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原文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
日月译解
人只要一念贪私之心起,就会由刚毅变为佞柔,由理智变为糊涂,由慈爱变为狠毒,由纯洁变为污浊,结果是败坏了一生的清白人品。古人以“不贪”为修身之宝,所以能够平安超然度过一生。
日月评谭
《八大人觉经》云:心为恶源,形为罪薮。人生罪恶之源,来自于内心的贪嗔痴三毒。《二程遗书》说: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对人欲不予管理,则后果不堪收拾。《金刚经》讲“善护念”。孔子讲“克己”。程朱理学讲“克制”。人的善恶及不善不恶之举,都是源自于心头一念。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心念,决定自己能不能做一个好人。“善护念”与否,决定一个人能否立德立功,更决定一个人能否平安度越一世。
人心三毒,而尤以“贪”毒为最。酒色财气、名利富贵等,都是贪执宝爱的对象。人之于世,应恪守本分,不起非分之贪,不取不义之利。否则,且不说冥冥中的报应,就是从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允许的。官场由于有权有势,贪起来比其他人容易些,所以也就成了贪欲的渊薮。很多贪官,不是不想做好官,可在金钱美色面前,就是没有脾气。朱元璋当年杀贪官杀到手软,可是贪官却是前仆后继,越杀越贪,令其百思不得其解。就算现在,我们打开报纸电视网络,几乎天天都有贪官被抓被关被杀的新闻,但贪官就是不绝如缕。可见,贪欲可以让人利令智昏,可以让人舍生忘死。贪欲之害,一至如此,何其惨烈!
人一旦陷入贪欲泥潭,则不但泯灭人性,败坏道德,更会扭曲心灵。原本刚毅果决的人,变得首鼠两端,低三下四;原本聪明理性的人,变得颟顸糊涂,不可理喻;原本温情慈爱的人,变得冷酷如铁,心似蛇蝎;原本心底单纯的人,变得奸伪诡诈,心比山川还险。金庸先生在《连城诀》中写了一个险恶的江湖,为了一个传说中的宝藏,为了一本隐含宝藏线索的剑谱《连城诀》,江湖上各色人等蠢蠢而动,处处暗算,人人设防,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父害子、徒戮师、夫杀妻,无恶不作。在这个江湖中,父子之伦、夫妻之情、兄弟之爱、师徒之恩、朋友之谊,几乎全部丧失殆尽。为了得到《连城诀》,温文尔雅的知府凌退思,不惜以亲生女儿凌霜华为诱饵来抓捕丁典,最后竟将尚有气在的女儿钉入棺材活埋,害死女儿后竟然还在墓碑上刻上“爱女之墓”。一部《连城诀》,写尽了人性中因贪欲而导致的阴险狡诈、残忍恶毒、下流无耻。一伙江湖中人九死一生终于找到了宝藏,见到宝物后又是啃又是咬,好似疯癫一般。最后这伙人都死在已被下了毒的宝藏之中,贪婪之徒与金银财宝同归于尽,这正是金庸先生对芸芸众生的悲悯劝化:贪欲使人丧心病狂,贪欲使人心理变态,贪欲使人走向毁灭。
佛云“境由心造”。一念善起即天堂大门洞开,一念恶起即地狱黑烟翻滚。人生在世,不管有没有宗教信仰,都要善于观心护念,随时调整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而不可随心所欲、一任诸欲横流。如何护念、制欲?佛家的办法是,贪爱之念起,则应思唯黄金白银、高楼广厦、子女衣帛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杀伐之念起,则应思唯杀生报应阴森可怖万劫不复;淫欲之念起,则应思唯红粉佳人不过骷髅脓血等等。功夫到处,则妄念平息,复归于安宁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