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十一章 我心中的泰戈尔

  徐静婷

  提到泰戈尔,我常会想到一幅黑白照片:胡子花白的泰戈尔居中,林徽因和徐志摩分立左右。林的清灵,徐的浪漫,泰戈尔的沉稳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情境:正像一个祖父带着心爱的孩童休闲在阳光的明媚里。同时他们又都是诗人,面容上散发着诗情和诗意,嘴角上洋溢着愉快的热度。就像一部泛黄的杰作,让观者羡慕向往,追思不已。

  让人向往的当然还有现在稀缺的宁静。如果说林徽因的宁静里蕴着才女特有的婉约,徐志摩的宁静里含着才子不可一世的欣悦,那么泰戈尔的宁静里就有种智者的淡然和从容。

  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云:“上善若水。”泰戈尔就像水,因为怀着对自己,对人群,对神灵的信任,这股水流得从容坚定,勇敢终一,在任何时候都带着大气和淡然。这种气度仿佛佛龛前生发的袅袅青烟,在鎏金香炉里团聚又分散,夹织着远山传来的梵音,停驻在檐角如丝如雾的蛛网里,或融化在青草捧出的露水里。这是泰戈尔的魔力,也是其诗歌的魔力。无论描写对象之间的矛盾多么激烈,挣扎得多么痛苦,经过泰戈尔的诗心,这种负能量便变成了一股柔软而坚强的叮咛和动力。

  这种甘于寂寞的宁静,坚持如一的执着常常让我想起东晋时期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五柳先生在仕与隐之间挣扎良久,最后选择远离污浊社会,回归自然人生。如果说田园诗是陶渊明的心灵休憩地,桃花源是其理想国,那么泰戈尔的精神家园便是小大人似的孩童,慈爱而温柔的母亲,严肃而和蔼的父亲,温暖而和睦的家庭,神奇而无私的自然。走进这两个人的诗歌王国,常会看到孤独的诗人对着空无一字的天地“自言自语”。陶潜的田园诗,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与其说这些作品感动了无数读者,不如说这些作品先感动了孤独的自己。他们习惯了一份清刚与幽独,能在月夜的梅园里沁出暗香。在这一点上,俩人有共通之处。

  然而又不止于此。鲁迅先生评陶渊明,说他不仅静穆伟大,而且也是金刚怒目。这种评价很中肯,想来如若一人,只会静穆而无生命冲动,其呈现的安详便会让人生厌。泰戈尔也经得起这样的评价,或者说,在金刚怒目方面,他更甚一步,因为他不仅在愤怒,更是在行动。

  他是个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他争取印度民族的解放,寻求沟通东西方文明的通道;他书写着祖国的精华,纯粹的诗境和思想让“文明的”西方人自惭形秽;他胸怀世界,关注人生,他可以为一个小贩违反风俗,为一个女人流下眼泪;他可以用拒绝荣誉维护自己和民族的尊严,可以为弱小而正义的民族呐喊。他希望用道德引领人生,让人们在神的荣光里幸福生活。他发于声见于行。这也不难解释,当他去世时,印度人民已将其抬到神灵般的地位。“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句话也许是其一生最恰当的注脚。

  泰戈尔活得绚烂,死后也并不孤独。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除了通行解释外,南怀瑾先生又赋予其新的含义:这里的“朋”可以指有共同追求或是有赤子之心的人,这里的“远方”可以指任何时代、任何空间的存在。泰戈尔就是许多读者的朋友,他本人也是先贤的朋友。所以在人类文化的发展长河中,泰戈尔是其中最耀眼的灯塔之一。他回应着远古以来的心灵呐喊,又激发着后世心灵的创造因子。

  这里的呐喊和因子就是真、善、美。从最初山顶洞人用心磨出的第一串光滑的贝壳项链开始,人类的心中已经种下了追求美的种子。自此以后,世界出现了灿烂纷繁的文明,成就了无数人类发现和创造的奇迹。即便在当代,无论现代艺术多么反传统,多么先锋,执着地控诉着时代的罪恶与荒诞,但作为恶的对立面,善总是与其相伴相生的。说也奇怪,人有时在对某件事物无限夸张、变形,使其污浊恶心的同时,必然包含对该对象的不满。而对其不描写,不赞扬的对象,反而可能会爱之更切:世界如此混乱,如何让缪斯栖居?所以当缪斯在《吉檀迦利》里显现时,许多现代派先锋不禁潸然泪下了,在它面前,“文明的”西方人感到自己正在像野兽一样生活。泰戈尔的诗就像一个吻,吻在人心古堡里的睡美人额上,顿时玫瑰花开,万物复苏。

  在中国文学史上,泰戈尔最光辉的时候莫过于“五四”时期。晶莹剔透的文字,灵气逼人的才气,干净单纯的世界,让饱受欺凌的读者找到了一个暂时的安身之所,让彷徨迷茫的青年看到了希望的点点星光。

  这正是泰戈尔诗歌魅力的所在: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在世界上总有个角落有一颗心正虔诚地感受着泰戈尔,并从中获取精神安憩的场所和行动力量的源泉。

  也许正因为其文字的娟秀与劲道,细腻与博大,使得泰戈尔可以吸引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不同读者。以我为例,我第一次接触泰戈尔是在小时候,家里有本《吉檀迦利》的小册子,这是爸爸在大学时买的课外书。上面还有我的信手涂鸦,在泰戈尔的大名下画着一个撑着蘑菇的小猫咪;第二次是在初中,当时我们学习泰戈尔的《金色花》,教语文的老先生在讲台上深情朗诵,又让我们大声读了一遍又一遍,却没有一句讲解。老师何其英明,那堂课何其有价值,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泰戈尔。那时我眼中的泰戈尔是周伯通似的老顽童,喜欢偶然玩玩恶作剧。第三次是在高中,为了备考,我背了许多“佳句”,泰戈尔当然位列其中。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是《绿色生活》,在王维、李白、屈原、梭罗泛滥的考场,我守着泰戈尔,写得流畅而自信;第四次是在现代文学课堂上,因为喜欢冰心和宗白华的小诗,于是我重读了泰戈尔的《飞鸟集》《再次集》《新月集》;第五次是在东方文学课堂上,系统了解了泰戈尔,在喜欢之中又多了几分崇敬。

  泰戈尔一直伴随我的生命,已然成了密友。生活中,看到校园的绿意,我会想到也许住在绿叶里的生命正在窃窃私语;坐在拥挤的火车里,我会想到不着急寻找火车时刻表,而享受田庄景色中的悠闲老人,心中多了一份安宁;失败了,我会想起匍匐在神灵脚下的奴仆,于是用谦卑的心祈求再来一次的勇气;成功了,我会想起天真的孩童,告诉我不要忘记最初的心灵和希望……

  于是我发现,在我心中已“没有”了泰戈尔。我相信这也是许多泰戈尔热爱者共同的感受。因为身在其间,所以忘记存在。张爱玲在回忆其先辈时提到,她虽因无缘见到他们而遗憾,但是并不悲哀。因为先辈的血液也在她的血液里流淌。他们在她的生命里存活和安眠。

  我想泰戈尔于我们也是如此。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