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萌发办报愿望
1903年6月30日,因《苏报》刊登章炳麟写的《革命军》序,上海警方逮捕了章炳麟。第二天,《革命军》作者邹容愤而到巡捕房投案。7日,《苏报》被封闭。这就是震动一时的《苏报》案。
陈独秀逃往上海后,《苏报》案已接近尾声。当他听了章士钊等友人对《苏报》案的介绍后,气愤异常,义愤填膺,对清政府的反动行为深恶痛绝。同时,也对邹容的大无畏精神赞颂不已。为了继续传播革命思想,章士钊等人酝酿创办《国民日日报》,以直接代替《苏报》,于是陈独秀便投入到办报活动之中。由于《国民日日报》揭露了清政府的黑暗统治,触动了清政府的神经,于是清政府通令长江一带严禁售阅该报,同时,由于编辑部内部经费短缺、纷争不断,12月初,该报被迫停刊。陈独秀、章士钊、苏曼殊辛苦一场,面对短命的《国民日日报》,不得不再次分手。满怀惆怅的陈独秀又潜回家乡安庆。
1903年12月,回到安庆的陈独秀并不甘于寂静的生活。他经常与桐城学堂的房秩五、吴守一等人谈论国家大事。受《苏报》和《国民日日报》的影响,陈独秀回到安庆后,觉得安徽落后于江浙各省,上海、杭州、绍兴、宁波、苏州等地都办有白话报,宣传革命思想,安徽也应该有这样的刊物。于是,他与“安徽爱国会”的房秩五、吴守一二人商量共同筹办《安徽俗话报》,希望能开拓皖省风气,促进革命思想的传播。
二、发行《安徽俗话报》
为了获得支持,陈独秀写信给安徽知名人士胡子承商议此事。胡子承写信给已在芜湖开办新书店“科学图书社”的汪孟邹,汪孟邹与该社同仁商妥后,答应科学图书社作为《安徽俗话报》的发行机关,这样,发行的问题就解决了。
1904年初,意气风发的陈独秀背着一个简单的包袱,只身一人来到了芜湖,开始了创办报纸的准备工作。当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便是印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独秀写信给挚友章士钊,请他主办的东大书局印刷厂负责印刷。发行和印刷两件大事解决后,又一个难题摆在眼前:办报的资金从何而来?经过商议,大家提议向社会募集资金。就这样,陈独秀四处奔走,为创办报纸四处募集资金。在他的努力下,《安徽俗话报》于1904年2月15日创刊,3月31日正式出版。
陈独秀对白话报寄予了极大的热情,从分拨、打包、寄送,事无巨细都亲自动手。《安徽俗话报》的主旨是反帝救国、开启民智。陈独秀在白话报创刊的第一期上就发表了《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一文,表明了这一主旨,他说:“我开办这报,是有两个主义。第一是要把各处的事体,说给我们安徽人听听,免得大家躲在鼓里,外边事体一件都不知道。况且现在东三省的事,一天紧似一天,若有什么好歹的消息,就可以登在这报上,告诉大家,大家也好有个防备。我们做报的人,就算是为大家打听信息的人,这不好吗?第二是要把各项浅近的学问,用通行的俗话演出来,好教我们安徽人无钱多读书的,看了这俗话报,也可以长点见识。”正是为了提高普通百姓对时事的关心,所以《安徽俗话报》的文章大都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提出的问题切中要害,发人深思,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安徽俗话报》是陈独秀创办的第一份杂志,他以“三爱”的笔名发表了大量文章,其中表现最多的就是反帝爱国的思想。《安徽俗话报》的发行,如同响彻天宇的惊雷震动了皖城大地,受到进步青年的热烈欢迎。经过陈独秀的努力,该报发行半年的售额就达到了3000份,成为当时全国各地近40种白话报中影响最大的一份。然而,它鲜明的反帝色彩也触怒了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英帝国主义,他们勒令白话报停刊。因而在出了22期之后,《安徽俗话报》不得不于1905年9月停办。
虽然《安徽俗话报》停刊了,但是它在皖城的影响是巨大的。而陈独秀通过创办《安徽俗话报》也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为后来创办《新青年》打下了基础。
§§第三章 投身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