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原文
一灯萤然,万籁无声,此吾人初入宴寂时也;晓梦初醒,群动未起,此吾人初出混沌处也。乘此而一念回光,炯然返照,始知耳目口鼻皆桎梏,而情欲嗜好悉机械矣。
日月译解
深夜时分,一灯如萤,万籁俱寂,这正是我们要进入身心休憩的时候;清晨时分,晓梦初醒,万物犹眠,这正是我们从混沌进入清明的状态。如果我们能在这宁静、清明的时刻,一灵独照,返观内心,洞见内在本有的智慧,便会明白耳目口鼻都是捆绑智慧灵性的枷锁,而情欲爱好都是起惑造业扰乱本性的器具呀。
日月评谭
从禅家来讲,追求明心见性,是他们毕生的事业和追求,不过这种追求是必须以无求之求而达到。禅家追求见性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去妄求真的过程,要让自己始终处在澄心静虑、无执无缚的心灵状态中,这样才有明心见性的可能。要做到这一点,人们必须不断排除内外的干扰,不断涤除心灵的污垢,内在的贪嗔痴要随起随灭,外在的世俗诱惑要不断摒除。如果外在的诱惑通过耳目口鼻的感官渠道与内在的贪嗔痴诸欲里应外合,那么一个人就会被欲望燃烧,被情欲嗜好绑架。耳目口鼻输入的外在万缘法相,如果不随时排除,而是一任这些东西在内心纵横交织,那么这些东西就会形成一重重心灵罗网,使我们内在本有的智慧心性越捆越紧,无法显现。所以说,耳目口鼻都是枷锁。而一个人的内心的情欲嗜好一旦被外在的诱惑所激发,就会管控不住自己,就会沉沦堕落起惑造业,欲望和罪业的污垢一层层包裹自己,本性也就越来越迷失不见,所以说,情欲嗜好都是机械。
深夜万籁无声,宁静将息,这个时候,一切外在追求该放下要放下,一切事功作务该消停要消停,这个时候,正是耳目口鼻、情欲嗜好不作为的时刻,心灵有难得的片刻松绑,所以难得清静。正如心经所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而清晨晓梦初起,万物众生还没有开始一天的忙碌,这个时候人经过了充分的休息,耳目口鼻还没有开始接受外在的信息,心灵还没有开始被外在干扰,一派清醒灵明。对禅修者来说,心混乱时,心迷糊时,心昏沉时,都是见性的障碍。所以,万籁俱寂,晓梦初醒,正是内心清静、清明的时刻,这个时刻,正是禅修者最适宜体悟大道的时刻。
以上是从禅修角度上来讲,从儒家的修行养性角度来讲,儒家所追求的心性,是仁义道德的本有智慧,是内在本有的良知良能,这个追求过程,也类似于禅家的证道过程,方法无非是主静,立诚,克己,制欲。儒家很重视自我反省,孔子讲要慎独、三省吾身。自我反省什么时候最合适,万籁无声,初入宴寂,晓梦初醒,群动未起,这个时候环境最安静,脑子最清醒。所以大儒们都有在这个时候打坐观心的习惯。《小窗幽记》有云:“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这就是儒家的修心养性功夫,自我反省功夫。
时下我们并不缺道德教条,“八荣八耻”也不赖,报纸电视无时不在开足马力宣贯高尚无私,拼搏奉献,但又出现道德败坏、公义沦丧、官德堕落的严重问题。日月反思,现代中国斩断了历史血脉,每日三省自身、涤除内在污垢、清理内在罪恶的修心传统在现代人心中几乎绝了迹。人们闭门思过,都是思别人的过,人们苛求别人,却又放纵自己,眼里容不得别人的缺德失态,而自己缺德失态却又心安理得,眼里看不惯别人贪污受贿,而轮到自己的时候,却又施施然无所挂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