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喜欢悄悄从我背后顶我一下,然后高兴地哼哼着大摇大摆地走开了,如果我被顶倒了,它就更得意了。
——华特·迪士尼
1.淳朴迷人的玛瑟琳
华特·迪士尼5岁时,父亲伊利亚斯带着全家人搬到玛瑟琳镇,并买下了面积45英亩的仙鹤农场。当时玛瑟琳只是一座有着约5000人的小城镇,位于密苏里州中部的林恩郡旁。玛瑟琳过去是一处偏僻的小村庄,19世纪80年代,这座小城镇进行开发建设,成为从堪萨斯到芝加哥的铁路交通线的中点,小镇因铁路而逐渐繁荣起来。村民们感谢这条铁路给他们带来了益处,便把火车站站长女儿的名字“玛瑟琳”作为这个小镇的名字。这里的居民安居乐业,朴实无华。
多年以后,华特回忆道:“我差不多忘却了在芝加哥的幼年生活,但是在玛瑟琳的生活仍历历在目。那是一处非常美丽的农庄,农庄前的一大片草地周围有几棵古老的柳树,柳树条随风舞动。还有两个果树园,一个是老果园,一个是新的。园中有各种果树,其中有一种叫‘狼河苹果’的,果实异常的大,吸引了附近好几英里外的人跑来看。”
玛瑟琳是美国城乡风情的代表,在华特·迪士尼心中是美国形象的典范。而且,现在迪士尼乐园中的美国小镇大街(Main Street USA)就是玛瑟琳镇的缩影。把它设计在游乐园内,让每位游客都和华特·迪士尼的童年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恍若时光倒流,游客们在那里能亲身感受到20世纪美国城镇风情。这也真实地反映出在玛瑟琳的童年生活对华特的影响非常深远。
迪士尼一家在玛瑟琳镇生活了四年,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华特在农场度过了影响一生的别样童年,尤其是受那些与他成天做伴的动物和森林里的各种生物的影响。这里似乎是一个世外桃源,天空永远都是湛蓝湛蓝的,空气温暖而湿润,森林茂密而深远,仿佛到处都布满了美妙神奇的童话故事。此情此景在华特·迪士尼制作的许多部动画中被不同程度地再现。
华特·迪士尼曾说:“事实上,我在玛瑟琳镇经历的比以前经历的事情更重要——也许比未来经历的事情还重要。”而且,玛瑟琳给予了他太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看游行,这些事情都让他终生难忘。在华特的艺术生涯中,他总是向我们展示一个他理想中的世界,而这个充满田园气息的城镇就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
2.欢乐和谐的小动物
农场的生活并不像在城市里那样清闲,父母亲在无法料理农场工作的情况下,让年龄并不大的三个哥哥也都参与耕作。他们种植玉米、小麦、高粱和大麦,饲养奶牛、猪、鸡和鸽子。母亲操持家务,还侍弄着一个菜园,搅制牛油到镇上的杂货店去出售,在冬季还销售苹果。收获时,他们也乐于与邻居共同分享喜悦。
大哥赫伯特和三哥罗伊负责大部分的农场事务,几年后,他们厌烦了农场工作,离开这个城镇去寻找新生活。起初他们来到芝加哥,随后前往堪萨斯市。但是父亲伊利亚斯要求他们用挣来的钱养家,不能只顾自己享受。此时,华特和妹妹露丝年幼,只能呆在母亲身边干点杂活。
在华特记忆中伊利亚斯是位既慈祥又严厉的父亲,他说:“他(父亲)的脾气暴躁,但又非常和蔼,他一心只为他的家庭着想。”伊利亚斯笃信宗教,但又致力于社会活动。他是一名乐师,周日会拉小提琴;他在商界被评为“有点天真的人”。父亲的这些特点和行为都对华特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时华特·迪士尼又瘦又高,有着一头蓬松的黄头发。他特别喜欢家里养的猪,他会赶着猪出去觅食,有时骑在猪背上表演翻滚动作。有一只小猪发育不良,他就拿着婴儿用的奶瓶盛牛奶去喂这只小猪,并给小猪起名叫“小瘦子”。“小瘦子”也形影不离地跟着他,就像一只忠实的狗。
多年以后,华特回忆这段童年生活时还说:“它特爱恶作剧,在它想闹的时候,它可以跟一只小狗一样调皮,跟芭蕾舞演员一样灵活。它喜欢悄悄从我背后顶我一下,然后高兴地哼哼着大摇大摆地走开了,如果我被顶倒了,它就更得意了。你记得《三只小猪》里的那只蠢猪吗?它就是‘波克’的原型。我拍它的时候实际上是流着泪拍摄完的。”
华特长大些后,成了农庄附近树林中的植物、动物们的好朋友。树林中的榛子树、柿子树、山胡桃树、野葡萄树及野樱桃树的果实,他可以任意采食。林中的兔子、狐狸、松鼠、臭鼬、浣熊、啄木鸟、野云雀、北美红雀、燕子和乌鸦也都是华特的好朋友,他常常和它们对话、嬉戏,甚至与动物们同悲同喜。
闲暇时,华特带着妹妹到树林里玩儿,他们喜欢听野雀欢快或焦急的叽喳声,看刚出生的小兔子在兔妈妈怀里撒娇,观察小鹿蹒跚学步咿呀学语,跟随松鼠蹦蹦跳跳寻找松果。他们也喜欢看当暴风雨来临时,各种动物一齐奔跑,喜欢看春天到来时,动物们欢呼雀跃。在华特眼里,森林简直就是动物们的乐园,各种生物在共同演奏一曲交响乐。
我们在华特创作的迪士尼动画中随处可以看到他在童年时的森林里看到的风景和经历的故事,如《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中当白雪公主误入大森林后,动物们给她带路,帮她整理房间,为她的惊险遭遇着急;动物们与白雪公主一起洗衣,和她聊天,成为白雪公主最贴心的伙伴;也为她的幸福而快乐。再如,我们在《小鹿斑比》中能看到动物们有时一起悲伤,有时一起欢笑。这些片段很浪漫又很真实,很容易令人走入影片中而引起共鸣。
迪士尼动画中的动物们欢唱舞蹈的场景,正是华特在玛瑟琳童年生活的重现。他把他们发自内心、无拘束的欢乐传递给全世界的每位观众,让人们得以从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并感到轻松愉悦。这是迪士尼动画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
3.墙壁上的大涂鸦
在玛瑟琳的农场,华特·迪士尼展露了他最早的绘画才能,尽管这是一次恶作剧式的胡乱涂抹。
华特的妹妹露丝后来回忆70年前发生的这件事时说:“当时,我父母和哥哥们都去了镇上,只有华特和我在家。我们在家里找到一大桶焦油,华特产生了画画儿的念头,说:‘用这个画画一定很不错,我们在墙上面画些画儿吧!’我担心用焦油画画儿擦不掉,可华特则肯定地说:‘一定可以擦掉。’于是我们就在面朝马路的白墙上大涂大抹起来。他画了许多房子,上面还冒着炊烟,我则画了一些弯弯曲曲的线条。画完之后,我们突然发现焦油根本擦不掉,于是开始紧张起来。父亲回来之后,看见墙上黑黑的一片,大为生气,但是他也懒得想办法去除掉那些结实的焦油。所以直到我们全家搬走的时候,那些画儿还留在墙上。”这也许是动画大师华特·迪士尼第一次尝试画画儿。
这次外墙大涂鸦让华特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没有因此对他大发雷霆,更重要的是华特也可以天天看到自己的杰作,并展开丰富的联想,他第一次感受到绘画的无穷魅力。
在玛瑟琳有位善良的医生对华特绘画的才能大加肯定,这让他真正开始了绘画生涯。他在寄往玛瑟琳的信中曾写到:“我最珍贵的儿时记忆是有关医生舍伍德(Sherwood)的。他过去常常鼓励我画画儿,并且因为我的努力奖给我小礼物。有一次,为了画画儿,我让他牵着他的马几乎站了一整天。当然,那幅画并不是一幅杰作,但是舍伍德让我认为这是最好的画之一。”这是因为舍伍德医生最后用25美分硬币买下了他的画,这让他自信能成为一名漫画家。
多年后,华特还曾在杂志《游行》(Parade)的一篇文章中谈到此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成人的鼓励是最激动人心的,它的影响非常久远。它可以帮助孩子确定目标,增加自信心,激励他们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奋进,而这正是成功的关键。”
除了舍伍德医生之外,华特的所有美术作品,还得到他的婶婶——罗伯特的妻子玛格丽特(Margaret)的肯定与赞赏。她还曾经送给他纸张、铅笔和彩色蜡笔,这对于当年的华特来说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因为之前他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么专业的绘画工具。
4.音乐与表演艺术的熏陶
在玛瑟琳镇上的一家电影院,华特·迪士尼第一次看了才发明不久的电影。一张用床单扯成的银幕上,放映了《耶稣十字架》和《复活》等影片。华特带着妹妹露丝大饱眼福,看见跟周围一模一样的人在银幕上活动着,他们激动得欢呼雀跃。
父亲伊利亚斯虽然是一个农夫,但拉得一手好小提琴。星期天,他常带华特去邻居家玩。父亲拉着小提琴,邻居家的女儿弹着钢琴,一演奏就是两个小时,华特既佩服又陶醉。
幸运的华特拥有的不仅是这些。他喜欢火车,而他的叔叔迈克(Mike)是一名往返于玛瑟琳和艾奥沃之间的火车司机,常从华特家附近经过,有时也会暂住在华特家,所以华特可以听到很多关于火车的故事。同时,华特的祖母,包括住在附近充满爱心的亲戚们也都很喜欢华特,经常鼓励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玛瑟琳短暂的生活影响了华特·迪士尼的一生:40年后,他曾按照当时玛瑟琳镇谷仓的样子建了一座谷仓作为摄影棚。另外,动画片里的小屋、给奶牛挤奶的恶作剧、迪士尼乐园的设计和他的电影《真实生活历险记》都打上了这个小城镇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