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非常喜欢下棋,而且也常常在棋盘上喜欢与别人谈论公事。其实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雅好,而是很多官员都有的毛病。就连皇帝,也往往喜欢与自己的一些宠爱的大臣们边下棋,边谈论国事。
在下棋的过程中,胡雪岩向左宗棠详细讲述了筹集饷银的办法。
他认为,这筹集军饷的道路有很多,不过概括起来,不外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办厘金。要想完成这一点,比较困难,因为战后经济匮乏,能筹集到的钱也是有限。
第二条就是劝捐。这两年来,清军不断与太平军交战。每次打仗,都免不了动动那些富商们的主意,所以他们在官府的压力之下,不得不捐银子。就这样多捐上几次的话,再“劝”起来就非常吃力了。
不过,有一类人却不仅捐得起,而且还能捐出不少。这类人,胡雪岩决定提示一下左宗棠。那就是太平国的残余部队。
这些人在东南地区盘踞了十几年,手上一定会有一些余财。因为太平军可是以杀富济贫为己任的。所以,他们肯定能捐得起。
不过,他们是否肯捐呢?胡雪岩认真分析了一下给左宗棠听。因为这些年,胡雪岩没少往上海跑,所以他对于上海的一些情况是熟悉的。特别是洋租界的事情,他也知道不少。
胡雪岩指出,在这十几年中,颇有一些见机而作的太平军,发了大财之后,往往喜欢把自己的财物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要知道,洪秀全和杨秀清是反对下属这样做的,如果这样做,他们私匿大量的钱财一定会受到惩罚的。因此,这些人一定不敢明目张胆的露财。在战乱之后,他们带着这些钱藏到了租界里面,以求得到庇护。
不过,由于这些藏钱的人特别多,如果清政府进行追究的话,有可能会株连很多的人,这些人又防不胜防,如果被治罪的话,有可能搅扰得老百姓也不得安宁。而战乱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让老百姓得到休养,所以暂时还不能对这些人痛下杀戮。
胡雪岩说明了这些情况,给左宗棠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网开一面,准许这些人可以捐银子买官。
现在,这些人大多借助于洋人的保护,官府一时也无奈其何,可以说是投鼠忌器。所以,他们要想将这些人拉拢过来,不妨晓以厉害,号召他们投诚。这些人舍了一笔财,却得了活命的机会。并且还有可能换个官位来做,这是不错的买卖,他们一定会愿意做的。
左宗棠听得连连点头。他决定尽快去部里办理空白的捐照。
但是,如果领了这些捐照,又交给谁来进行办理呢?
他把目光重新投向了胡雪岩。
胡雪岩当时不可能主动兜揽这件事情,所以他答应自己找到合适的人之后,再向左大人举荐。
左宗棠哈哈一笑,决定把话说明:“本官把这件事情交给你来做如何?”
胡雪岩一听,立刻开始推辞。
但是左宗棠决心一定,不容他谦虚了。他满口承诺,只要胡雪岩肯接这件事情,那么自己一定会大力支持,胡雪岩尽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不必顾忌太多。
胡雪岩还在犹豫。左宗棠当然知道他在担心自己的命令会不会有人听。于是,左宗棠叫来了自己一位得力的助手--蒋芗泉,当着胡雪岩的面,他严厉的声明,只要是胡雪岩让做的事情,一律照章办理,不得有误。这相当于给了胡雪岩实权。
不过,左宗棠也怕胡雪岩由于生意太忙而推脱。所以,他又许诺,这一个月中,只要胡雪岩在杭州、上海来往上几次就可以了,只出出主意也行。
胡雪岩顺水推舟的答应了。同时,他和左宗棠商定,这个捐款的名目,就叫做“罚捐”。
当然,说到罚捐,也并不是太合适。
如果开办这项罚捐,那么会不会引起争议呢?朝廷里那些老大臣们会不会指责这是有意包庇逆贼呢?而且,这还是一个很重的罪名。
胡雪岩是想替左大人办事,不过,要办事之前,得把风险远远地避开。
如果这位左大人领功请赏的时候冲在前面,等出了事情躲得远远的,他胡雪岩可担当不起。所以,胡雪岩一定要试试,这位左大人是否有担当。
因此,他把话挑明,说道,这件事情办起来倒不是很难。但是,我最怕的就是有人反对,如果这些人一上奏朝廷的话,皇帝一生气,我们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这样还怎么办理?此外,我胡某人并不是不想做事,也不是胆小怕事,我最怕的是背上一个莫须有的黑锅,这样一来,不仅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而且也会连累您左大人,所以做出这个决定,还是要慎重为好。此外,如果做这件事情,是否要上奏朝廷请求恩准,也是很令人为难的。
如果不上奏朝廷,被别人参上一本,那么好事就变成了坏事,有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人的身家性命。如果上奏朝廷,被上边的人知道了,那么一旦追查下来,这个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关于胡雪岩的试控,左宗棠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碰上了一个做大事的人。所以,左宗棠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凡事只要秉公办理,就一定会有退步。我想,开办之先,不必出奏;办得有了成效,再奏明收捐的数目,以后直接咨部备案,作为将来报销的根据。国家原有上千万的银子,经常封存内库,就为的是供大征伐之用。这笔巨款,已经由于连年的征战而消耗,所以,各个省份要自己进行筹饷之外,还要协助皇帝进行筹办”京饷“如果你能办得有成效,那么皇上也一定会支持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