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很早就表现出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中,他不愿模仿别人的生活方式循规蹈矩、人云亦云。在音乐创作上,他更是追求标新立异,超凡脱俗。
1872年10月,10岁的德彪西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同时在A。F。马蒙泰尔的钢琴班和A。拉维尼克的理论班学习,后又随艾米·杜朗学习和声,随艾尼斯特·圭罗学习作曲。到1874年,德彪西已经能演奏肖邦《F小调钢琴协奏曲》并能像真正的艺术家那样对乐曲有了自己的诠释,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将他那天赋的叛逆素质表现在人们面前。在巴黎音乐学院,德彪西有幸聆听塞扎尔·弗朗克这位享誉当时乐坛的比利时作曲家的作曲课,但却与老师闹得不欢而散,中途退出,大有搅扰课堂、不敬师长之嫌。
原因是,老师弗朗克看过德彪西的作曲作业之后大为不满,对着德彪西大声喊道:“转调!要转调!”而德彪西此时也被激怒,用同样的声响回答:“我对这种调性安排完全满意,为什么非转调不可?”班上同学被他的举动吓得目瞪口呆,不知这是否就是那位平时沉默、冷淡的德彪西,而德彪西本人则怨气难消,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将弗朗克戏称为“转调机器”。
在其他老师的课上,德彪西也依然是固执己见。在艾尼斯特·圭罗老师的作曲课上,德彪西坐在钢琴面前悠然地弹出了一串奇妙的七和弦,并拒绝接受老师要他将此和弦解决的指令,为此,老师质问他这样胡闹的依据是什么?他的回答倒也坦率:“我高兴。”
沉思录
正是这种敢于坚持自己主张的精神,使得德彪西在音乐学院渡过了数次难关,并获得了多方面的赏识,在赢得了几次奖赏之后,德彪西于1884年获得了当时音乐界的最高荣誉——罗马大奖。真正的勇气就是秉持自己的信念或主张,不管别人怎么说。
万事由来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所办。1816年,他在苏格兰办了一个实验自己社会改革理想的大纺织厂,他为工厂1岁~6岁的孩子开办了“性格形成新学园”,包括了现代的托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但是在幼儿园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要算比欧文小11岁的德国人福禄培尔。1837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幼儿园。当时并没有“幼儿园”这个名称。福禄培尔绞尽脑汁后,才为幼儿护理组织第一次起了“幼儿园”这个名字。从此,“幼儿园”的概念便作为儿童教育机构的专有名词在德国传播开来。在他的努力下,幼儿园网在德国迅速发展起来。福禄培尔逝世后,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他自己的一句话:“来吧,为我们的儿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