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原文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仁义道德之心下,才可入圣。
日月译解
能把功名富贵之心放下,才可超凡脱俗;能把仁义道德之心放下,才可成圣成贤。
日月评谭
放下富贵功名和仁义道德之心,方可超凡入圣。嚼这条菜根,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圣”?
对儒家信奉者来说,“圣人”大概是指聪明智慧无出其右、道德修养至高无上、品行节操完美无缺的人。《孔子家语》云:“所谓圣者,德合天地,变通无方,究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咸情性,明立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圣者也。”翻译一下,就是:所谓圣人,德行与宇宙法则合一,通变而没有固定的模式,参透宇宙万象之起始生灭,与天地自然万千生灵融洽无间,将天道融入性情当中,心地光明如同日月,泽被众生有如神灵,凡夫俗子不知道他的品德有多么崇高伟大,也无法明白他的精神边际到底在哪里,这种境界的人才是“圣”。《孟子》称“圣人”为“人伦之至”“百世之师”。《资治通鉴》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汉书》把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和孔子十四人列为“圣人”。而至孔子以后,中国就没有圣人了,孟子也只能屈尊当个“亚圣”。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圣人”。《庄子》云:“至人无己,圣人无名,神人无功。”大概是把能体现老庄思想最高境界的人称之为“圣人”。佛家尊释迦牟尼为“圣人”,后来也将凡是证道开悟的高僧大德称为“圣人”。在西方的宗教比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中,也都有教徒心目中的“圣人”。
儒家和道家、佛家的“圣”有些区别。儒家的“圣”,自始至终都是入世的,这个“圣”是在人世成就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修齐治平,他们的“圣”应是立德、立功、立言的极致。道家和佛家的“圣”,强调先出世成仙或证道,后入世度生。释迦牟尼当年先是避世修行,在菩提树下得大涅盘,后回到娑婆世界,建立僧团,弘法利生;老庄的圣人观与汉以后的道教神仙观相结合,讲“内丹而仙”、“救世救民”。
功名富贵之心放下,方可超凡入圣,不难理解,你如果满脑子升官发财,算哪门子圣人?大丈夫干大事业,乃是大胸怀,非求大富贵嘛。而仁义道德之心放下,这对儒家子弟来说似乎有些不妥,这可是大成至圣先师的看家宝贝,怎么能丢呢?念念在心才对呀,否则,岂不是忘本!我对这条菜根的理解是:
第一,从宗教上来讲,要成圣成贤,须破除我执、法执。富贵功名,相当于“我执”,仁义道德,相当于“法执”。佛家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皆空,真性才能显现。修佛的人,心住于贪嗔痴,是妄念,心住于佛法僧,也是妄念。虚云老和尚有一次对请法者说:你不必请我说佛法,你满肚皮都是佛法。
第二,佛家讲究“无相布施”、“三轮体空”。我在行布施,但心中没有行布施的我、行布施这件事以及所布施的对象。同理,我们行仁义道德这件事,心中不存行仁义道德的我、行仁义道德这件事、行仁义道德的对象。行善做好事,度世济民生,尽心尽力为,自然而然做,用心若镜,事来则应,事去无痕,这才是圣贤的高风。
第三,儒学到了末流,造就了许多沽名钓誉的人,把仁义道德作为自命不凡的资本,作为钓取富贵功名的工具手段,等而下之,不乏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之徒。为什么有人反对“仁义道德”,实在是“仁义道德”已被奸巧之辈用得太多了,人们“恨屋及乌”,看这几个字就不顺眼。就像《狂人日记》所写的那样: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放下仁义道德之心,也就是放下沽名钓誉之心、放下“伟大崇高”的自高自恋之心、放下以“仁义道德”为工具手段的机巧之心,这样,仁义道德才能复归于仁义道德,人才能复归于真诚无伪,才能渐臻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