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长跑经验的人都知道,“跟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提高成绩的招术。参加像马拉松这样的超长赛跑,更要找对参照物。一些经验丰富的选手,不会在比赛伊始就跑在队伍的最前面,而是甘居第三第四、甚至更靠后的名次。但是,他会跟定前面的某个人,紧紧“咬”住他,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一鼓作气,超越前面的所有选手。这就是“跟跑”。
创业是不是也能跟呢?回答是肯定的。世间的一切技能都是后来的人跟着前面的人学经验、学知识,然后突惭,创业也不例外。关键在于,你跟谁,怎么跟。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如果你跟错了人,等到发现的时候,可能无数资本已经打了水漂,捞不回来了。所以,在跟从别人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的冷静,不盲从,不冲动。
回顾一些成功企业家的创业史,大都是一穷二白,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企业”——无资金、无技术、无背景。可见,大部分人都不是在万事俱备后才开始创业的,即使是如今的商界成功人士想当年也基本上是一无所有,没有经验、没有资源,甚至连启动资金也没有。他们所拥有的,就是年轻、激情,还有梦想。
但是,在促使一个企业成功的诸多条件当中,激情和梦想是必要的。有创业想法的人大都不乏激情和闯劲,大都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冒险精神,在这种激情和精神的指引下,他们往往会做出不理智的创业开始和创业选择。
正因为是这样,面对愈演愈烈的创业大潮,尤其是大学生创业的日益泛滥,李开复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他说:“我最担心的是‘创业明星’看似轻松无波折的成功经历会误导很多大学生,让他们走上不该走的路。”
李开复说,他接触过的80后创业明星分成两种。第一种有明确的目标,希望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他们非常投入,热爱自己的团队和工作,他们珍视商机,等不到读完大学就去做了,从长远看,这些人有成长的空间。让李开复非常担心的是另一种创业者:他们创业似乎只是为了脱手、上市、发财,因为有前人在这些方面已经成功了,于是他们也要跟着干。这种创业者相当自负,不可一世。李开复认为,拥有这样的胸襟和盲目跟风思想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未来的领导者的。
不盲从创业就要创新。但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高建和他的团队从中国24个城市抽样调查中发现:在创业热潮中,创业者的盲从倾向特别明显。中国创业活动的创新性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排名十分靠后,与创业活动活跃性排名完全颠倒。
高建教授坦言:“中国创业项目虽然很多,但是具有新产品、新市场的项目却很少。大多数都是属于跟随性创业。被誉为最具有活力和创新性的大学生群体,创业创新性也不容乐观。不少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也多类似开服装店、饭店、做外卖等传统模式。”高建教授坦言,“创业活动开拓新市场、发掘新产品的少,类似从一家饭店到另一家饭店的模式占了绝大多数,令人不安。与国际竞争存在差距的同时,中国各城市间的创业差距也在逐渐拉大。一些创业高活跃地区与创业沉寂地区、不活跃地区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
对此,李开复也表示,现在美国也有不少80后创业者,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是互联网带来的机会。但他提醒大学生,每个人能力不一样,创业动力和商机也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能会成功,不能盲目崇拜和跟随创业成功者。
李开复说:“在美国,从中学开始便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而在中国,循规蹈矩成了好学生的代名词。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诞生于1970年,1980年诞生了第一个本科创业教育专业。如今,美国已有超过500所大学提供创业课程和学位。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深入骨髓,美国现在不少企业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反观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基础学科教育、文化的传承,更多推崇的是模仿和记忆能力。但是,对创造能力、冒险精神的培养,对创业、市场经济的教育却极度匿乏。这与美国的中小学创业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
因此,李开复告诫中国那些想创业的人尤其是大学生朋友说:“其实,大学毕业后进个企业学习几年还是蛮好的。即使你创业的愿望比较急切,还是要冷静下来,请专家再来看看创业计划,不要让年轻的心把自己弄到走投无路。不盲从,创业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创业者在下决心创业的时候一定篓多一份清醒,少一点盲从,切忌盲目跟风,而要力求创新。创业前一定要先了解好市场,了解好自身各方面的条件,然后再有选择有创新地开始创业之路,避免让自己的创业梦想在盲目中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