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贝多芬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有一个破旧的记事本,那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的成长史,他一直留在身边,视若珍宝。很多年后,当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去世以后,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将之视为传家宝,世代珍藏。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就对数字有着天然的敏感性。他和父母订立了一个契约,凡事都以支付报酬的方式完成。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父母都很赞成他的想法,他们对这种家庭关系不仅不视为一种疏离,反倒认为能培养孩子一种独立向上的精神。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将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做了精确的统计,最后得出自己每小时工作时间,需要得到的报酬是0.37美元。于是,在这个蓝色的记事本里,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就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记载。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人生,是从记载每一笔财富开始的,这种习惯他坚持了快90年。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父母的用意,可谓是用心良苦,在他们的心里,也并非生活多么艰苦,而是锻炼孩子的自理思想,因为,面对社会的时候,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美国人往往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让孩子们利用假期端盘子刷碗,送报纸送牛奶,并将这种零工的钱攒起来,作为他们的学费和零花钱。
因此,美国孩子认为,要买什么东西用自己挣的钱是最光荣的。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对自己的家庭成员,要求极为严苛,他认为自己的财富有可能是一种祸害,会让诸多子女不思进取,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好吃懒做,所以他严格管束自己的孩子。他的子女在成年之前,都没有去过洛克菲勒的公司,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大托拉斯的老板,更不知道自己家庭的财富堪称富可敌国。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在家里实行了一套很有趣的家庭法则。他任命自己为董事长,任命自己的妻子为总经理,自己的孩子作为员工,其中年龄较大的作为工长,年龄较小的作为低级工人。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对孩子的零花钱控制得很严格。每个月并不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每个孩子要靠自己的劳动来挣得收入:爱护玩具2美分,削铅笔10美分,认真学习,好好写作业每小时5美分,修理花园里的工具则能挣1美元,一天不吃糖可得2美分,第二天还不吃奖励10美分。在自己的菜园里劳动,每拔出菜地里10根杂草可以挣到1美分,打扫庭院的报酬是每小时15美分,保持院里小路干净每天是10美分。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很自得,他认为自己的孩子都是能自食其力的人。他的儿子小约翰,每天靠劈柴能挣50美分,而13岁女儿的职责是节约煤气,要是能节约煤气用量,每月结余的钱都归女儿所有,于是小女儿每天看着家里的煤气,有不关闭的情况,及时关闭。这样做既培养了孩子的节约意识,又培养了孩子动手劳动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不光要求自己的孩子厉行节约,还以身作则,每次家里收到了免费广告和各种包裹邮件,他总是把包装纸和绳子保存好,每当孩子的作业本用完的时候,他总是拿出剪裁得当的包装纸,得意洋洋地和孩子们一起画画,做手工。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相互谦让,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给5个孩子只买一辆自行车。让孩子们轮流骑,骑自行车成为了家务活儿做得好的孩子的奖励。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相反,为了获得这种奖励,孩子们做家务的积极性都很高,一周的劳作,可以换来一小时优先骑自行车的权利。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小儿子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长大后不好意思地承认说自己在8岁以前穿的全是花裙子,因为他在家里最小,前面4个孩子都是女孩。谁能想到大富翁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为了节约,竟然让一个男孩捡自己姐姐们的裙子。原因就在于在他看来,小男孩在七八岁之前,不需要太明显的性别标志,再花钱为小约翰单独买衣服有些浪费。
虽然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国是首富,但是他们家族中没有一个人挥金如土。老洛克菲勒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记录个人的收支账目,每一分钱都要在这个账目上写出用途和使用时间,每一笔开支必须有正当而可靠的理由。
老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在临死时将他的记账本连同精神交给了儿子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他的后人们又把它像接力棒一样传了下去。
如果没有一个品尝艰辛的过程,就永远不会珍惜宝贵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