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巴佬进城
1897年7月,陈独秀同庆元,庆元的先生、同学,及先生的几位弟兄一行数人,到南京参加8月份的江南乡试。乡试是封建社会里举人资格的考试,是科举制度里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一旦中了举人,就意味着可以飞黄腾达,鹏程万里。为了让母亲高兴,虽然身体多病,但是,陈独秀依然硬着头皮去参加考试。
在同行的人群中,除了陈独秀外,其他人都参加过多次乡试了。因此,陈独秀一路上幻想着,南京城内的房屋街市会是如何繁华美丽。然而,现实却让陈独秀大失所望,南京城除了几条大路宽阔些外,屋子和安庆一样矮小破烂,只是比安庆大些。城内唯一的交通工具,也只有小驴子罢了。
陈独秀一行几人到南京的头一夜,睡在一家熟人屋里的楼板上。第二天一早起来,留下了三个不善言辞的人看守行李,即陈庆元、陈庆元的先生和第一次出门的陈独秀,其他人都分头去找住处了。
过了中午,住的地方找着了,于是几个人立刻搬了过去。然而,一进屋,却听找屋子的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屋子又贵又坏,真上当!陈独秀听了莫名其妙,心想:明明是他们自己看好的房子,怎么忽然又觉得上当了呢?
过了三四天,在他们和同寓中别的考生的谈话中间,陈独秀才得知上了当的缘故:原来在几个人找房子的时候,看见房东家里有一位花枝招展的姑娘,坐在窗口做针线,于是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决定搬到这来。然而,等到搬进来才发现那位仙女已经不知何处去了。后来大家才知道这种美人计,乃是南京房东招揽考生的惯技,上当的并不止陈独秀这些人。
二、乡试的灾难
但是,对于陈独秀来说,灾难才刚刚开始。由于屋里没有茅厕,于是大门外路旁空地,便成了公共厕所。那时南京稍微偏僻一点的地方,几乎每家大门外两旁地上,都有如此一堆一堆的“小金字塔”。陈独秀不愿意在大白天出去,总是挨到天黑才敢出去解大手,有时踏了一脚屎回来,弄得屋里臭气熏天的,就得受到别人的笑骂,这使得本已十分气闷的陈独秀心里更加郁闷。
到了八月初七,考试终于开始了。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天,共九天。由于考试时间很长,考生们又不得自由出入,所以每个考生都背着书籍、文具、粮食、炊具等用具。考棚被分隔成十余丈长的号筒,每个号筒被隔成一个一个的号舍。而每个号筒要住近百个考生,这使得酷热的天气更加难耐。
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件事给陈独秀的印象最深。他在《实庵自传》中对这件事进行了深刻的描述:“考头场时,看见一位徐州的大胖子,一条大辫子盘在头顶上,全身一丝不挂,脚踏一双破鞋,手里捧着试卷,在如火的长巷中走来走去,而脑袋还左右摇晃着,拖长着怪声念他那得意的文章,念到最得意处,用力把大腿一拍,翘起大拇指叫道‘好!今科必中!’”陈独秀见此景,思想受到极大触动。当然,乡试结果是,陈独秀名落孙山,这也宣告了陈独秀与科举制度的最后决裂。南京乡试对陈独秀最大的收获是,乡试促使陈独秀由仕途向康梁派转变。
§§第二章 投身维新与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