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
分布范围:渭河支流河畔右侧
发现及发掘时间:1953年春发现,1954年8月正式发掘
距今年代:6100~6700年(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代表性国宝:人面鱼纹彩陶盆、陶埙
考古地位: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址
半坡遗址的发掘
1953年春,国家投资的灞桥火力发电厂专用铁路路基工程正在西安东郊半坡村施工。当推土机推过,有大量石制工具和人的遗骨出土,还发现了不少彩色的陶器。施工单位迅速向文物主管部门汇报了情况,文物专家闻讯前往工地,把工地上出土的所有石器和陶器收集在一起,并仔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石器为人工磨制,种类有石铲、石斧、石锄、砍砸器等,应属于新石器时代。陶器都是彩陶,彩陶上的图案符合陕西、河南等地已发现的仰韶文化类型。最后,专家初步认定,这应该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遗址,具有重大的发掘价值。这就是日后被称为仰韶文化典型标志的西安半坡遗址。
195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半坡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近4年的时间里开展了5次大规模的发掘,一个尘封6000多年的母系氏族部落遗址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发掘后的半坡遗址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遗址中的物品都保存得非常完好。
西安半坡遗址,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址,它真实地再现了母系氏族社会鼎盛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活情景。它的发掘是我国首次对一个原始氏族聚落遗址进行大面积的揭露,为研究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等情况提供了丰富而完整的资料。
半坡遗址中所发掘的遗存
6000多年前的半坡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人在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她们掌管着农业和氏族秩序。在她们的管理下,氏族部落的生活平静而井井有条。当时,在这块亚热带气候的土地上,生活着400~600人,已经颇具规模。这个村落被一条大围沟分成三部分,东边是制陶区,大围沟的内部是居住区,北面则是集体墓地。
在制陶区,我们可以看到远古的半坡人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他们在原本单调的陶器上刻上只有他们才了解的符号,这就成了彩陶。半坡的彩陶,以红底黑花为主。有的上面刻着游动的鱼、爬行的龟、奔驰的鹿或者伫立的鸟,这是他们在进行渔猎生活的写照;上面刻画着植物纹饰的,反映的是半坡人的农耕生活;而那些刻画着笔画流畅、形象逼真的抽象图案的陶器就是他们装饰用的工艺品了。
在彩陶的图案上,半坡人对鱼更加情有独钟,陶器上的鱼形纹贯穿半坡文化的始终。半坡早期彩陶上的鱼形纹形象较写实,常见的是单独的鱼纹,多为平展的侧面形象,以直线造型,比例比较准确,但是鱼的形象不够生动。到了中期,半坡人已经能够将直线与弧线相结合,圆点、弧线和弧边三角穿插运用,这样,彩陶上的鱼纹就显得非常活泼灵动,还可以展现回旋、蹦跃的姿态。半坡人在彩陶纹饰上还不忘表现自身的英武。甘肃省正宁县宫家川出土了一种葫芦形瓶,瓶腹上满绘着人面图像,人面獠牙突露,双目眦睁,威武猛厉,表现出超人的勇力。
半坡人对鱼的喜爱发展到了崇拜的程度,他们甚至把鱼和人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人鱼交融的奇特形象并刻画在陶器上。比较常见的有人面纹绘于彩陶盆内,人的嘴边对称地各衔一条鱼,人嘴外廓与鱼头构成共鱼形;另外还有在鱼纹头部圆框中填入适合形状的人面图像。这种鱼与人面相结合的形象,人和鱼互相寄寓,又互相转借,意味着人和鱼是交融的共同体,这种被人格化了的鱼类图像和各式鱼类图纹可能与当时的巫术和半坡人的图腾崇拜有关。这类陶器的代表作就是著名的人面鱼纹盆。
半坡时期的陶器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代表,那就是他们模仿鸟兽叫声制作的最古老的乐器——埙。半坡人制作埙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诱捕猎物,而不是发挥它的音乐功效。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埙逐渐演化成了单纯的乐器,并增加按音孔,成为可以吹奏曲调的乐器,后经改进成为九孔陶埙。半坡人还利用重心原理制造了汲水工具——尖底瓶,这也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尖底瓶巧妙地运用了重心原理,在双耳上系上绳子,借助水的浮力,在瓶子一接触水面时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由于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尖底瓶盛水不仅便于手提与肩背,而且它的口比较小,灌满水后不容易漫出。他们在做饭时已经开始使用陶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蒸锅,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气的范例。
但是,毕竟半坡时期还处于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人们过的还是群居生活。与最初的原始生活不同的是,他们已经慢慢走出洞穴,开始在地面上构建房屋。半坡时期的房屋有两种样式:圆形和方形,建筑结构有半穴居和地面木架建筑。所谓半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以坑壁为墙,露出地面的一半盖上了屋顶,这种房屋既低矮又潮湿,是半坡部落早期的建筑方式。到了晚期,他们就已经会在地面砌墙,并用木柱支撑屋顶。这种直立的墙体及带有倾斜的屋顶,形成了我国传统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村落中的房屋布局非常合理,居住区中心有一座面积约160平方米的规模很大的长方形房屋,供氏族成员共同活动、商讨事务之用,是整个半坡部落的核心。其他较小型的房屋环置周围,就是氏族成员的住处了。
这样的群居生活是平静而温馨的,因为大家都还没有自私的意识。不过,他们的生活还是充满危机感,随时要抵御来自外界的灾难。为了加强安全,他们围绕村落修筑了一条大围沟。大围沟长300多米,深约5米,宽约6米,沟的内沿高出外沿约1米多,靠近居住区的沟壁坡度很大,外壁则接近陡直。这样,在雨水肆虐的时节,村落里的积水就可以疏导到大围沟中去;遇到有野兽袭击或者外族入侵时,大围沟则是第一道防护的屏障。这样的设计可以看做是后世城壕的开山之作。
然而,大围沟即使能够抵挡所有的灾难,死亡还是会发生。半坡人在死后一般都会按照一定的规则葬入本族墓地,男女分葬。这里出土的墓葬以单人葬为主,墓坑窄小,仅能容纳一具尸体,大部分没有葬具,很多人没有随葬品,只有一部分人有少量随葬品,主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器,多放在脚下或压在下肢上面。另外,也有很少的骨珠、陶环和耳坠等装饰品。如果是夭折的小孩,则会埋葬在屋旁,先在埋葬坑内放一个大粗陶瓮或罐,然后把孩子的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上细泥陶钵或陶盆,并在其底部凿一个小洞供灵魂出入。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作为葬具。这些墓葬制度,都具有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彩陶纷陈世所稀,七千年前往可稽。”这是1956年陈毅元帅在视察半坡遗址后的感慨。半坡文化是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典型代表,它的遗址中蕴涵了多种文明形态,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向世人立体地再现了远古母系氏族时期的生活场景。它丰富的内涵再一次印证了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它的文化遗产在科研、考古、教学、旅游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半坡遗址发掘后的历史沿革
1956年3月,当时主管文教工作的陈毅元帅视察了半坡遗址,遂向中央发电报,建议拨款30万元修建半坡博物馆。
1958年4月,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在西安的河东岸建成。
1961年,该博物馆被列入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