等诸多学科,他早期的著作中无处不是流露着对柏拉图的崇拜之情,为了给柏拉图及其学院争得荣誉,他批驳过柏拉图的学术敌人——苏格拉底及其教学方针,并且大显风采;为了贯彻柏拉图的教学计划,他孜孜不倦、努力学习,在年轻的他看来,老师即是真理,爱柏拉图即是爱真理。
但是,思想逐渐成熟的亚里士多德最终认识到:热爱一个人并不意味着对他盲目崇拜。随着亚里士多德阅历的加深,他逐渐认识到:反对和赞同一样,都是表达爱师之情的方式。
亚里士多德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柏拉图主义者。柏拉图的某些观点在亚里士多德保存下来的论著中遭到了严厉的批评,这种批评在柏拉图在世时就已经提出来了。
在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形而上学》中,对柏拉图的批评几乎贯穿始终。开始时,亚里士多德以“我们的”口气进行批判,他还是把自己当做是柏拉图的同盟;后来,他以“他们的”口气开始反驳,显然,他已完全站到了柏拉图学术敌人的立场上了。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主要是针对他的理念而言的。比如,在听了柏拉图关于善的讲演之后,亚里士多德作了这样的评论:假如人们想在这里听到日常生活中的善,他们将大惑不解。
亚里士多德批判柏拉图将抽象理念与具体事物相分离的观点。柏拉图坚持一类事物就有一个理念,举例说明那就是个别具体的房屋之外,还存在一个“房屋理念”。亚里士多德对此反驳说,世界上只存在多种多样具体的房屋,根本不存在什么“一般房屋”,即房屋理念。如果真如柏拉图所坚持的那样,那么否定的东西、能生灭的事物及事物间的关系等也有理念吗?而且如果在许多个别事物之外还有一个理念,依此可能推出无穷的理念,这自然是荒谬的。
对于能言善辩、学识过人的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反对观点,柏拉图也只能求同存异,他“经常称亚里士多德为小驹。他用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呢?众所周知,小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柏拉图的著作《巴曼尼德斯》和《智者》中,那个令人头疼的少年苏格拉底,可能就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在这位青年人身上,不难看到自己老师的影子。
不管怎样,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并非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人,他们的思想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差异。有了差异就会有争论;有了争论才能推动自身的发展,这对于这两位才学都很渊博的人来说,会显得更突出了些。
亚里士多德对老师的批判,表明了他善于提出问题,对一切都感兴趣的天性。也正是在这种求知本能的驱动下,他才得以建立起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体系来。
沉思录
善于向别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盲目崇拜别人,不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和判断,很难取得杰出的成绩。
学习金手指
整体布局法。我们写文章,题目出来以后,首先要进行整体构思,即所谓“谋篇”。列出提纲,锤炼主题,整理材料,筹划段落,然后形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式,再正式动笔“开篇”。整体布局法的复习也是这样。从内容上讲,先复习什么,后复习什么,每科内容所占比重多少,排列好复习的顺序,整体布局。这样全盘考虑复习时间、内容的比重,既能突出重点又能照顾全面,有利于保证复习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