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是关系人类兴衰存亡的大事。二十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们从切身的体会中感受到和平的珍贵。战后,由于美苏两极争霸,整个世界虽然结束了战争状态但却陷入了冷战的阴霾。美苏争霸的态势剑拔弩张,世界范围内的革命浪潮也是此起彼伏,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很大。世界和平又面临着新的威胁,如何避免战争实现持久的和平,成为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和有识之士反复思考、孜孜以求的问题。在这种国际形势下,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站在全球发展的制高点上对时代发展和国际形势做出了科学判断。他第一次提出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并做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新判断,对于我们顺应全球范围争取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国内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努力建设和谐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科学准确地判断国际形势是一个国家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的基础和依据。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指出了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当今世界上两大突出问题和带有全球性战略问题的重大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用实事求是的思想对20世纪以来世界的变化作了通盘审视,得出了“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的科学论断,从而形成了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崭新时代观。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命题曾经作出多次的精辟论述,对当今世界基本态势作了科学的高度的概括,1984年5月,邓小平会见巴西总统时就指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1985年3月他在接见日本客人时说:“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1989年10月,邓小平会见缅甸总统时强调了他的主题思想: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邓小平指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思想,改变了过去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指导我们以“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方针调整外交战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和平与发展这一判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为中国和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纵观当今世界人类,要和平社会、要前进、要发展不能靠侵略和战争而只能靠共同的发展,这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时代依据。邓小平正是抓住了这一时代特征,强调指出:中国希望世界和平、地区和平。特别希望与亚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成为更好的朋友,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决策。
再次,要用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邓小平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是:第一,用和平协商的方式,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合理解决边界争端和纠纷;第二,用“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办法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领海争端;第三,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还可以留待以后解决,可以把它放下;第四,在处理国家关系时,总的指导思想是求同存异,不纠缠历史旧账,一切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