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有管理经验的人都会认可“言为心声”的说法,所以,一旦当你从创业者转变为管理者这一角色,必须坚守“聆听”这一原则。因为作为管理者,在与下属谈话的时候,更多的是要倾听,然后提出解决方案。
但是,倾听对于一个“居高临下”的管理者而言通常是不易做好的。因为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和下属所处的地位高低是不等的。而地位差距能够造就人的心理差异,从事管理的人不可避免会产生“居高临下”的感觉,而下级人员的心里则常会生出一丝“怯生生”的念头,“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于是,尽管下级员工有倾诉的欲望,这种欲望却很容易被位差的存在击。碎。所以管理者要想做好倾听,首先要学会放下身段,变被动倾听为主动倾听,给下级以倾诉的鼓励。
在一次给广东某大学的演讲中,李开复说:“中国大学生,不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很荒唐!我11岁赴美,现在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什么有的人就不行?很多人说自己没有这个习惯!所有的理由都是借口。普通话不好没有关系,但是好歹也要有一点逻辑啊,语无伦次,晰晰呀呀,竟然还有的同学用英语说了很久之后,我都没听懂,只好让对方再重述一遍。”
还有一次,李开复在演讲的提问环节中说:“你可以说,你是在一切场合练习自己的英语口语。但是如果你再拿这种场合做英语口语练习的话,我只能说,你的价值观很有问题。还有很多同学提的问题都是很重复的问题,一个同学提完之后,后面的同学接着问。而很多这些答案就在演讲的过程中已经谈到了,却还要问!我真的很无奈,这样的人中有的竟然还是研究生!这就是不去倾听的最好表现!”
李开复说:“做个好的管理者,一定要学会倾听!”为此,他强调三点:
(1)有效沟通,首先要悉心倾听。
所谓“悉心”,就是说不只要用耳朵来听,而是要全神贯注地用心来听;所谓“倾听”,就是说不只要去听对方说话的内容,还要去揣摩对方言语深处的含义。其次,要大方积极。要主动发表自己的思想和意见,让人们看到你的贡献和才华。因为等别人花时间来发现自己的时代早已过去。第三,要直截了当。开诚布公,敢于说“不”,尊重自己、尊重事实,态度应是建设性的、有高度诚意的,而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第四,讲究“不同意的艺术”。合理的“不同意”不仅要求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要求在表达时尊重别人,考虑到别人的立场。
(2)掌握倾听的技巧。
倾听时,最好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除了不懂的地方发问以外;确认你真的听懂了对方的意思,尤其是对方讲话的重点,听完后,不妨用简单的话复述一下你听到的重点信息;你的肢体语言和你的内心应当是协调一致的,要专注,有诚意;使用表情、形体语言或简短的回答向对方传递反馈信息。并且在倾听中要竭力避免:敷衍了事;急迫地想打断对方;机械式地回答;只考虑自己的立场;始终不给对方任何反馈信息。
(3)悉心倾听,多听少讲。
话说得太多意味着两点:一是思路不清;二是信心不足。一个思路不清晰的人,很难让人信任。连自己的事情还没搞懂,如何帮助人家去做好事情。如果思路是清晰的,但话太多,表明这个人信心不足,信心不足的原因只有一个,他说的东西不像他所描述的那样好,他想尽力让人相信他的谎言。
李开复认为,一个说话随便的人,往往是没有责任心的。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我们绝对要少说话,尤其当有陌生人比我们有经验,或者有更了解的人在坐时,因为如果多说了,便是不打自招地露出了自己的弱点,也失去了一个获得智慧和经验的机会。说话要说得少而且说得好。因此,在我们人生中,有两种训练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沉默与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如果我们不会机智地谈吐,又不会适时沉默,是很不幸的。我们常因说话而后悔,所以,当你对某事无深刻了解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