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一章 南昌受降与抗战的胜利

  一、胜利前夕的赣西、赣南作战

  1944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各个主要战场胜利推进,日本帝国主义为解救日益严重的困局,孤注一掷,发动规模浩大的豫湘桂作战(日军称“打通大陆交通作战”,代号“一号作战”),以便打通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解除驻湘桂粤赣地区的中美空军的威胁,挽救在中国战场的失败命运。这是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大陆败亡前的最后一次挣扎,战火由是再次蔓延到江西。

  就在豫湘桂作战进行之中的6月6日,日本大本营关于摧毁遂川、赣州、南雄等中国东南空军基地的要求,传达到日军中国派遣军。随后,中国派遣军将包括攻取遂川、韶关的打通粤汉路南段,获取沿线钨、锰、锡、铁、煤等重要国防物资,列为一号作战的第三期作战,排在攻占衡阳、桂林和柳州的第二期作战之后进行。6月18日日军攻占长沙后,为消灭第九战区部署在湘东赣西的第二十六、五十八、七十二和二十、四十四军等部,配合其主力南下围攻衡阳的作战,以第三、十三、二十七、三十四师团向这一地区进击。下旬,日军第三、第十三师团首先分别从醴陵、浏阳进攻萍乡,第三十四师团21日占湘东镇、23日进入萍乡城;第三师团由上栗市南下,与之会合。26日,在中国军队4个军的围攻下,日军退向醴陵。萍乡遭到日军的残酷烧杀。由于日军并未能解除这一方向上的威胁,7月17日,日军再次以第三十四、二十七师团向醴陵、萍乡方向突进,遭到我第五十八、七十二军等部猛烈阻击后,又一次进至萍乡境内。22日,日军第十一军发布命令,“决定歼灭萍乡附近的重庆军,继而向莲花、茶陵方面突进,围歼第九战区军的主力”,即令第三十四、二十七师团从醴陵-萍乡-莲花道路以北以东和以南以西分别突进,对萍乡中国守军五十八军等部形成包围。中国军队在五陂下、源头一线阵地顽强阻击后,退向莲花方向。27日,日军再次攻占萍乡县城。29日,日军从萍乡方向侵入莲花,三十四师团31日占领莲花县城,二十七师团一部驻南村。中国军队随即展开反攻,日军相继撤退,8月10日收复萍乡,13日收复莲花。

  同年底日军攻占桂林、柳州后,决定继续进行第三期作战,即“预定要打通粤汉铁路南部广州--衡阳间和攻占遂川飞机场的行动”。当时,美军陈纳德第十四航空队第六十八联队编成华东机动部队,以遂川为中心,形成遂川、赣州、大庾(今大余)新城、韶关、建瓯机场群,支援第九战区的作战,实际上从1943年春夏以来即掌握了江西的制空权,不断对盘踞南昌、九江、南浔路及长江的日军进行空袭,对日军构成重大威胁。以冈村宁次为司令官的日军第六方面军遂在《打通粤汉线南部作战计划大要》中确定,以第二十、二十三两个军担任打通粤汉线南部的任务,“以一有力兵团摧毁遂、赣地区美空军基地”,抢夺赣州一带贮藏的相当数量的重要国防资源,即令第二十七师团由茶陵向遂川、赣州进攻,破坏遂川、赣州空军基地,占领赣州,而后与第四十师团策应,占领大余新城机场;第四十师团由韶关进击南雄,北上与二十七师团会合。抗战开始以来未直接遇敌的赣南地区,由此面临日军的侵入。

  1945年1月15日,日军第二十七师团由湖南茶陵向东进犯,在我守军第五十八军、第七十二军的节节抗击下,进入赣西,16日在莲花桥头到界化垄一线,与第五十八军发生激战,19日再次攻占莲花县城。因莲花几个月前曾发生恶战,据日军记载,县城“附近到处可以看见去年8月师团作战时战死的日本兵的坟墓”。攻占莲花后,日军继续南下,途中为避开美机的空袭,改为夜行军。22日,日军攻占永新县城,进迫遂川。29日攻击并破坏遂川机场,30日占领遂川县城。2月1日,日军第二十七师团发动对赣州的进攻。中国军队一面派第七十二军侧击日军,一面从临川抽调第一〇二师乘汽车紧急增援赣州地区守军第四十、八十三、一〇八师等部。5日,日军越过章水与守军在赣州城发生激烈的巷战,城市受到严重破坏。6日,赣州失陷,飞机场被敌占领。随后,日军一部继续南下突进大余。这时,由广东韶关推进的日军第四十师团,已于3日占领南雄,进而越过梅关北上,5日占领大余,7日攻占大余新城机场,9日在新城镇与南下的二十七师团一部会合。当天,中国军队第九十师反击大余,10日攻入城内与敌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而退至郊外与敌相对峙。至月底,日军完成打通粤汉线南部、攻占遂赣空军基地的作战。日军一度计划以确保遂赣地区作为对中国东南沿海方面进行反击的据点,而要求将这一地区“封住不让美军再使用”。此次敌踪所至,包括莲花、永新、遂川、赣县、大余、南康、信丰、定南、龙南、全南等赣西赣南14县。赣南政治经济中心的赣州被敌占领约半年。赣西、赣南举凡被敌侵犯之处,“受创均极惨烈”。

  日军侵入赣西时,战时省会泰和立即受到严重威胁,被迫紧急搬迁。1944年底,省党政部分机关开始撤往宁都、瑞金、兴国。次年1月,省政府主席曹浩森带领省政府秘书处迁至宁都青塘,省党部主任委员陈肇英率机关迁往瑞金,形成政府机关驻宁都、党部机关驻瑞金的局面。“所有在泰和、吉安、赣州等地的机关、银行、商店、报社(民国日报、力行日报)、剧院以及三青团等单位,大都受战局影响先后转移到宁都。连江西唯一的‘中正’大学,也由泰和的杏岭迁到宁都的长胜。”宁都、瑞金成为抗战末期江西的政治中心。

  就在日军肆虐赣西南、江西省党政机构南迁之际,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已临近败亡。1945年5月28日,日本大本营命令在湖南、广西和江西地区的日军“务必迅速撤离”,向华中、华北集结。6月底7月初,侵入赣南、粤北的日军第二十七师团、第四十师团等,经赣县沿赣江东西两岸,路过遂川、万安、泰和、吉安、峡江、新淦(今新干)、樟树,向南昌、九江北撤,在湘东的日军因惧怕中美飞机轰炸不敢走京广线,也经由赣西宜春、万载、分宜、新余撤逃。这两路撤逃的日军,对沿途各县再次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劫。8月10日,日军分别到达南昌、九江地区。随即因日本已经宣布投降,日军遂就地停止撤退,等候处置。在日军北撤期间,中美空军对其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中国军队沿途追击、截击日军,相继收复了赣南、赣西各沦陷县区。

  二、抗战的胜利与南昌、九江的受降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公布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对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8月8日子夜,苏联正式对日宣战。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切梦幻彻底破灭,遂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同盟国投降。

  8月10日上午,日本政府将《关于接受美、英、中三国共同公告的照会》通过瑞典转达到中美英三国。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当晚6时由重庆广播传开,重庆市民拥上街头,彻夜狂欢,尽情庆祝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晚8时25分,国民政府关于日本投降的通电传到宁都,江西临时省会宁都也立即一片欢腾。8月11日的《江西民国日报》报道说:“消息传来,霎时,全城轰动,成千累万的人群疯狂地在街头上狂笑欢呼。朋友见面,紧握双手,欢笑到说不出话来,甚至热烈的拥抱,甚至遇见陌生的路人,亦不禁握手拥抱起来,人与人之间,都显得格外的亲密,无法压抑的感情,都从每人的心灵中流露出来,不论操何职业的人,都一同舞蹈、欢呼,这赣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自昨晚八时二十五分起,开始发狂了。”同日,该报发表社论,感叹“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热烈情绪来迎接伟大的‘八月十日’,但这个日子曾费了我们多少血汗与苦难的代价!”社论将抗战的胜利比喻为天亮了,指出“漫长的黑夜终走到了它的尽头,现在天全亮了。全世界都在欢呼,欢呼正义毕竟压倒了世界一切的强暴。日寇屈服了,也就是日寇所代表的野蛮主义向中、美、英、苏高举的自由民主旗帜屈服了!这是一个早经决定了的结论,历史是绝对不会开倒车的,凡是企图将历史拉向后转的人,必然要被历史前进的巨轮所压碎!”其后,在宁都、瑞金都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大会,自由新闻社还与美国新闻处东南分处在宁都举办了胜利画展,展出作战图片和战利品,参观者人山人海。

  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正式在广播中宣布投降,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电台发表《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正式宣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9月2日,在停泊于日本东京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隆重举行了同盟国接受日本投降的仪式。中国政府由此将9月3日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日,中国战区在南京举行接受日军投降的仪式,并分16个受降区,在全国各地和越南河内分别接受日军投降。

  8月18日,省政府主席曹浩森按照蒋介石的多个谕令,在宁都召开省政府全体委员会议商议接收事宜。会议决定:1?郾按照蒋介石关于省会及其他各港埠、交通线、各场站应即从速准备接收的谕令,立即组织接收团,速回南昌接收敌人投降并处置一切。2?郾派建设厅长胡嘉诏、社会处长黄光斗、保安副司令廖士翘等组成接收团,速赴南昌筹备一切接收事宜。并派部分保安团及省警总队、水警总队随同前往南昌,维持治安,以赖伟英任南昌市警备司令。3?郾按照蒋介石迅速全力恢复全省交通通信的指令,由建设厅使用中央拨款限期赶办。4?郾任命田粮处副处长艾怀瑜代理南昌市市长。与此同时,省党部也根据国民党中央的电令,派书记长陈协中和委员尹敬让、王青华,随军至南昌、九江,负责接收伪党务机关及其所属文化、宣传、印刷等机关。下旬,这些人员先期进入南昌、九江,艾怀瑜就任南昌市代市长,分别主持对日伪政务、党务机关的接收工作。

  接受江西境内日军投降的工作同时展开。8月18日,蒋介石电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为受降主官,负责接受南昌、九江地区的日军投降(该区后被序定为中国战区第五受降区)。薛岳随即成立第九战区南昌前进指挥所,进入南昌。31日,薛岳向该地区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笠原幸雄发出第一号备忘录,指令其率部向第九战区投降。同日,又发出第二、第三号备忘录。三个备忘录的主要内容是:

  1.关于受降主官和受降机构:薛岳以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之地位,接收在南昌、九江地区内日军第十一军及所配属陆海空军与其辅助部队之投降。在南昌设立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前进指挥所,派陆军第五十八军军长鲁道源中将兼指挥所主任,负责监视日军执行一切有关命令。派鲁道源为南昌区受降主官,负责接收在南昌、涂家埠地区的日军投降;陆军新三军军长杨宏光中将为九江区受降主官(该军不久被裁编,改派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孙渡兼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九江前进指挥所主任和九江区受降官),负责接收在永修、德安、星子、瑞昌一带地区的日军投降。

  2.关于日军投降部队: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笠原幸雄负责南昌、九江地区日军投降,为代表投降部队长。日军独立第七步兵旅团在南昌集中缴械;第十一军司令部及直属部队,第十三师团,第五十八师团,独立混成第二十二旅团、八十四旅团、八十七旅团,均在九江集中缴械。

  3.关于日军在投降前须遵令事宜:日军立即停止一切敌对行为;立即各就现在驻地及指定地点静待命令,不得向“非本司令长官所指定之部队指挥官”“投降缴械及接洽交出地区与交出任何物资”;本受降区内所有日军的武器弹药、航空器、船舶车辆及一切交通通信工具、飞行场、码头、工厂、仓库物质,与一切建筑物暨军事设施,以及文献档案、情报资料等,应立即派兵看守,不得移动,并绝对保持完好状态,编列表册,听候派员接收;立即将日军现驻地内一切行政组织(含各项机关、银行、学校、医院以及各项组织所经办或占有之各项工厂、矿场、商号、仓库、公共事业等)、日军扶植之伪组织,造具清册,听候点收,不得迁移、毁坏和隐匿,“绝对不得”将其“移交非本司令长官所指定之行政官吏或代表人员”;投降前负责维持驻地地方秩序。

  备忘录对日军的投降及其投降前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同时,也完全体现了蒋介石排斥中共及其所属武装部队接受日军投降的精神。

  9月2日,南昌前进指挥所命令第五十八军新十师接管南昌。7日,新十师两个团进入被日军占领6年之久的南昌市,驻屯南昌的日军第七独立旅团解除武装,开往昌北牛行车站集中。长期饱受践踏欺凌的南昌全城“百姓喜泪夺目,奔走相告,聚集在街道上,燃放鞭炮,彻夜不停”。到达南昌的华中受降指导部,立即电令当时在武汉的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笠原幸雄,立即到南昌报到,接受指示。8日至12日,华中受降指导部先后召集我军军师长、江西省政府官员和日军高级军官会议,安排受降和接收等事宜。南昌前进指挥所主任鲁道源也于9日到达南昌。

  9月14日,第五受降区接受日军投降典礼在南昌中山路中央银行大楼举行。据《南昌市志》记载:“上午9时30分,第五十八军军长鲁道源代表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任受降官,端坐大厅中央。两侧依次为五十八军副军长梁得奎、军参谋长鲁元、师长肖本元、侯德邦,以及江西省主席曹浩森的代表建设厅长胡嘉诏、新任南昌市市长艾怀瑜等,到会的还有各界代表和中外记者。在严肃的气氛中,日军代表笠原幸雄双手捧着投降书,正步走到受降官席前,立正鞠躬,呈上投降书,并作口头报告。”受降官鲁道源庄严地在日军投降书上盖下印记,接受了日军的投降,并即席向日军投降代表发表了训话。

  笠原幸雄签署的日军投降书的内容为:

  (一)本官奉上司之命,统率驻南昌九江地区之一切所属陆军部队以及不久集结该地区内之各部队,并统制海军部队,谨向中华民国第九战区长官薛岳将军阁下投降。(二)本官当立即遵照中华民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备忘录九字第一号至第三号规定以及会后之命令实行。(三)解除武装,俟调集完毕后,着令各地区投降部队指挥官立即遵照中国各受降主官之规定实施。

  南昌九江地区投降代表、投降部队长陆军中将笠原幸雄(官章)

  昭和二十年九月十四日午十二时零分于中华民国南昌签字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四日午十二时零分于中华民国南昌收到本投降书。

  中华民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陆军上将薛岳(鲁道源代)

  仪式结束后,南昌10万民众举行了盛大的欢庆游行。

  9月10日,南昌已经成立接收委员会。15日,被集中在南昌昌北地区的日军独立步兵第七旅团,开始向第五十八军缴交武器弹药、交通通信器材、卫生粮秣等一切军品。至10月22日,南昌地区接收日军投降的工作完成。

  九江地区的接收日军投降工作,在孙渡主持下从9月19日开始进行。各部日军依次缴械和缴交物资,具体情况为:

  独立混成第八十四旅团9月19日开始缴械,至9月26日接收完毕;

  第十三师团10月1日开始缴械,至10月9日接收完毕;

  第五十八师团10月10日开始缴械,至10月13日接收完毕;

  第十一军司令部暨配属部队10月14日开始缴械,至10月19日接收完毕;

  独立混成第八十七旅团10月16日开始缴械,至10月18日接收完毕;

  独立混成第二十二旅团10月16日开始缴械,至10月18日接收完毕。

  九江日军的投降至10月19日全部完成。据《九江人民革命史》记载,在九江投降的日军有63000余人;接收的武器装备有战马7900余匹,步枪30000余支,轻重机枪2000余挺,山炮、野炮、海岸炮、守城炮以及各种步兵炮等1000余门,弹药器材以及其他军事物资200余库,各种汽车、摩托车300余辆,运输轮船包括商轮、小汽艇、小驳船、小火轮等100余艘。还有工厂、场站、修理所等100余所。

  日军投降后,第九战区分别成立了昌北、九江日俘管理机构,在南昌投降的日军,被集中到昌北牛行车站(后移吴城);在九江投降的日军,被集中到湖口、星子一带,统一管理。不久之后,在江西的全部日军和日本侨民,由中国政府派船遣送回国。

  就在日军开始投降后,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致电行政院院长宋子文,报告接收日军投降部署和该战区部队整编情况,称已遵令在9月底裁撤3军8师5纵队,部队整编为第四、四十四、五十八、七十二、九十九等5个军,共15个师,认为本战区抗战军事复员工作已经完成,请求将第九战区明令撤销,以便他在10月底“归还田间,重度平民生活”。这个报告,反映了抗战胜利后部分高级军官对和平时局的期盼和心愿。

  三、江西抗战的地位与意义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政治基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江西境内的中国军队和全省人民的抗战,在全国正面战场作战和整个民族抗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江西正面战场的作战,是神圣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队在江西境内,先后进行了赣北、南昌、上高和浙赣4次大规模的会战,占抗战时期正面战场22次特大会战总数的近1/5.中国军队在江西境内的作战,牢牢坚守住了南昌会战后形成的战线,在前线与大后方之间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阻挡住了日本侵略军西进的脚步,有效地保卫了西南大后方,也有效地保卫了江西的大片土地。

  第二,在每一次抗日作战中,江西境内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民族大义下慨然奋起,不计生死,前仆后继,以血肉之躯阻击了装备精良和使用毒气的日本侵略军,保卫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留下了许多气壮山河的英勇事迹。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必将受到历史和人民的永久敬仰和纪念。

  第三,作为中国抗战的前线和后方,江西人民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韧不拔、同仇敌忾、节衣缩食、献粮出兵,为支援前线部队的作战和夺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贡献。江西人民在奋勇支援前线和努力建设后方两个方面,都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坚忍、奋斗、自强、自立、创造、牺牲精神。这些精神,是抗日制胜的重要因素。

  第四,抗日战争对包括江西在内的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战争促成了人民的动员和觉醒,提升了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考验了国家政权、政党和各界人民的意志与能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更新,加速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经济事业的建设,缩短了古老中国向现代国家转型和崛起于世界的过程。“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抗日战争及其所促成的“各方面均有长足显著的进步”,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