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胡雪岩却不动声色地继续开始分析。如果我们的打算遭到别人的反对怎么办,这可是一件吃不消的事情。
当然,开源节流才能有钱。要想做好这些事情,胡雪岩提议左宗棠不妨做好两年事情,第一就是关于陕甘的协饷,左宗棠决不能答应去办理。第二件事情,就是广东解浙江的协饷,有名无实,左宗棠可以奏请停拨。
这样一来,朝廷就会明白,既然停拨的话,那么肯定这份协饷是有名无实的空饷。而左宗棠接下来要打的主意,却是与郭嵩焘有一定的关系。
那么,如何与广东扯上关系,然后将广东图谋为已有呢?
左宗棠一直把胡雪岩当成自己人,于是他拿起一张纸铺在桌子上,然后画了一幅地图。这幅图由曲线、圆点构成,然后他又提笔在上面写上了地名。胡雪岩看出是一幅闽粤交界的地图。
原来,左宗棠的意思,现在李世贤在漳州驻守,手上大概有八千多人,这股敌人不可以轻视。而在长汀、连城、上杭这块三角地带,则是汪海洋的地盘,他比李世贤更勇猛。这两股势力集结在一起的话,极难对付。
如果左宗棠从北面带着兵攻打他们,因为往东是出海,有好长的一段路,而且如果没有船的话,也根本出不了海。为了逃命,这伙人势必会逃往南面的广东地区。这样一来,嘉应州首当其冲!广东受敌之后,自然朝廷就要采取措施。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最大的可能就是朝廷借助左宗棠的威望,封为钦差大臣,然后让他管理福建、浙江、广东三省的军务。而广东的郭嵩焘在左宗棠的摆布之下,也只能束手无策,乖乖地听从安排。
到了这种时候,浙江也不必再筹集那么多数量的饷银,而广东则一定要出。
如果将来郭嵩焘不能替左宗棠筹得足够的饷,那么左宗棠为了自己的事情,肯定会不惜攻倒他派人取而代之。这就是左宗棠的计谋。
胡雪岩听了,居然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没有想到,左宗棠居然有这么深的心机,而且还会“大义灭亲”。
当然,这招计策并不是那么好执行的,所以,这就需要左宗棠进行周密的部署。
他觉得以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抗衡。所以,他想请李鸿章过来帮忙。
当然,这话一出口,那么李鸿章的军饷,就要由他来出。如果由皇帝来下令的话,这项大概也是可以免除的,左宗棠就可以最多准备上五万两银子来作犒赏。
当然,要想让朝廷发话的话,就要请高官在朝廷里吹吹风。不过,福建的高官在北京居于要职的人并不多,所以一时半会儿,倒是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可以拜托。
就在此时,胡雪岩适时地提到了一个人--原来的江苏巡抚许乃钊。
此人现在在上海。他的胞兄许乃普,原来是吏部尚书,后来太平军起义,他们不能南归,便留在了北京。可以说,这些人是浙江的同乡。
许乃普的大儿子许彭寿,是李鸿章的同年,也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这一榜的会元;许乃普还有个胞侄许庚皋,在“辛酉政变”中出过大力,如今是极红的“小军机”--军机章京领班之一,熟谙兵事,精于方略,对军务部署有极大的发言权。
如果请许乃钊来做这件事情,那么就方便得多了。
左宗棠一听,大声说好。
胡雪岩出的这可真是一条妙计,可以说是路路皆通。必要时还可以请许彭寿以同年的交情,写封切切实实的信给李鸿章,估计李鸿章一定会卖一个面子给他。
不过,他为什么为左宗棠出这个主意呢,原来他有自己的打算。他离开杭州之后,必须要有人接管手上的事情,与其找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人接管,不如找一个可以帮自己帮得上忙的人来接管。所以当胡雪岩离开杭州的时候,可以给自己找一个替手,那么这个人,最合适的就是许乃钊。
我们说胡雪岩行事严密,那真是相当于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他的脑子转得非常快。他表面上说要为左宗棠出主意,实际上却是连自己的事情一块办了。
当然,左宗棠也一定会同意他这么做。原因很简单,这件事情非常合适。
首要的一条就是许乃钊做过封疆大吏,科名是翰林出身,名副其实的“缙绅先生”,属于当时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再者,马新贻从辈分上来讲,是许乃钊的后辈。而且许乃钊的侄子许彭寿与马新贻可是同过榜的,这样一来,许乃钊就成了马新贻的“世叔”。可想而知,许乃钊再讲话的话,是非常有分量的。此外,许乃钊公正廉洁,德高望重,如果接替的话,自然会胜任。
左宗棠当然同意,于是,这又被胡雪岩划入了自己处理事情的范围内。
只是,如何与许乃钊取得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