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说过,胡雪岩一直打算做生丝的生意。他在刚开始做的时候,打通了湖州当地的关节,然后准备大干一把。
可是,问题又来了。
因为胡雪岩想办法联系一些做生丝生意的商人,他们这些人准备垄断生丝的生意,然后替中国丝业出一口恶气的同时,也有了另外的担心。如果这些洋人们不买湖州的生丝,然后把价格压得低低的,那么怎么办呢?
另外,如果洋人有意撇开湖州,转而到另外的地方开辟生丝市场,又怎么办呢?这样一来,岂不是因小失大吗?最要紧的是,如果洋人给清政府实施压力,清政府受不了了,那么这些丝商又怎么低挡得住?
考虑到这些问题,胡雪岩感到心里觉甸甸的。
怎么办?胡雪岩有自己的办法。
不久,他去了上海,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这个人,可以说给了他很大的支持。
胡雪岩来到了上海之后,由当地熟悉行情的同行领他去拜见了上海商会的会长,人们称之为“活宋江”的富豪白鼎钧。他们准备商量一件大事,那就是丝业同行与洋商争夺生丝市场的事情。参回会议的,有三十多个人。白会长介绍了湖州商人的做法,他号召大家一心要向洋商讨回公道,然后齐心协力,共同对付洋商。
具体来说,就是上海丝商与湖州丝商联合起来,统一价格,统一销售。
由于吃了洋人太多的亏,大家诚恳地说:“白会长,你联合我们一起行动吧。我们都听您的。”
白会长一看群情激愤,立刻一拍桌子说道:“好,既然大家都给我这个面子,我就领头做这件事情。从现在起,我们上海和浙江的商人不妨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共同对付洋人。”
他的话刚说完,大家把目光落在了胡雪岩的身上。因为具体的主意,他可有高见。果不其然,他胸有成竹地说:“如果诸位想把生丝卖给洋人,不妨先卖给我们。我们可以出比洋人更高的价钱。”
这话一说完,商人们面面相觑。在这乱世中,他们还真不敢贸然去相信胡雪岩。他当然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不动声色地抛出了第二招:“如果你们不想卖给我们,但是也请记住,千万不要卖给洋人。你们可以先把生丝囤积起来,等到商会下了命令,再一起卖出。不过,如果你们的资金一时周转不开,我可以帮忙。大家可以先到我的钱庄里领一部分资金,或者拿来货单来抵押。这些钱可以借给大家暂时做周转之用。”
商人们一听,个个点头称是,因为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所以他们每个人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如果联合起来,确实比单打独斗强多了。
只不过,这笔钱会不会到自己的手中呢?
胡雪岩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为了跟洋人斗法,我一定支持大家,从资金上为大家提供方便。”
很快,报纸把上海生丝商人联合的消息刊登到了最显眼的一版。
洋商们大惊失色。他们没有想到,居然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洋商的首领当然也有他们自己的主意。
于是,没过多久,他们放出风来。只要是胡雪岩的生丝,洋商一概不收,其他商行的生丝,一定会收,而且还要价格稍高于以往。交易的时候,双方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个消息传到胡雪岩的耳中,他大吃一惊,他知道,洋人是想离间自己与其他商人的关系。
与此同时,他也敏锐地感觉到,洋人的消息非常灵敏,根本不是他想像中那么好对付的。如果洋商真的从别的丝行和别的省份收购到生丝,那么英国的国内工厂就可以开工,到时候,他们并不会产生多大的损失。如果胡雪岩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一直把银子押在这上面,那么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有可能由于资金周转不灵而遭遇破产。
怎么办呢?胡雪岩为难了。
这样下去,他是否能坚持得住呢?那些商人,会不会和他是一条心呢?商人们素来以利字当头,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呢?
现在,他也逐步认识到了这一招的可怕。而且如果真的出现僵局,就凭他自己这点资本,能不能脱险呢?
现在收购生丝,已经占据了几乎阜康全部的资金,如果坚持原则,那么就会出现生丝继续出来,但是自己却根本无力去收购的局面。
胡雪岩一向谨慎小心,但是他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
他现在如果中途退出来,那么就会在商会中失去信誉。而上海的商会会长,也不可能再信任他,这样一来,在上海辛苦建立起来的好名声,立刻将会冰封瓦解。
胡雪岩突然意识到,也许是自己太轻敌了,再这样下去,他必将会迎来一个极为被动的局面。
他沉思良久之后,做出了决定。让手下人一边找上海和浙江官场上的消息,一边让他们立刻筹集一部分银子注入钱庄。然后最后请上海的会长在上海盯紧那些不安分的商人,防止他们出现不和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