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的生意做得非常大,其中有一项产业留传到了今天,那就是胡庆余堂。
说起这家药店,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当时,胡雪岩去上海的时候,经常做一些采购工作,为左宗棠的军队采购一些生活用品和药品。
他的一位太太提议,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去买别人家的药,不如这生意我们自家作了,这有多好。
听了这话,胡雪岩也就萌生了开办药店的意思。
他早就有此心,偏偏就在这一年的夏天,胡老太太生了一场重病。
老太太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受了暑气之后,按当时的治疗方法就是刮痧。拿上一枚铜钱,然后在身上刮出一条又一条痕迹来。老太太刮过之后,病情好转。然而,胡雪岩是一位孝子,他非常担心母亲的病重犯,于是他找来了一位郎中,让他开方下药,想让老太太早点治好病。
郎中看过之后,很快就开好了药方。胡雪岩便让下人去抓药。
胡雪岩虽然现在已经是巨富了,伺候老太太的人又特别多,但是他却依然非常细心。他让下人快去抓药。
下人抓着药方子就跑出去了,但是过了两个多时辰才回来。胡雪岩气得当时就对这个下人大骂一顿。
要说让胡大老爷发脾气,那可真是难得。因为胡雪岩向来对下人很和顺,并且对大家也不薄。现在因为老太太的事情发了脾气,那可真的是把他惹急了。
眼下,还是忙老太太的病要紧。几个太太急忙上前来安排人煎药。这边抓药的下人才小声的解释说,现在外面疫病流行,等着买药的人排成了长队,他们一等就是个把时辰,他也实在不忍心上前插队,这样做显得极没教养似的,也不符胡老爷的家教。没想到一排就是两个时辰,他拿到药后,也是一路小跑赶回来的,丝毫没有敢耽搁。
他看着胡雪岩的脸上似乎还有愠色,心知如果不好好解释,这事还没算完。接着他又补弃说:“我当时催他快点,说我们这药是给胡家老太太吃的,而且病人急等。谁料对方却说,哪家没有老太太,你要想快,不如自己去开一家药店去。胡家那么有钱,吃自己药店的药好了。”
胡雪岩一听这话来了气:“好,我就开一家药店给他看看。”
旁边的胡太太一看他如此生气,于是急忙上前劝解,接着让那个下人先下去。
胡雪岩在屋子里踱来踱去,绕得胡太太眼晕,于是她上前劝丈夫先坐下消消气。谁料就在这个时候,煎药的伙计跑过来说,“老爷,这里面有几味药都是老太太以前吃过的。可是你看,这次买来的药质量特别差,与以前的大不相同呢?”
胡太太也是懂药的,过去察看一番,发现居然有几味药已经发霉变质。胡雪岩这本来刚刚消下的气又上来了,“吃了这种药,就算本来是好人,命也会被害掉。”他立刻让下人将药拿过去重新进行调换。
结果过了一会儿,伙计又跑了回来说,对方说药店再换也这是这种药。既然已经售出,就不想再作调换。
把这胡雪岩气得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这药店我胡家可是开定了。”
胡雪岩还真的不是简单说说而已。他立刻让手下北上到直隶去采办药材,顺便开始安排杭州的药店开张的事情。
那么给药店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好呢。胡雪岩考虑了半天,他想,自己的祖宗堂号叫做承庆堂,而每逢节日都要在门口挂起承庆堂的灯笼,那么如果给药店起名字的话,最好是定一个含有“庆”字的名字。
不久,胡老太太的病痊愈之后,孝顺的胡雪岩陪她去自家的佛堂拜佛。当他抬头的时候,恰好看到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对联。
“余庆”--这两个名字不错。胡雪岩微微一笑,对母亲说道:“不如我们胡家开的药店就取名叫做‘余庆堂’吧。”
母亲一听,急忙说道:“千万不能叫这个名了。宋朝的一代贼子秦桧原来的府第起的名字就是余庆堂,取了它,岂不是要遭老百姓唾骂?”
胡雪岩听了,自然不好意思再坚持,不过,他灵机一动,心想,这几个字实在是太好,当如反其道而用之,也未尝不可。想到这里,他说道:“母亲,您看用‘庆余堂’这三个字怎么样?既有积善余庆的意思,而且也包含了祖宗的承庆堂号,岂不是两全其美。”
胡母一听,也颇觉满意,就这样,这块“胡庆余堂”的金字招牌就定下来了。
公元1874年,一座气宇轩宏,而且金碧辉煌的建筑在花费了白银三十万两之后,终于修建而成。整座建筑模仿的是江南庭院的风格,整座建筑犹如仙鹤停驻在吴山脚下。
胡庆余堂建成之后,不仅广请名医坐堂,继承了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而且还广纳名医传统良方,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等中药。由于胡雪岩原来做生意就童叟无欺,且讲究诚信,所以药店一开张,立刻吸引了大量的顾客上门买药。
当然,胡雪岩并没有忘记当初受欺骗这件事。他提起笔来,亲自书写了“戒欺”这两个大字,然让伙计制成匾额挂在店里的墙壁上。
在开业的前一天,胡雪岩把所有的伙计都叫过来,然后教训他们,这行医问药的事情关系到人的身家性命,千万不要随便地去欺骗别人。如果采办药品,一定要用真药,千万不能因为想多赚钱就欺骗世人,要有职业道德。就是因为他对员工的告诫,因此开业之后不久,店里的药品货真价实的美名就传遍了杭州。
直到现在,我国还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的说法。人们把胡庆余堂称为“江南药王”。虽然中国大大小小有数不清的卖药的字号,可是要说被全国公认的,那可真的是只有一家,北京的同仁堂算作一家,杭州的胡庆余堂也算作一家。现在,就连同仁堂的字号原来的古老建筑也被拆除了,而胡庆余堂的建筑却依旧保留至今,散发着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