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三国时期,无论是从影响力来说,还是从号召力来说,甚或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张角都应该是一个角,甚至说是一个腕。说这段历史抑或有关这个时期的故事如果忽略了张角,很多头绪就乱了,说什么曹操“乱世之奸雄”、刘备“人杰也”、袁绍“好谋而无断”以及“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其实,如果没有张角的大旗一张,哪有他们表演的舞台,哪有他们展示的机会,张角栽树,他们乘凉,好像他们之中并没有感谢张角的,内心里到底感谢没有,不知道,但公开场合没有。
开读书人造反先河的张角,和身后那些因他而发迹的人比起来,张角可以说是默默无闻,那些政治人物不提张角就算了,可是同是读书人的陈寿、范晔好像对张角也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关键的关键是这二位可是历史学家,他们也不提张角,总之无论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都没有张角的传记。直到罗贯中才给了张角一点笔墨,而且不乏挞伐,都是读书人,这是干什么啊!
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说,确定的是张角不能忽略的,虽然他没有亲手完成推翻汉朝刘家400年的霸业,但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他直接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将随后近一百年的三国历史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和第一次领导农民起义的陈胜不同的是,张角是书生,因而他领导的起义就有浓厚的书生特色,张角不仅仅是起义领袖领这个角色还是宗教领袖,所以张角的领导的农民起义就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后人有意或无意的忽略,记载张角的资料难得一见,也不知道,是否发出过类似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感叹、是否说过项羽气势“彼,可取而代之”、是否说过刘邦那样酸酸的“大丈夫,当如是”……都已经无从考究,可以确定的是,张角有一颗做皇帝的心。
从别人的荣耀中找到点点滴滴关于张角的资料,大概是说张角是巨鹿(今河北宁晋)人,早年信奉黄老(遵从黄帝和老子的道教学说,汉朝“文景之治”时起较为兴盛)学说,为什么信奉、起因是什么都没有交代,再者就是说张角对当时十分流行的谶纬之学造诣颇深,张角的医术、巫术也十分高明。
综合来说,还是罗贯中记载的比较传奇,有点玄幻的味道,特选一段,以飨大家: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或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功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
读到这里,感觉当年的陈胜又回来了,就像陈胜的“篝火狐鸣”伎俩一样。有些疑惑的是,这是当年的传说还是罗先生自己的杜撰,抑或其他途径所得?这个问题同样无法考究,从张角后来的成功来看,应该是张角自己策划的可能性较大,可以确定的是,借助这一华丽传说,张角一遇风雨化成龙,成了张大仙。毛宗岗先生评三国的时候,针对张角遇神仙的事情,做了如此的评价:此事谁见来?此张角自言之,而人遂信之,正与篝火狐鸣一般伎俩。
毛先生的评价中肯,但我们要佩服张角的能力,那时候想做大仙人可能不止张角一个,为什么张角能成功,为什么有人相信他,为什么有人追随?
掰手分析一下,不外乎:一、医术高明,二、巫术高超,三、忽悠水平高妙。这三者放在一起,就是宗教。古往今来,但凡是宗教,很多都是靠着能够强身健体包治百病的幌子出来混的,从张角先生这里算是开了个头,后来的白莲教,再到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
其实张角的发家武器不是别的,就是医术高明。按照现在的理解张角应该是一个赤脚郎中,正是这种职业,使得张角很容易拥有群众基础、容易引起别人的崇拜、容易塑造偶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医”、“大仙”。
要做到这样对一般人来说也许很难,但对张角来说要容易得多,因为张角只需在治病期间搞一些玄虚,在治好病之后,再搞一些玄虚,最后把功劳归功于上帝,这样一来,虽然功劳让给了上帝,但张角成了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了。
正是在这种模式的操作下,在太平道的幌子下,张角凭借自己在医学占卜方面的才华,在河北一带打下自己坚实的群众基础。张角正是利用治病时的玄虚这一幌子迅速收集信徒的。尽管张角这样做,是有一定目的的,但他还是为人们做了一些好事的。作为一个对着天下有所企图的人来说,张角难免会借助一些手段来迅速扩大自己的名声,以完成百姓对自己的信服。
当完成了这些积淀之后,张角于是就拉着“大仙”这张大旗开始呼风唤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