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6节 精通机巧而能做到弃而不用,才是真正的高人

  菜根原文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

  日月译解:

  不接近权势富贵的人固然品行高洁,接近了却不受污染就更加高洁;不懂得权谋和手段的人固然境界很高,而懂得这些东西却不去用的人境界就更高。

  日月评谭:

  禅家说,火中生莲终不坏。清幽的环境对于修行者来说,有助于泊然入定,“长养圣胎”。所以,他们尽量离群索居,遁入山林。据说终南山现在都还有隐者在里面结茅隐修。“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这是唐李翱赠给药山的一首诗,写药山当年在深山清修悟道的情景。对于彻悟三生、功夫纯熟的得道者来说,无论在深山深处行,还是在红尘浪里滚,虽然外境殊异,但一颗淡定无染的心,始终不为境转。十字街头好修行,一些觉悟者悟道之后,特意回到屠沽酒肆、花街柳巷去验心,看在这些场合定力会不会退失。这就是说,在清净的地方能够保持清静心的,是高人,但在软红尘里依然能够保持清净心的人,是真正的高人。

  古话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有一等人,身在山中,不是为了做隐士,而是为了沽名钓誉,等待朝廷征召,觅一条做官的终南捷径。但也有一等人,比前者境界要高一点,这等人有对山中的向往,同时也放不下世俗的牵挂,在山野能够保持淡然无欲,但到了市朝见了可欲却不一定把持得住。而真正的大隐,却是和光同尘,以市朝为山野,置身屠沽也好,位列朝班也好,此心无染,到处悠然。

  荣华富贵,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昙花一现的东西,是腐蚀心性的根苗,希望能与之保持距离。但真正到了荣华富贵面前,却禁受不住滚烫的诱惑。就像红楼梦中的《好了歌》一样: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这里我想起纳兰容若,他生下来就是富贵场中人,而身在场中却一点都没有被利禄铜臭所熏染,那境界就比一般的林中高士要更加高人一等了。

  老庄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提倡拙朴无为。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庄认为,儒家高标仁义,容易导致虚伪奸巧,败坏淳朴世风。翻翻历史,看看现在,觉得老庄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机巧之徒设局布阵,搏弄精魂,使这个世道腥风血雨、波谲云诡。世道是机巧者的世道,天下是机巧者天下,看台面上的衮衮诸公,有几个不是貌似斯文忠厚却心较比干多一窍?

  现代人欲望已经膨胀到无以复加,巧取豪夺无所不极。机巧者把持的世道,要将这个世道引向何处?核武危机,金融风暴,贫富两极,资源枯竭,这个世道因人的机巧而变得越来越乖戾越来越危脆。佛说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是一大劫,科学换算一下大概是128亿年。我们这个地球,据说寿命已经五六十亿岁了,已经步入壮年,本来还可以好好地过它几十亿年,但是这样机巧下去,这个世界、这个地球不知道还能不能善始善终到白头?

  机巧不是个好东西,容易败坏世道人心。不懂机巧的人不搞机巧,是高明,但懂得机巧、深通机巧却弃而不用,那才是真正的高明,绝大的智慧。老子是这样的高人,道德经五千言,里面有大道,也有深不可测的涉世智慧,制人于无形的机巧权谋。但老子不用,骑青牛过函关,纵浪大化,不知所终。庄子是绝大智慧,他懂得什么是匹夫之剑、诸侯之剑、天子之剑,但他抵制了做宰相的诱惑,宁肯做一只在烂泥巴里摇头摆尾的野乌龟。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