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新文化运动的转向

  一、倾向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的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全世界都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在许多西方和东方的国家里,无产阶级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统治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革命运动此起彼伏。

  在中国最先报道俄国十月革命的是上海《民国日报》。1917年11月10日,即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的第三天,《国民日报》便以《突如其来之俄国大改变》为题,报道了十月革命。从此,中国人民开始知道了十月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并从中找到了新的希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热血沸腾,纷纷起来学习、宣传和研究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并成长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在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中,最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他于1918年7月至11月期间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李大钊阐述了十月革命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满腔热忱地讴歌社会主义革命,认为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全体人类的新曙光;坚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虽然李大钊在这三篇文章中还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内容进行系统的介绍,但是,当人们对资产阶级民主顶礼膜拜、幻想经过巴黎和会实现人类平等主义的时候,李大钊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欢呼声真可谓空谷足音,惊世骇俗。

  此时,陈独秀对十月革命没有李大钊那样敏感,虽然他对俄国资产阶级的二月革命抱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十月革命爆发以后,由于资产阶级反革命叛乱和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曾使陈独秀迷惑不解。他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对于克伦斯基政府为何要被推翻百思不得其解,更不理解俄国为何要退出帝国主义的战争。因此,陈独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留了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态度。

  然而,十月革命后东西方国家爆发的革命运动,推动着陈独秀思想的转变,他从怀疑、不解转向了同情和赞颂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以后,1918年1月,芬兰发生了工人总罢工,成立了人民代表苏维埃;11月德国发生了工人水兵起义,推翻了德国皇帝的统治,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同年,奥地利工人代表苏维埃成立;接着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此时,陈独秀看到被北洋政府遏止的“过激派”运动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潮流。所以,1919年2月9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第8号上发表《公理何在》,为十月革命所代表的过激派辩护:“过激派的行为,纵或有不是的地方,但是协约国把他们破坏俄、德两大专制的功劳,一笔抹杀,又试问公理何在?德皇未败以前,反对战争始终不屈的,只有李普克尼希一派,附和德皇的人,如今却逼迫李普克尼希,而且加害他的生命,又试问公理何在?”表现出了他对欧洲马克思主义者的同情。1919年3月,陈独秀发表《朝鲜独立运动之感想》一文,称赞“这回朝鲜的独立运动,伟大,诚恳,悲壮,有明了正确的观念,用民意不用武力,开世界革命史的新纪元。我们对之有赞美,哀伤,兴奋,希望,惭愧种种感想。”到“五四”前夕的4月20日,陈独秀对20世纪俄罗斯革命发表短评,指出:“18世纪法兰西的政治革命,20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当时的人都对着他们极口痛骂,但是后来的历史家,都要把他们当作人类社会变动和进步的大关键。”虽然陈独秀此时还没有能够对法、俄革命的不同性质加以区别,但却已认识到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正是在十月革命所引起的世界革命风潮的推动下,经过巴黎和会失败的惨痛教训,陈独秀在犹豫、观望之后,逐渐明确了拥护十月革命的态度,从而将目光从法兰西转向了苏维埃俄国,这是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前提。

  二、接受马克思主义

  随着陈独秀对十月革命态度的改变,加上李大钊的极力提倡,《每周评论》以较大的热情和篇幅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从1919年2月以后,《每周评论》以大量篇幅介绍了西方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这些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十月革命的影响,使中国人民特别是革命的知识分子了解了世界革命的动向。

  受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革命高潮的影响,陈独秀也开始关注劳苦人民的生活,分析造成贫富悬殊的原因,并从中懂得了一些阶级斗争的道理。他认为,欧美各国贫富悬殊的原因,是因为有钱的人开设工厂,雇佣许多穷人替他做工,得到的钱财,大部分进了资本家的腰包。资本家把一部分发给工人,叫做工价。工厂越大越多,那少数开工厂的资本家越富,那无数做工的穷人仍旧很穷。所以穷苦的工人时常和开工厂的资本家作对,于是渐渐形成了无产阶级对于有产阶级的社会革命,这就是现在各国重大而紧急的问题。

  1919年6月11日,在陈独秀被捕入狱之后。三个月的铁窗生活极大地促进了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陈独秀曾公开为无产者辩护,以改变知识分子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他认为,自命为智识阶级的士大夫,不要太高兴,不能以为无产劳动阶级永远可以欺负,更不能永远把他们踏在靴底下不当作人看待。此时陈独秀的思想和立场,已经向劳动人民转移,这是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条件。

  陈独秀初期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温和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但随着他对十月革命态度的改变,该刊也注意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从第6卷第1号起,《新青年》成立编辑委员会,实行轮流编辑的办法,李大钊乃将他担任编辑的第6卷第5号办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斗争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继这期专号之后,《新青年》不断发表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工人状况的文章,使其逐步成为一个倾向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舆论阵地。

  §§第五章 创建共产党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