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渡江战役

  一、将革命进行到底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通过三大战役,我军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共计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剩余兵力在战略上已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国民党集团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陷入了困境;而我军已解放东北全境、华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人民军队的总兵力已发展到400万人,而且士气高昂,武器装备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在三大战役中积累了宝贵的大兵团作战经验,已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军。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企图以“和平谈判”为手段,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同时在军事上争取喘息的时间,调整部署,保存和扩大残余势力,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我南进。

  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根据当时的形势,首先揭露美帝、蒋介石正在酝酿着的“和平”阴谋。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真诚合作,粉碎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阴谋,将革命进行到底。

  二、指挥渡江战役

  1949年3月5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决定:批准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以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人民解放军应争取解放长江以南的华中、华南各省及西北地区,完成渡江后,有步骤地稳健地向南方进军;解放军应把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先占领城市,后占乡村。3月14日,中央召集了一个座谈会,议题是对各大战略区的人事安排提出方案并作出决定。中央军委将人民解放军整编为四个野战军,邓小平任第二野战军政委兼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同时,原淮海战役总前委改为渡江战役总前委。在西柏坡参加会议时,毛泽东亲口对邓小平说:“交给你指挥了。”毛泽东对邓小平说这句话,这已不是第一次了,在淮海战役时,毛泽东也这样说过一次。两次说起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信任。

  3月26日,总前委在蚌埠附近,召开了二野、三野高级干部会议,邓小平主持讨论渡江作战方案。会议指出,1949年上半年要打过长江。和谈成功了,即利用和平方式渡江;和谈不成功,即利用战斗方式渡江。3月31日,总前委和高级干部会议在合肥的瑶岗召开,讨论渡江战役的作战方针及其部署问题。邓小平从战略全局出发,统筹谋划,深谋远虑,提出了很多战略见解,在渡江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邓小平提纲挈领地分析了斗争形势,确定了战役的部署,充分预计了战役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提出了正确的对策和工作重点,规定了各个作战集团的任务。执笔拟写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这个纲要规定,战役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二、三野战军分东、中、西三个集团,采取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法第一阶段完成渡江任务,实行战略展开;第二阶段割裂和包围敌人,切断退路;第三阶段分别歼灭被围之敌,完成全部战役。歼灭敌军集结于上海至安庆段之兵力,占领苏南、皖南、浙江全省,夺取南京、上海、杭州后,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报经中央军委批准后,成为我军渡江战役的行动纲领。

  4月3日,毛泽东批准实施渡江战役,时间为4月15日。中央军委4月10日询问总前委:我们和南京代表团的谈判已有进展,如果此项协定签订成功,则原先准备的战斗渡江改为和平渡江。因此,渡江时间势必推迟半个月或一个月。总前委通过实地调查向中央军委报告说:“长江每年阳历5月初开始发大水,而且5月的水比7、8月还大,两岸湖区均被淹,长江水面极宽,届时渡江将发生极大困难;同时,我百万大军拥挤江边,粮食柴草均极困难,如推迟过久,则必须将部队后撤以筹粮筹柴草。所以只有在能保证和平渡江的条件下才好推迟时间,否则亦应设想敌人翻脸。按目前情况,立即渡江,把握颇大;先打过江,然后争取和平接受更为有利。”中央军委高瞻远瞩,既充分考虑各方意见,体察实情,又坚持服从政治斗争之必须,遂于4月15日电示总前委,将渡江时间推迟到22日,并假定若政治上有必要,还须再准备推迟7天间。

  邓小平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方面向军委报告实际上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意见,一方面对部队加强解释教育。邓小平给师以上干部如下指示:此次我军推迟一星期渡江,完全是政治和军事上所采取的必须步骤。因此必须在师以上干部中说明下列诸点:一、和平谈判颇有进展,有可能在最近签订协定。此种协定实际上就是国民党的投降,于全局和人民有利。二、我们渡江,应站在政治上最有利的地位的基础上进行渡江。如果谈判破裂,责在对方;如果协定签字后对方不实行,其责任亦在对方。全国人民必定更加拥护我们,届时无论和平渡江或者战斗渡江都更有利。三、要估计到现在国民党军队大部分还掌握在蒋介石党羽手上,即使签了协定,他们都还有继续抵抗的可能,所以我们一切应从战斗渡江出发。而且因为敌人必然利用此时间加强其沿江军事准备,故我们亦应利用此时间更充分地进行军事准备。四、如果政治上需要时,还可能再一次推迟几天。所以在部队中要一面防止急性病,一面防止战斗意志的松懈。五、大家最担心的季节和江水问题,中央对此亦极重视,计算时间,在4月底以前,江水尚不至有大变化。六、时间推迟的另一大问题是粮食、柴草、油盐,各兵团必须具体计算,拟出办法,望告我们以妥善解决。七、在延长渡江的时间内,中心工作仍应放在加强战斗准备上,但亦可利用此时间传达二中全会决议。邓小平和陈毅拟定的这份产生于4月12日的指示,是关于军事政治谋略的好教材,不仅系统地传达贯彻了中央军委近期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而且对中央军委关于在下达推迟渡江至20日的命令时,“不要说是为了谈判,而要说是为了友军尚未完成渡江的准备工作,以免松懈士气”的指示并未完全照办。他们认为从正面加以解释推迟渡江的原因,不会松懈士气,故把和平谈判与渡江的关系及推迟的理由,从政治与军事两者相互关系上加以解说,把“底”交给干部群众,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使他们对军委更加信赖,斗志更加旺盛,因而得到军委好评。邓小平在应对渡江时间变化过程中所显示的才能,确实使人深感毛泽东评价他“人才难得”和“柔中有刚,绵里藏针”确为精到之处。

  4月15日,中共代表团在尽可能地采纳对方提出的意见后,提出《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和谈宣告破产,我军于当晚8时发动了渡江战役。当天黄昏,担任中路突击集团的三野第七、第九兵团早早就将炮火准备好了。他们登上木帆船,在当涂到贵池一段,乘昏蒙的夜色,首先向江南驶去,发起了多路强渡。其中,中路强渡由三野副政委谭震林亲自指挥。当时,只听见万炮轰鸣,只看见战士们怀着对敌人的仇恨,冒着敌人的炮火,以雷霆万钧之势,勇猛冲锋,于当天夜里将国民党惨淡经营的长江防线撕开了20多里的大缺口。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长江南岸的广大地区,随即又继续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路大军强渡成功了。接着由二野组成的西路大军也驰向彼岸:由陈赓统率的第四兵团,从彭泽到马当突破;由陈锡联统率的第三兵团在大渡口至乌江闸之间突破;由杨勇统率的第五兵团在望江到大渡口之间突破。在激烈的炮火声中,江面上响起一片壮烈的口号声。大家高喊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到达对岸就是胜利!真英雄真好汉,就在长江南岸见。”喊声震天,相互鼓舞,彼此声援。西路大军遇到的敌人也和中路一样,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解放军所遇到的抵抗,甚为微弱。

  21日,汤恩伯亲到芜湖督战,但早已无济于事。就在汤恩伯在芜湖督战的当日,被蒋介石视为“固若金汤”的东西防线也被突破了。22日,解放军解放了贵池、彭泽、安庆等地,猛扑浙赣线,向敌军纵深进攻。东路大军也于当晚7时发起攻击。第十兵团第二十三、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军组成第一梯队,在张黄港至七圩港一线强渡长江。战船冒着密集的炮火向前猛冲,首批八个团的兵力,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里就登上南岸,歼灭了据守敌军,建立了东西50余公里、南北10余公里的滩头阵地。同时,争取了国民党军江阴要塞守军7000余人起义,控制了江阴炮台,封锁了江面。

  在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的同时,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占领武汉以东以西的地区,直逼武汉,有力地牵制了白崇禧集团,保障了第二野战军渡江作战侧翼的安全。就这样,在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进攻面前,敌人精心布防三个月的长江防线被全线突破,渡江作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蒋介石得知我军发动渡江战役的消息时,犹如五雷轰顶,他万万没有想到解放军动作是如此之快。在这危难时刻,蒋介石强打着精神,发出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告诉汤恩伯!让他给我好好地打,一定要守住长江天堑,不让共军过江!”“告诉白崇禧和谈已经破裂,华中地区全靠他了。”尽管蒋介石气急败坏,告急、失败的电话还是一个接一个地打来。当听到江阴要塞失守的消息时,蒋介石瘫倒在地。

  21日子夜过后,毛泽东收到大军成功渡过长江的消息,立即以军委名义向邓小平总前政委发出复电,庆祝七、九两兵团渡江胜利。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并于23日解放南京,27日占领苏州、杭州,先后解放了上饶、金华等地。5月,解放军先后占领温州、宁波以及浙东广大地区,解放军第一部占领南昌。5月17日解放武汉三镇。23日夜至27日,上海战役结束,至6月2日渡江战役胜利结束。

  渡江战役历时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46个师,共计43万余人。在渡江战役中,邓小平一直作为总前委书记,举重若轻,文武并举,挥洒自如地驾驭全局,为解放南昌、杭州等江南地区及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四章 西南局第一书记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