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原文
以幻迹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日月译解
从虚幻的现象来看,不要说功名富贵,就连人的躯壳也是造化赋予的幻象;从真实的本原来看,不要说父母兄弟,就连万事万物也是与我们同为一体。所以说,人要看得透彻,认得真切,才可以担当天下之重任,同时也可以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
日月评谭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佛教认为,宇宙万法,都是虚幻不实的。其实用不着佛教认为,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现象界的一切,都是有生有灭的。科学揭示,我们所在的宇宙,来自于一次大爆炸,现在还在扩张当中,但这个宇宙也是有寿命的,终究有一天要消亡。太阳正当壮年,50亿年后氢燃料耗尽,就会膨胀成红巨星,红巨星坍塌成白矮星,白矮星变成黑矮星,太阳就到了末路。比太阳大20倍的恒星,到最后会形成中子星,中子星不断收缩,越来越小,最后从宇宙中消失,遗留下来的东西被称为“黑洞”,这个黑洞,据说就不是我们这个宇宙的东西了。太阳没了,地球也就没了,地球上的一切都没了,霸业宏图、佳人红粉、玉器鼎彝、房子票子等,自然也就没了。对此,罗素感到沮丧:“人的出生、成长、希望和恐惧、爱以及信仰,都不过是原子偶然聚集的结果,火、英雄主义、强烈的思想或感情都不能永生不死;这个时代所有的劳动,所有专心,所有灵感,人类智慧在最辉煌时刻的光芒,人类成就的整个殿堂,将不可避免埋在宇宙瓦砾的废墟之下!”最近美国宇航局宣称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类似的有生命的星体,人类有点兴奋莫名,但科学家又声称,从地球坐宇宙飞船到达那儿,大概要花2200万光年的时间,所以到别的星球讨生活,比较渺茫,但即便是到了别的星球,别的星球也是有生有灭,哪怕它可以存在不可数不可说的年头。
佛经告诉我们,一个日月所照的时空,叫一个世界,我们所在的世界叫三千大千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合为一小千世界(相当于现代物理学上的银河系);一千个小千世界合为一中千世界(相当于一个星系团);一千个中千世界合为一大千世界(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总星系),合称三千大千世界。按照现代数学来换算,三千大千世界相当于十亿个太阳系。佛教认为,宇宙中的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数不可说如同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在无边无际无穷无量的宇宙来说,也不过是微尘。最近科学又发现,宇宙之外还有宇宙,宇宙空间不仅仅是三维,霍金已将空间的维数扩展到十一维空间。佛经又认为,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不管大世界小世界,恒沙世界永远处于生成、保持、衰坏到灭亡的过程中,无片刻停止。旧的世界灭了,新的世界又生起,如此迁流变幻,循环不已,无有穷尽。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物质与能量互相转换的公式,物质和能量都各自不再守恒,而是物质可以“无中生有凭空消亡”。他甚至认为,所谓的时间、空间和现实都只是人类的错觉。量子力学指出物质和意识之间也存在某种联系,弦理论更指出宇宙万物本质的“空性”,佛说诸法皆空,科学的发现和佛陀的直觉,似乎日渐趋于一致。
庄子说:“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生者,假借也。”也就是说,这个自然给予你的身体的你,不是真正的你。佛家认为,人的躯体四肢是地、火、水、风四大和合之物,因缘而聚成色身,缘尽而散色身亡,地归于地,火归于火,水归于水,风归于风。所以说,从现象上来说,人之为人,也是虚幻的。有人说,我摸我的手,明明有滑腻的感觉,怎么能说虚幻不实呢,尽管它以后会没了,但当下却实实在在存在呀?佛教说,在你说话这一刹那之间,手已经不是你所说的手了。因为,组成我们身体的最基本元素,比如细胞、原子什么的,时时刻刻都在生死,都在变化。佛教告诉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就连人的感觉,都是虚幻的,虚幻的东西感受到的一切,比如这只纤手香凝的滑腻,只不过是幻中之幻,幻上之幻而已。天地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佛教认为,人这个躯体,就像一个旅店,这个旅店是要坏灭的,在里面钻进钻出的,是阿赖耶识,也称心识,这个东西是不坏灭的,而是随着业风境浪,生生世世,六道之间,轮回不已。
佛家还认为,虽然一切现象都是幻,但幻中有真。这个真,称之为佛性、真如、本体或一真法界等。一真法界是万象万法生起之源,这是永恒之真,永恒之母,在这里,无差别,无对立,无你我,无垢净,无大小,无内外,无增减。宇宙万象,不管是地球、太阳、银河系、河外星系,不管是质子、中子、电子还是粒子,不管是六道众生、男人女人、菩萨罗汉等,都是从这个一真法界幻生,然后又回归这个一真法界,生而复灭,灭而复生,无不从此法界流出,无不回归此法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与宇宙万物,都来自一个母体,都存在一个母体因子,因而从本体上来说,万物与我,现象上是有分别的,但本体上是同一的,我与父母兄弟,现象上是有分别的,但本体上又是同一的,山与水,现象上是有分别的,所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但从本体上来说,山和水又是同一的,所以山就是水,水就是山。既然人我一体,众生一体,万象一体,所以佛教倡导“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这些现象,这个真理,只要看得透,认得真,就能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就是不能虚度生命,不能逃避责任和使命。人之所以自私和畏缩,都是对“我”以及“我的一切”看得重,既然四大和合之我并不是本我,是因缘和合的幻相,那又何必对“我”认得那么真,看得那么重?人明白了这个理,才能放空自己,任繁事艰,大事难事有担当,利害之际能忘我,生死关头肯牺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
说放得下,那就是既然一切都是虚幻,何必尽要攥在手中?既然人我都是一体,何必要争争抢抢打得头破血流?不如还天下于天下,就一身了一身。白居易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增广说,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