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还乡”,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种制度,又称“告老还家”,俗称退休,“告”是请求,“老还乡”是年老回到家乡。“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退出官场,回到家乡,不问政治,颐养天年。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仅仅限于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上“退而致仕”,注释为“致仕,还禄位于君”,意即交换权利于君王。
“告老还乡”就是“老病不堪厘务者”和“老疾不能任事者”主动请辞,提前申请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提前退休的情形。古代官吏提前退休比较简单,只要官吏提出申请,皇帝一般都会准许。
明弘治四年(1491年),皇上就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大清宰相刘罗锅岁至垂年即上奏皇上,请求告老还乡,获得“恩准”后,便雇用小毛驴,直奔山东老家的情形深入人心。
事实上,在我国古代主动要求“告老还乡”主要是缘于回避权力斗争、激流勇退、保住晚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
范蠡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在越国被吴国灭亡后,范蠡殚精竭虑辅佐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在经过二十余年卧薪尝胆之后,勾践击败吴王夫差,兴邦复国。作为大功臣的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此时范蠡达到了为人臣者的最高境界。但此时的范蠡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早已无心于官场,加上有千古美女西施相伴,便向往能够回到家乡,与西施回僻静之处精心营造爱巢,享受享受与世无争,美女相伴的逍遥生活,于是告老辞官,携西施遁入“五湖”,可谓极具聪明之举。
当然,也不排除无心恋官,向往田园生活的情况。根据《世说新语识鉴》记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晋朝大司马张翰,字季鹰,便是由于一日,秋风乍起,触景生情思念起家乡吴地(浙江)的特产菰菜、莼羹、鲈鱼脍来了,便突然领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图个快快乐乐,又何必要为了个官名而别乡数千里,还要备受羁绊呢?于是“告老还乡”,激流勇退,就这么简单。
不过,话说回来,告老还乡抑或激流勇退的做法,对于某些谙于人情世故、洞察社会世情的人而言,不失为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中国古代早就有“激流勇退”的典故。原义为比喻做官的人,当做到最得意的时候,达到成功巅峰状态之时,预见和预防到将来可能遭致的祸害,及时脱离政治斗争的漩涡,以保护自己,同时给新贤让位。否则,官运做过头了,就可能会落个身败名裂的后果。
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历史经验确实证明,有不少做官人都是官当过头而弄巧成拙的,灾难全是自己造成,结果不仅给自己带来损失,而且给社会国家也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灾难。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老学者和老中医--那是真正的老当益壮,愈老愈有价值,没有所谓顶峰期。其它任何事业都有一个从事活动的最佳时期。
一个政治家根据其自身的各种条件以及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都有一个他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期。过了这个时期,虽然他表面上看起来还处于顺境,还很有作为,但负面作用却在逐渐产生和增长,而正面作用则相对减少,整个状况可以感觉得到,是江河日下,一日不比一日。
因此当他尚处于顶峰期的时候,就要为集体和自己的利益着想而“激流勇退”。
但是,要真正做到知足而止,激流勇退,这个度是很难把捏的。一般人都是问题出在这个地方,在巅峰状态没有趁热打铁、激流勇退,过分自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为还能再潇洒走一回,再风光风光一次,结果弄得自己进退维艰、晚节不保。
台湾诗人席慕蓉写过一首极妙的诗,叫做《幕落的原因》:“在掌声最热烈的时候,舞者悠然而止,在似乎最不该结束的时候,我决定谢幕,也许,也许有些什么可以留在,那光彩和丰满的顶端了,如果我能以背影,遗弃了观众,在他们终于遗弃了我以前,我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决定,幕落的时间。”
在这首诗里,诗人道出了“在似乎最不该结束的时候,我决定谢幕”的原因,那就是--要在“那光彩和丰满的顶端”,留住一些本该值得留住的东西,而不至被“观众”先将“我”遗弃。
可是在这人生得意的时刻,正是志得意满之时,谁又能想得开、放得下?谁不想再接再厉、更上层楼、再创辉煌?可以说,这“幕落”实在是太难哪!没有一定的境界、没有一定的智慧那是决然做不到的。
历史上不乏居功自傲或不甘寂寞招来杀身之祸者。刘邦旄下的名将韩信,为刘邦打下了江山,感到了自己地位的动摇,却进一步挟兵自持,要求封假王。刘邦却说:“大丈夫要封就封真王!”于是果真给韩信封了王。而后刘邦伪称游云梦骗韩信迎接,随后捕而杀之。这就是不认清形势,该退不退而为自己招来无端杀身之祸的典型例子。
对此,最聪明者要算刘伯温了,难怪人称他为“神机妙算--刘伯温”呢,看样子真有两把刷子。
刘伯温,名刘基。他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其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并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但是其才能受到朝廷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朱元璋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朱元璋,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
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为朱元璋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朱元璋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至此,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如日中天,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
作为一代军师和智者,刘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时疾恶如仇,得罪了许多同僚和权贵,同时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
刘伯温在青田过了2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这就无法避免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最后他还是在惶恐和忧愤中离世了。可见,在封建社会中,如果你于人是一种威胁,即使你激流勇退、告老还乡,统治者也是不会放过的。
所以,当退则退,也是哲人欣赏的一种明智之举。清代名臣曾国藩可以说得上是深知官场沉浮的人,他在家信中一再地告诫家人:“大富大贵,亦靠不住,惟勤俭二字可以持久”,“不居大位享大名,或可免于大祸大诗”,“家中新居富宅,一切须存此意,莫作代代作官之想,须作代代做士民之想……余自揣精力日衰,不能多阅文牍,而意中所欲看文书又不肯全行割弃,是以决计不为疆吏,不居要住,两三日内,必再专疏恳辞”。曾国藩的辞职虽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许,但我们却可以从信中看出曾国藩是深深懂得当退则退的道理的。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有些人往往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看不清形势,高估自己的能力。以至于该退时不想放弃,把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紧紧地攫住。有些为官者,到了暮年,本应退居二线,却不愿面对退休的寂寞,舍不得放弃做官,死抱住官位不放。
其实,当退则退是一种明智之举。居高思危、当退则退是哲人推崇备至的处世之道。它需要你认清时势,不要为了逞一时之能,把事情做到极至。如果真做到那样,就不只是犯个过错而已,恐怕极有可能给自己招来灭顶之祸,到头来极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时亡羊补牢,为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