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史,和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说得好听点,就是联姻;说得不好听点,就是拿女人做筹码,拿自己的女人做礼物送给别人,以延缓战争祸害,并美其名曰--为了社稷江山,为了万千子民。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襄王(公元前651年--619年)时期,襄王欲伐郑,故娶狄女为王后,与戎狄兵共伐郑。
这是历史上较早出现的和亲事件,此后汉唐直至明清,和亲之举不绝于书。尽管这些和亲有的出于被迫,有的出于自愿,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和亲作为一种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往往被统治者不断使用,并屡试不爽。不过,可怜的那些女人,她们受命远嫁到塞外不同的边陲,走的都是一条艰辛的不归路。
前200年,匈奴屡犯边境,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在白登之役大败而归,建朝不久的大汉陷入了惨淡的境地。为了应付这种局面,娄敬建议把鲁元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以熄战火。刘邦采用了这个建议,当然把自己的女儿投入火坑是舍不得的,于是变通性地选了一个宗室女孩封为公主,嫁给了单于冒顿,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和蕃”远嫁的公主。
经过文景之治,汉武帝时的西汉虽然已经是一个能发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强音的庞大帝国,但仍然采用和亲政策来维护边境的安宁。
经过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此时以远离了漠北,可余威仍在,汉武帝用怀柔兼武力的办法积极打通西域各国,联合夹击匈奴,当时西域比较强盛的国家乌孙国就是主要的争取对象。
元封六年,汉武帝把江都王刘达的女儿细君封为公主,远嫁乌孙国王昆莫。昆莫的孙子年纪比细君还大,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不得不来到荒凉的漠北,嫁给这么个老眼昏花的丈夫,心中的悲苦自是难与人言。
《汉书西域传》中记载“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乃自作歌”,这就是传世的《悲秋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首诗传到汉庭,汉武帝亦是感慨不已,他派特使带上珍贵的礼物去慰问细君,但细君思乡的愁苦怎能是用珠宝黄金就能填补的呢?
细君远嫁的第二年昆莫就死了,他的孙子岑陬即位,按西域收婚风俗,他也将继承祖父的妻妾,包括细君公主,这和大汉的儒家礼教相悖,细君上书武帝陈情,汉武帝劝她以国家利益为重,入乡随俗。细君只好嫁给了岑陬,并生下了一个女儿,不久就病死了,死时才二十五岁。
岑陬又向汉廷求婚,汉武帝就把楚王刘戊的女儿解忧公主嫁给了他,史载解忧公主人如其名,个性宽容而爽朗。两年后,岑陬死了,解忧依照风俗嫁给了他的弟弟翁归靡,翁归靡和解忧公主两人的感情很好,还生了三个王子。对解忧的感情使翁归靡也对大汉无比信赖,冷落一直拉拢他的匈奴单于,恼怒的匈奴单于在汉宣帝本始三年发兵征讨乌孙国,翁归靡和解忧一边亲自督战,一边派使节驿马不停地去汉廷请来重兵助战。
匈奴单于在这场战役中共损失了四万多人,七十多万马匹,元气大伤。自此大汉北方边境保持了很长时期的稳定局面。
可惜翁归靡死后即位的泥靡,是岑陬和一位匈奴王妃生的儿子,他倾向匈奴,且施政残暴,被国人称为狂王,乌孙国自此陷入了动荡的局面,解忧公主照例不得不忍辱含悲地嫁给他,并且和他生了一个儿子。
转眼又过去很多年,解忧公主自汉武帝太初年间嫁到西域塞外这片冰冷的土地,到汉宣帝甘露初年已经有五十多年了,历朝四代,三度嫁人,受尽了辛酸与委屈。她情词哀切地给汉宣帝上书表示了想叶落归根的心意,汉宣帝亦为之动容,派人把解忧及两个孙子接回长安,并赐以宅田侍婢,解忧公主总算善得其终。
综观历史上的和亲,我们不难发现:
和亲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针对敌对的民族,如西汉初年与匈奴的和亲,一种用于友好的民族,如西汉中期与乌孙的和亲,唐代衡阳公主与阿史那社尔的和亲;再一种用于已经内属的少数民族,如西汉末年与南匈奴的和亲。
从和亲的效果来看,既有成功也有失败。西汉初年,匈奴的铁骑踏入今冀北、山西、陕西北部以及内蒙古河套一带,所到之处践踏庄稼,劫夺财产,掳掠人口,不但给人民带来极大的动乱和痛苦,威胁到西汉政权的统治,而且也破坏生产文化,阻碍了社会向前发展,因此当时国力还很微弱的西汉只能通过与匈奴的和亲来维持边境的短暂安宁,但此后六七十年里,虽然西汉为和亲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仍然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匈奴贵族得以豪华奢侈的生活,助长了他们的贪欲,所以西汉初年的和亲大体是失败的。
汉武帝之后,西汉国力增强,汉武帝两次大败匈奴,从此“漠南无王庭”,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附汉,公元前33年,他又入朝觐见,自言愿当汉家女婿,于是上演了“昭君出塞”这一流传千古的历史事件。在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因此西汉末年的和亲是成功的。
事实上,所谓和亲就是为了达到这样或那样的政治目的而出现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和亲就是一种政治行为。不过,这种政治行为给被当作和亲对象的女人来说可谓一场生死劫难。
对此,我们对和亲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应全面否定。不过,从根本上来说,和亲的出发点就是为统治者自身的统治目的而服务的,把女人当玩物、当礼物送来送去,是一种对女性的极端不尊重,也由此可见,女人在古代封建社会也根本没有任何地位的。至于一些诸如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那不过是也许客观上存在这样的结果而已,并非出自其本意,不必进行渲染。
其实,历史上所谓的这些公主和亲基本上都是一场骗局。绝大部分皇帝都还是知道塞外的生活是个什么状态,因此一般被送出去的公主大都是假公主,要么是宫女临时加封,要么是选择来自底层的民女以假乱真……
汉高祖刘邦死后,冒顿单于向吕后求婚,说什么“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城,数至边境,愿游中国。孤偾独居,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这尽管亵渎得不成体统,可由于汉政权的力量微弱,吕后无奈,只好以宗室女乔装成公主嫁给冒顿。自此以后,西汉对匈奴和西域各国的和亲都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其中,王昭君尤其贫贱,是以民女的身份担任和亲任务的,故格外引起一般民众的同情与关切,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件大事,文人墨客也多对她进行描述、吟咏、赞叹,使王昭君的事迹广为流传。
当然,求亲者并不是不知情,就如同呼韩邪来汉求亲时点中王昭君一样,不必那些个公主,只要漂亮中看就行,反正他们来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女人,不必要查验资质证书什么的。
由此可知,国家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和亲”概念,这出戏的演出竟然让这些文弱的女子来担当主演,来背负如此沉重的历史使命,可见男人到了山穷水尽之时,连最拙劣、最卑鄙的方法手段都想得出来的,哪怕给历史留下沉重和争论,哪怕让后人戳着后背、吐着口水。
中国人推崇节烈,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有关忠节英雄的故事足以使鬼神变色,我不知道这些远嫁到塞外的公主,当作棋子,当作傀儡,当作玩物,用穷尽青春、埋骨他乡,换来短暂的战火平熄和故国安宁,是否也应称作巾帼英雄?
我一直在纳闷,堂堂一朝天子,如此多的男子汉大丈夫,竟然把一国的安危托付在一个柔弱女子的身上,这对于男人而言,还有比这更具奇耻大辱吗?
本来嘛,保护女人是男人的天职,现在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反而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她们的娇弱身躯,试问,天下还有没有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