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是什么?鲁迅这般形容,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那些悲剧人物,就像背负着稻草的骆驼,只要放了最后一根稻草,马上被击得溃不成军。而其实悲剧是早就已注定了的,就像第一根稻草,是开始一切问题的渊薮。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处事果决,当机立断。
军事家在战斗中果敢明断就能把握战机;企业家在商战中果敢明断就能无往不胜。
“该断不断,必受其乱。”如果优柔寡断、犹豫不定,良好的机遇一旦错过,时不再来,悔之晚矣?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要想成功,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牢牢把握战机,才能享受胜利的甘甜。
历史上这样的事例那是举不胜举--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以后,请了一个大学问家班彪整理西汉的历史。班彪有两个儿子名叫班固、班超,从小都跟父亲学习文学和历史。
班彪死了以后,汉明帝叫班固做兰台令史,继续完成他父亲所编写的历史书籍,就是有名的史书--《汉书》。
班超跟着他哥哥抄抄写写。哥儿俩都很有学问,可是性情不一样,班固喜欢研究百家学说,专心致志写他的《汉书》。班超可不愿意老伏在案头写东西。他听到匈奴不断地侵扰边疆,掠夺居民和牲口,就扔了笔,气愤地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就这样,他决心投笔从戎。
公元73年,大将军窦固出兵打匈奴,班超就在他手下担任代理司马,立了一些战功。
窦固为了抵抗匈奴,想采用汉武帝的办法,派人联络西域各国,共同对付匈奴。他看到班超精明能干,便派他担任使者出使西域。
班超带着三十六名随从人员先到了鄯善。鄯善原来是归附匈奴的,因为匈奴逼他们纳税进贡,勒索财物,鄯善王很不满意。但是这几十年来,汉朝顾不到西域那一边,他只好勉强听匈奴的命令,这次看到汉朝派了使者来,他就挺殷勤地招待着他们。
过了几天,班超发现鄯善王对待他们忽然冷淡起来。于是起了疑心,预感到发生了什么事,就跟随从的人员说:“你们看得出来吗?鄯善王对待咱们跟前几天不一样,我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这儿。”
话虽这样说,毕竟只是一种猜想。刚巧鄯善王的仆人送酒食来。班超装得早就知道的样子说:“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几天?住在什么地方?”
鄯善王和匈奴使者打交道,本来是瞒着班超的。那个仆人给班超一吓,以为班超已知道这件事,只好老实回答说:“来了三天了,他们住的地方离这儿三十里地。”
班超把那个仆人扣留起来,立刻召集三十六个随从人员,对他们说:“大家跟我一起来到西域,无非是想立功报国。现在匈奴使者才到几天,鄯善王的态度就变了。要是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人,我们的尸骨也不能回乡了。我们必须马上做出决定,你们看怎么办?”
大家都说:“现在情况危急,死活全凭你啦!”
班超当机立断,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趁着黑夜,到匈奴的帐篷周围,一面放火,一面进攻。他们不知道咱们有多少人马,一定着慌。只要杀了匈奴的使者,事情就好办了。”于是,达成了拼一次的一致意见。
到了半夜里,班超率领着三十六个壮士偷袭匈奴的帐篷。那天晚上,正赶着刮大风。班超吩咐十个壮士拿着鼓躲在匈奴的帐篷后面,二十个壮士埋伏在帐篷前面,自己跟其余六个人顺风放火。火一烧起来,十个人同时擂鼓、呐喊,其余二十个人大喊大叫地杀进帐篷。
匈奴人从梦里惊醒,到处乱窜。班超打头冲进帐篷,其余的壮士跟着班超杀进去,杀了匈奴使者和三十多个随从,把所有帐篷都烧了。
班超回到自己的营房里,天刚发白。班超请鄯善王过来。鄯善王一看到匈奴的使者已被班超杀了,生米都已煮成熟饭了,没奈何,就对班超表示愿意服从汉朝的命令。
后来,在班超的游说下,鄯善、于阗、龟兹、疏勒等都相继跟着跟汉朝和好了。西域各国从王莽执政时期起,跟汉朝不相往来已经有六十五年。到了这时候,才恢复张骞通西域时期的那个局面,双方又经常有使者和商人交往。可以说,班超出使西域为民族大融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那次当机立断为其西域之行打下了成功的基础。
所以,一个想做大事的人,必须要具有果断决策的、当机立断的意识。而犹豫不决是效率的敌人,更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障碍。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患得患失之后你会发现机会早已经溜走了,就算是埋怨、后悔、懊恼也是无济于事。一个果敢决策之人懂得把握机会、速战速决,在关键时候当机立断,以快取胜。
中国有句成语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说的就是如果一个人在该做出选择时却优柔寡断,结果必然使自己受害。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在纷繁复杂的目标中,当机立断地选择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地奋斗,那么,他的成功不会遥远。
三国时期司马懿便是一个善作决策的战略家--
魏明帝太和元年,魏国新城太守孟达密谋反曹。当他得到孙吴、刘蜀的暗中支持后,便在新城(今湖北房县)举起了义旗。
消息马上传到驻守在宛城(今河南南阳)的曹军元帅司马懿那里。司马懿一听,左右为难。因为按一般程序,举行重大军事行动要获得朝廷的批准,自己应请示报告,得到皇帝诏书才可对孟达进击。但那样一来,从宛城到朝廷所在地洛阳(今河南洛阳)来回有1200里地,快马也要十来天。若孙、刘兵再来相助,那就难征讨了。怎么办?自行采取行动吧,朝廷已有嫌自己权势过大的迹象;等皇帝诏令吧,将对国家不利。思量再三,司马懿觉得还是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于是一边上书报告情况,解释原因,一边率大军即刻进发。
为偷袭敌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司马懿让三军偃旗息鼓,分为八队齐头并进,昼夜兼程,1200里地八天就赶到了。
司马懿兵马一出现,马上在孟达军中引起一片惊慌。原来计划,司马懿请示朝廷后率兵至此,少说也要一个月。孟达已按一个月的时间安排了加固城墙的任务。新城内粮草充足,而司马懿劳师远进,粮草不可能带多。待坚固工事修成后,则坚壁不出战,等司马懿粮草不济无奈退兵时再突发袭击,定能取胜。哪知司马懿仅八天便到了新城,一下子打乱了孟达的部署,新城目前城墙不坚固的弱点一下子暴露出来。
司马懿稍事休整,便挥师杀来。孟达部将邓贤和李辅等见大势已去,开城门投降。司马懿挥师杀进城去,斩杀孟达,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受到朝廷嘉奖。
在一场你死我活的两军对阵战争中,如果主将对于战术犹豫不决,怎么能战胜敌人而获得胜利?而司马懿的速战速决更是让人佩服,他的成功无疑要归功于果断决策上。
兵法中的“先发制人”,也贵在一个速字,司马懿先行动,占据了有利位置,斩杀了孟达,平定了这场叛乱。兵法云:“兵有先天,有先机,有先手,有先声……先为最,先天之用尤为最,能用先者,能用全经矣。”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没有获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做事犹豫不决,遇事都畏首畏尾,踌躇不前,以至于错过许多好时机。
一个想做大事的人,必须要具有果断决策的、当机立断的意识。在以前的帝王家里,想立一个太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人选并不明朗,犹豫不决,造成帝位之争,甚至动摇国本。西楚霸王项羽,因为韩信曾受胯下之辱,怀疑这种人是否能够重用?犹豫之下,韩信改投刘邦,最后项羽终被韩信打败,刎颈于乌江,可见犹豫必定会败坏事情。
所以,做人做事不要犹豫不决,哀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看准了机会就应果断做出选择,这样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断”可不是闹着玩的,并不是一厢情愿,想断就可断的,可得具备一定条件。
当前,很多人都在追求成功,不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感情上,但是在所谓的成功人士给人们展现出来的印象可能都是行事果断,遇到困难,坚强面对,而且迎刃而解,游刃有余,好像一切困难都都是纸老虎。
其实并非如此。成功人士为何是成功人士呢?因为他们做了成功的事情,为何他们能做成功呢?因为他们具备了成功的条件,也看透了事情,所以才拿得准,才果断地把事情做了。而这些成功,外人仅看到了成功的一面,风光的一面,于是想当然归根于当机立断、处事果敢,而被吹捧为成功人士了。其实,这些所谓的成功风光的背后,隐藏着不知多少不眠之夜,隐藏着多少优柔寡断,隐藏着多少权衡利弊,这是外人无论如何也不明白的。
之所以他临事之时处变不惊、应对有方,除了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外,更多的是平常的积累、事情的敏感、精到的分析。当一个事情发生后,成功人士会对出现的各种情况想清楚怎样应付,此时他会优柔寡断,他会民主集中,他会广开言路,他会综合提高,至于最终形成了决策,那是千锤百炼的结果、那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只是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切尽在掌控之中,那不过是一种假象罢了。
可以说,那些成功人士的当机立断,其实是建立在优柔寡断之上的。只是他们那一面没有展示出来而已。说白了,就是成功人士是在想事情的时候优柔寡断,做事情的时候当机立断,但是想的时候不被别人所看见,就会给人以“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
而普通人或者说没有成功的人呢,则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想的特别少,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事情有点意料之外,并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也不具备能及时解决的条件,于是不知所措,给人婆婆妈妈的印象,所以才会优柔寡断。即使作出决策,也是仓促行事,或者说条件根本不成熟便下了结论,自然,其结果可想而知,要么听天由命,要么惨败而归。
所以说,条件成熟,当断则断;条件不成熟,优柔寡断,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