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国家商标
风车是荷兰的名片。
最早对风车的印象,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在小说中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精彩描述。后来才知晓,荷兰被称为“风车王国”,而风车则被誉为“荷兰的国家商标”。
7月15日下午,我们抵达阿姆斯特丹郊外的扎达姆风车村。
进村无须买门票,但要交存车费。把门的村民见到我们便像老朋友似的用汉语招呼:“您好!欢迎!照相?”嘴里说着,手里的家伙已不客气地对着我们“喀嚓”起来。
托尼说,出门时相片已贴在大门旁边的墙上,不满意就不必理睬,满意的交5欧元拿走了事。
走进风车村,只见十几架风车在田野里、运河边悠闲地旋转着。
湛蓝的天空漂浮着淡淡的白云,太阳透过高大的树冠把碎影洒在清亮的水面上,微风拂来,漾起一层层波纹。
好像在办什么喜事,一艘华丽的游船鼓乐喧天从水面驶过,那种西方特有的鼓乐声和旋律,听起来有一种新奇愉悦的感觉。
远望旷野平畴,绿草如茵,草地上点缀着黑白相间的荷兰奶牛、棕红色的荷兰矮马和三三两两的绵羊,胖胖的野鸭、水鸟时起时落,与牛、马、羊和谐地共享这片丰沃的水草。
几幢朴质典雅、古色古香的木屋小院散落在水塘边,周围绿树掩隐,小桥流水,恬静得好像进入了童话世界。
我们来到一架较大的风车前。这架风车其实是一座磨房建筑,坐落在运河边的湿地上。砖木混合结构,约四层楼高,顶层是机房,车叶的中心轴在最高处。风很小,但叶片依然在不紧不慢地旋转。
太阳已经有些偏西,阳光斜照在红黑相间的巨大叶片上,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草湿地,这美丽的景致把我们忽悠得心醉神迷,慷慨地拍摄了许多照片。
尽管世界各地的风车林林总总、各呈风流,譬如西班牙农舍板皮木屋风车,法国布列塔尼风车,希腊雅典娜太阳神风车,美国乡村老式风车,日本磨坊风车,科威特沙漠风车以及中国传统木制风车,但人们普遍认为,风车真正的故乡还是在荷兰。
多少年来,荷兰人为了抵御海水的侵袭,围海造地,沿海筑起了长达3000多公里的堤坝。荷兰多雨,用堤坝围起来的凹地,积水很多,如果不排到海里去,那些凹地就会被重新淹没。
聪明的荷兰人想到了利用风能。
荷兰地处欧洲西部海岸,大西洋季风浩荡万里,从北海长吹直入,荷兰正处风带要冲,风车也就应运而生了。
1229年,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风车。它是一种风叶带动齿轮转动的中空式风车。起初,风车提水的高度有限,而水的落差又很大,他们就把几个风车排起来,一级一级地提,一直把水提到高出地面的河道里,排入大海。然后通过各种方法改良土壤,把大片盐碱地逐步熟酿为茂盛的草场和鲜花种植园。
需求催生了风车,而风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又推动了风车的大量使用。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
诚然,如果没有这些高高耸立的抽水风车,荷兰无法从大海中取得近乎国土面积四分之一的土地。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人们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法舂、捣、碾、磨谷物,以后是马拉踏车和水车。风车的发明和进一步发展,不但可碾磨谷物,还可加工粗盐、烟叶、香料以及造纸、榨油、压滚毛毡,等等。由于功能不同,几乎所有风车的造型都独一无二。18世纪,是荷兰风车的鼎盛时期,风车总达数1.8万座,许多风车有600匹马力。
19世纪以后,随着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的问世,曾为人类服役几个世纪的传统风车逐渐衰落,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荷兰这个现代化的国家并未失去它的古老传统,约千架象征荷兰民族文化的风车,仍然乐呵呵地旋转在荷兰的各个角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虽然风车大多已不再保留原有的功能,但荷兰人古为今用,把风车作为文物古迹开发旅游。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都以到风车村一饱眼福为快。荷兰还大力开发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是世界上极力推广的耗能少、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新能源。荷兰素以风车王国著称,风力发电自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荷兰人对风车有着深厚的感情,视风车为国宝,因而确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风车日,这一天全国的风车一齐转动,举国欢庆,盛况空前。
荷兰的风车,已经成为荷兰精神的象征。
风车处于不同状态,能表达不同含义。风车上挂了国旗,那是一个小生命降生了,或者是一对新人正在举行婚礼;风车静止不动、风叶板向后倾斜,是哀悼发生了不幸;风叶板形成正十字形时,是贵宾将至,正表示热烈欢迎;当风车挂起花环或插满彩旗时,这天是荷兰重要的节庆或纪念日。
大海在北边,田野在南边,高大的风车默默地矗立在中间的地平线上,风叶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悠闲地旋转着,向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无言地诉说着前人艰苦创业的传奇和建设美好未来的憧憬。
感觉如诗如画的荷兰,就像这个国家的风车一样,旋转着五光十色的精彩。
风景如诗画里情,
风光旖旎漫长空。
风车造地千村绿,
风叶催花遍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