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在王有龄的帮助之下,生意越做越大,王有龄在胡雪岩的帮助之下,官位越升越高,这一对结拜兄弟,一个在官场,一个在商场,都发展得非常顺利。
当然,他们的这种关系是从最基础的友谊开始的。当时两个人结交的时候,都是二十来岁的热血青年,他们一个是没有什么成就的穷秀才,一个只是钱庄的小伙计。但是两个彼此真诚相待,而且互相帮助,一路搀扶着走了过来。
当王有龄缺乏资本来打通关系的时候,胡雪岩舍身而出帮忙,拿出五百两银子替他周转关系。王有龄走马上任之后,他又一路帮携,替他出谋划策,一直帮他在官场上进行关系的疏通。有了胡雪岩的大力支持,他自然做事就能放开手脚。
而胡雪岩做生意,自然离不开王有龄的帮助。人作为一种情感动物,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而如果你与别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那么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要有感情基础。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如果对方认可了你这个人,那么求人办事的目的也自然就会达到,所以,你对别人付出了真情,提供了帮助,那么就相当于赊了一笔账给人家。这笔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情账。如果把这笔账处理好了,那么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王有龄当时穷困潦倒的时候,胡雪岩伸手相帮,他这就相当于让王有龄欠了自己一个人情账。这种人情账的欠法,也是有讲究的。如果你是在人家权势炙手可热的时候,结识对方的,可能感情就不会有多么深厚。换言之,如果你是在对方患难的时候结交的,那么这样的感情将会变得更加深厚。
胡雪岩对于王有龄的帮助,相当于是烧冷灶提供的帮助。关于烧冷灶,就是结交倒台的政客和潦倒的文人。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中那些发达的人,却很少在他们没有发达之前就进行结交。而胡雪岩则走了“烧冷灶”这样的方式,从而获得了王有龄的帮助。
那么王有龄究竟给胡雪岩提供了什么帮助呢?
先说一下财权的问题。一个政府,必然有财政。大清国的金融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如果地方政府发生税粮的交付,或者有什么公款上的来往,公库的管理,都要委托一个钱庄或者票号来进行代理。这对于一个钱庄而言,可是一件非常好的差事。
有什么好处呢?
钱庄和官府有了往来,那么这对于提高钱庄的知名度是有好处的。因为官府绝对不会和一个没有名气的小钱庄合作。而与官府合作的钱庄,基本上都是名牌。这样一来,就会提高钱庄的知名度。对于钱庄扩展业务,是非常有好处的。
另外,代理官府的存银的钱庄,会多了大量的短期存款。这样一来,钱庄就可以有更多的钱拿去放贷,不仅提高了资金的周转率,也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因此,有很多的钱庄都想和官府合作。
如果官府不买你的账,这合作当然不会有结果。而王有龄欠着胡雪岩的人情,故而自然就把美差交给了胡雪岩来管。但是当这个美差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胡雪岩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阜康钱庄虽然得到了美差,但是说到底,它还是一个不上档次的小钱庄,在杭州也没有什么名气,说话也没有什么分量。在外地,人们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
所以,胡雪岩最重要的是先做名气,把名气做大了,钱也就来了。
因为名气就相当于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就如同现在的广告一样。广告做得好,知名度就高,生意就好做,钱也就好赚。
钱庄的名气来了,客户就会慕名而来,哪怕是多跑路,也会相着存入这种钱庄,这样会觉得保险一些。
在当时的社会,太平军一直在搞农民运动,清政府为了筹措军费粮饷,发行一种纸钞。这种纸钞,就叫做官票。
在当时,全国流通的基本货币是白花花的银子,人们也通常认这种银子,却不想要纸钞。因为太平军占了江南的富庶地区,所以清政府财政比较困难,为了过渡一下,他们只好用纱钞代替银子来弥补赤字。
这种官票的作用,就相当于一种变通的货币。可以兑换现银,也可以代替制钱“行用”--用它抵交应按成缴纳的地丁钱粮和一切苛捐杂税,因为是户部所发行,所以称之为“户部官票”。
不过,这种官票可不是直接就能花出去的。它的流通也有着一定的规定。官票先发出来之后,一定要有钱庄来认购。这就需要担风险。因为这种官票没有保证金,虽然上面写着可以与银子一样来用,但是只是一种空话。打起仗来,没有人会认同的。
但是胡雪岩却从中看出了机会。因为他觉得这种官票短期看起来好像是亏本,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是帮了官府的忙。如果官府打胜了仗,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会太平。太平了之后,生意就好做了。那个时候,先前投下的资本,一定会被收回来的。
另外,钱庄认购官票,也是显示名气,挣得气魄的机会,如果大家都不肯认购官票,那么这个时候如果阜康出头,将会一下子显头露脸,有了名气,这种时候,恰好是做广告的最佳时机。只要有了名气,地位也就上来了。而且,一下子就起来了。
不久,杭州分派来了25万两的数额,阜康领头进行认购。万事开头难。一旦有了开头,接下来的事情也就不难了。
这次认购不仅显示了他的气魄,而且还为他挣得了名气,就这样,阜康钱庄的名气开始越来越大了。另外,胡雪岩也因为与官府的合作,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