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的富翁留给世界的财富不仅仅是金钱,往往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真正的富翁。
洛克菲勒这个姓氏,在20世纪的美国人眼里,就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从石油帝国的“美孚”石油,到金融大鳄“大通”银行,从大师辈出的芝加哥大学到世界顶级的现代艺术馆,都有洛克菲勒家族资本的影子。美国人开玩笑说,从摇篮到坟墓,唯一全程陪伴着你的就是“洛克菲勒”。
也有人将洛克菲勒家族所崇尚的冒险与博爱精神,奉为美国精神的最好诠释。在“911”事件中轰然倒下的双塔,正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祖产”,有人悲伤地断言,这不仅仅是一堆钢筋混凝土的坍塌,更是一个帝国时代的终结。而在原址上重建的自由之塔,正如洛克菲勒家族屡败屡战的精神传统。美国人相信,博爱是治愈信仰偏见的良药,而永不停歇的冒险精神,是重建家园的进军号角!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这个家族的第一代创业者。与其说老洛克菲勒是一位亿万富翁,不如说他创造了一个神奇的家族神话,他身后,留下了富可敌国的财富,更留下了数不清的逸事和真伪难辨的家训格言。
世界上稍纵即逝的有三样东西:话语、时间和机会。老洛克菲勒的故事,被众人播撒、传诵,更多的人试图从他的传奇经历和隽语断片中,寻觅成功的金钥匙和财富的密码。
老洛克菲勒漫长而传奇的一生,如果用色彩作比喻的话,是黑与白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当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罪恶”和“贪婪”的标签牢牢地粘在他的身上,仿佛永远也洗刷不掉一样。他挖掘了黑色的“黄金”,仿佛是割开了地球的“血管”,提供了发展现代化必需的动力能量,也带来了困扰百年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巴尔扎克说,每一笔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恶,马克思也说过,“资本来到世界,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后半生处在退休与归隐的状态,他乐善好施,散去一半的财富。洛克菲勒一生共积累了十多亿美元的财富,捐出的至少有7.5亿美元。他是一个不苟言笑又充满了幽默感的老人,一生节俭,甚至给人小费都以美分来计算,而用于募捐时,则是一掷千金。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全球最大的慈善组织的创建者。密歇根湖畔的芝加哥大学因资不抵债行将倒闭,他马上捐出数百万美元,使其后来发展为世界顶尖的学府。1917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基金会捐助了著名的北京协和医院,时至今日,这所医院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好的医疗机构。有人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慈善之举,不过是为了缓解巨大的财富和罪恶的破坏带来的“负疚感”,甚至有人说洛克菲勒和神秘的共济会之间有着“浮士德与魔鬼”式的约定,披着慈善的外衣,实现微型芯片化人类的终极梦想,种种传说,更让本来就富于传奇色彩的洛克菲勒家族,罩上了更加神秘的光环。
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常说身安不如心安,毁誉参半的洛克菲勒家族,好像是卡尔维诺笔下的“一个被分成两半的子爵”,暗喻着人性的两个侧面,罪恶和纯洁交织,最后善行和良知占了上风,但也要时时内省,提防邪恶和贪欲的侵袭和诱惑。
耶稣对法利赛人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着石头打她。”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在世人眼里,就像那个富有又负罪的妇人。这个虔诚而坦率的基督徒,坦然地面对世人的无上赞誉和流言蜚语,他听从了欲望的召唤,赚取了巨额的财富,他又听从了良知的召唤,帮助更多的人获得了知识、文化和健康。老洛克菲勒自己也得到了最好的福报,98岁高龄,半生索取,半生奉献,阅尽人生的繁华和宁静,安详离世。
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而洛克菲勒家族的传奇已经延续百年,历经六世而不衰。看来洛克菲勒家族,打破了创业--守业--衰败的历史怪圈和因果宿命,靠的不仅仅是毫无生命力的财富符号,而是诸多朴素而充满哲理思辨的家训和箴言。
西方有句俗谚--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时间。
在洛克菲勒家族中,有影响美国思想界的学者,有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鉴赏家,更有把握经济命脉的商界巨贾,甚至出了位高权重的州长、副总统。一个平民草芥,开枝散叶,竟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巨树!
从表面上看来,洛克菲勒家族的百年发展史不过是财富的疯狂积累史,但在家族内部的血脉联系中,可以看到,他们已经从贪婪的利益攫取者,转向了热心慈善的馈赠者、现代文化艺术的播撒者。这种优雅的转身,并不是野蛮的原始积累到文明的蜕变那么简单,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家族百年的自省和救赎。
洛克菲勒留下的遗产,不仅仅是黄金和美元。他留下的财富到底是什么?翻开他的故事,相信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第一章 财富是勤奋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