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龄带着这笔银子,很快就北上去跑官了。在中国的历史上,总是以北方为尊。从各方面来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北方的文明程度总是略胜于南方。
王有龄本是出身于官宦之家,曾祖父和祖父都当过不小的官,可以说,在京城和地方,都有着一些丝丝缕缕的联系。
那么,他如果北上的话,究竟去找谁比较合适呢?
一时之间,他心里也没有底。
毕竟,到了他的父亲这一代,官运不济,屡试不中,而家庭衰落的最后结果就是,王家的那些亲朋故旧都渐渐地疏远了。
人们常说,京城的官多。王有龄决定去那里碰碰运气。至少,在北京当官的人中,有很多都是自己的同乡,总能找到为自己说话的人。
在封建社会,做官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做了官,那么才有可能光耀门庭,光宗耀祖,让自己的一切境遇随之进行改变。如果屡试不中,那么很有可能,他这位读书人的命运将会很难改变。
现在,他有了一个机会。那么,王有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紧紧抓住这个机会。
就这样,王有龄来到了京城。
他先找了一个小店住下。虽然他的手上现在有了钱,可是在没有落实自己的理想之前,这钱还是不能乱花。
王有龄先去拜访了京城的同乡会。王有龄是福建侯官人。在当时的社会,由于福建地处南方,属于边远地区,而且经济不发达,当地的人们生活很困苦。为了谋生,很多人都迁到了外地。不过,无论迁到什么地方,都会在当地互相联系,组成一个同乡会。
有新的老乡来了,通常都会先去投奔这个组织。由于同乡会的人多是在当地生活多年,有一定的威望,而且也比较熟悉当地的情况,所以找到福建人在北京的同乡会,是王有龄所走的第一盘棋。
福建人有很多都在干一种行业--茶商。说起北京的茶叶生意,那么你就去看,在那些密密麻麻的茶商中,十个茶商中有七个是福建人。贫穷也来源于福建特殊的地貌。这里是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80%是山,真正耕地很少。人们要吃饭,要生活,但是人多地少,贫穷是必然的。走出去做生意成为福建人唯一致富的道路。所以,闽商多背井离乡,不惜奔赴海外,也多来源于一份无奈。好在,福建产茶,茶叶远销全国,可以换得一些银钱维持生活。而喝得起好茶的人,多是一些有钱人。这些人,当官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说,做生意的人,往往是人际关系联络最广泛的。
北京的茶馆有很多,卖茶叶的店也不少,要找到福建人,很容易。
王有龄来到了一家店铺内,要了一杯茶。
小店伙计乐呵呵地跑过来,娴熟地把玩茶杯茶碗,很快,一杯香气扑鼻的铁观音茶端上来。王有龄抿了一口,他笑眯眯地掏出了一把铜钱,放到了伙计的手中。
小伙计见多识广,自然明白了这个客官是有问题要问的。于是绽开了一脸笑容,等着对方的提问。
王有龄开始向他打听同乡人的下落,小伙计立刻告知。
就这样,他很快就与京城的同乡会取得了联系。
在异乡见到家乡人,那自然感觉非常亲切。大家见面的时候,王有龄用手中的银子,一一给大家送上了见面礼。
王有龄的父亲,他们也多多少少听说过一些相关的情况。毕竟王家的两代人都曾做过出众的大官,这些见闻,他们还是有的。只不过此时,早已经时过境迁,再提旧日的辉煌,那只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还会招到大家的耻笑。
所以,王有龄决定用可怜来博取大家的同情心。
他开始讲述在杭州的遭遇。
父亲一直带着他去官场跑路,可是谁知却处处碰壁,在银钱散尽之后,身心俱疲,于是,父亲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他病倒了。
王有龄每日里殷勤侍奉,可是父亲的病却一天天严重起来。他急忙变卖所带的银两,然后为父亲请医生,抓药。可是由于有心事,挂念儿子的未来,父亲还是病得越来越重。最后,他终于抗不过去,不甘心地离开了人世。
王有龄此时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穿上孝服之后,发现自己此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给父亲买一具棺木的钱都没有了。
同乡会,他当时也是想到了这个组织。于是,他一身孝衣来到了福建人在杭州的同乡会去,见人就是一番磕头,哭诉自己的不幸,请对方施以援助。大家看着王有龄实在可怜,于是纷纷解囊相帮,就这样,他总算是凑够了给父亲办丧事的钱,然后,他将父亲草草下葬。总算是办完了后事。
现在,说起这些往事,自然是引得听众一片唏嘘。可是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现在,他要考虑今后如何谋生,所以,这次来,他还得需要大家的帮忙。
老乡们自然明白他这次来北京的目的。在问清楚王有龄的打算之后。大家开始讨论了。当然,他们要为这个年轻人指出一条道路来。如果这个年轻人日后发达了,自己说不定还能沾上光。
现在,王有龄要积极想办法补个实缺才是,要不然,以前捐出的银子岂不是打了水漂?
现在,他手上有了一笔银子。可是这笔银子要交给谁,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呢?胡雪岩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当然,跑关系就要找有用的人,确实能顶点事的。他初来京城,对这里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不清楚,也根本摸不着头绪,不知从何找起。
看来,这送银子的事情,还需要一番周折。
同乡中见识比较多的人,开始一一细数在北京为官的这些同乡,挨个介绍他们的情况。王有龄开始的时候,那心真是一点一点儿开始往下沉。这些人他都不认识也没有听说过,素无往来,然后突然找上门去,人家会认他吗?
他的担心,当然也不无道理。如果靠这些同乡的引荐,那么中间又要绕上几道弯,这可是王有龄不愿意做的事情。
就在他失望的时候,对方突然提到一个人,让他听了眼前一亮。
这个人,就是何桂清。而这个人,他不仅仅是认识。
再接下来,对方把何桂清的情况详细地说给他听,这些话听得王有龄的眉头渐渐地舒展开来,他意识到,现在官居高位的何桂清,真称得上是上天赐予他的幸运之神,如果去找他,十有八九会得到帮助。
就这样,他准备好礼物,决定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