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昭烈帝

  一、本帝的根基

  昭列帝又称先主-姓刘名备,字玄德。公元161~223年,享年63岁。在位三年。(公元221~223年)国号蜀汉,国都成都,年号章武。

  太皇太后:无。

  太上皇:无。

  皇太后:无。

  皇后:立吴氏(属第四妻于建安17年纳原刘谓妻)。

  皇妃:结发妻甘夫人;二妻糜夫人;三妻孙夫人。

  皇太子:刘禅(甘夫人生)。

  皇子:共三子除太子外尚有二刘永,封鲁王(生母未载);刘理,封梁王(生母未载)。

  皇女:不见记载。

  谥号:昭列皇帝。

  庙号:烈祖。

  墓寝:惠陵。

  二、任前简历

  刘备,西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的后代。涿郡涿县人今湖北涿州人。父刘弘早殁。从小跟随母亲以贩鞋织席维持生计。15岁时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求学,拜原九江太守,名儒卢植为师。他不大喜欢读书,且喜欢弄狗斗骑,又喜好结交豪杰之士,因此,有不少年青人都争相依附着他。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大起义爆发。刘备集结了一支乡勇其中包括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关羽,本郡人张飞在内参加了镇压黄巾起义军的行列。立了功,被朝廷任命为安喜县县尉,后来依附公孙瓒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由公孙瓒荐举为平原相,不久又投靠陶谦。至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徐州牧陶谦病死,遗嘱将徐州送与刘备接管。第一次济身于大军阀之列。

  以后相继依吕布投曹操,汉献帝建安元年(196)由曹操举荐为豫州牧。合操诛布,又离操投袁绍,离袁绍投刘表,接着先后得徐庶、诸葛亮、庞统为谋士,联孙抗曹,又排曹孙自立。夺取益州进而取汉中,于建安23年汉中大定,群僚表请刘备为汉中王。建安廿五年(220)曹操死,曹丕篡位。次年(221)便自立为帝。

  刘备早年屡遭挫折。但百折不挠奋力创业,十年开疆拓土,建国称帝。暮年惨败,晚景悲凉,堪称得是三国时代的一位悲剧英雄。

  其具体经历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纵横交叉错,喜怒哀乐,柳暗花明,格格不绝的生动感人故事。请参看东汉灵,献帝在位传。

  三、嗣位背景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逝,其子曹丕嗣爵。紧接着以魏代汉,逼令汉献帝让国的消息传到蜀中,有人说曹丕篡权把汉献帝杀死了。汉中王刘备即为发丧成服,谥献帝为孝愍皇帝。为此蜀中一班将吏便劝刘备绍承汉统即日正位。开初刘备不从所请。但将士们再三怂恿还是不从,大约过了月余有诸葛亮和许靖又申请刘备正位;他们说:此闻曹丕篡位没设汉室,窃据神器,劫迫忠良,酷烈无道、人鬼忿毒、咸思刘氏。今上无天子,海内惶惶,群下前后上书者八百余人,说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后,君仁,复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不丐,宜即帝位光复旧物天下幸甚!

  刘备看后,还想因辞,再由诸葛亮等进陈兴灭继绝的大义,才准如所请。

  四、任期要闻与轶事

  1、朝廷上下

  宣誓就职

  刘备令博士许慈,议郎孟光订定礼仪,就在成都武担山筑坛登位并昭告天地。他的昭告祝文是这样写的:“维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汉献帝建康改元,备未尚接昭,故文中仍用建安年号)皇帝备敢用去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汉有天下,历数无疆,襄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恕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真凶逆,窃据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随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恭行天罚。备虽否德,惧添帝位,询于庶民,外及蛮夷,佥日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明命,又惧汉邦将湮于地,谨择元日,与百僚登坛,受皇帝玺绶,修燔瘗告,类于天神(类系一种祭拜的名称),惟神飨祚汉家,永绥四海,垂于无穷!”

  刘备认为汉朝数百年来,以前王莽曾篡过短期位,不久就由光武帝光复了。经过又几百年后的今天,又由曹丕篡窃了去。我作为一个汉室的后代,有资格、有能力继承祖业,奉承天命,光复社稷,流芳百世。这是全国人民的愿望,也是身边将佐的强烈要求。所以他立誓昭告天地后,接受百僚的朝贺,颁昭大赦天下,改元章武,仍称汉帝,史家号为蜀汉示与后汉有别。

  刘备既已正位,紧接着进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置百官,立宗庙给祭高祖以下诸世系。立夫人吴氏为皇后,长子禅为皇太子。

  且因有后人称刘备为先主。未几东吴孙权亦改元黄武,寻且称帝。自是中土三分,势成鼎足,居然三帝并峙了。有人认为维蜀承汉,幅员虽小,名号最正。当然更有人认为天下不是限于一姓人的天下,汉献帝势弱被曹氏篡了去。管辖范围最广,随即东吴也向其称臣,且后来蜀汉又被曹魏消灭。加上在曹丕未代汉之前,刘备与其争地盘也是为私,并不为大汉献帝而去讨操挟天子。故以魏作为正统是错不了的事。公理可以大家去讨论。

  刘备情长

  刘备是一个极富有魅力和号召力,感染力很强的人。刘备对朋友有情有信,对属下有仁有义,对亲人有恩有心。贫贱时坚持作风,富贵后不改宽厚,造就了人心向往之势。少时就有不少年轻人崇拜,争相归附于他。连往来的马贩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都愿意主动多给刘备金财。到了后来的戍军仕途上,乡勇平民每到一地拥戴的人也不少。徐州牧陶谦一接触刘备就愿意分兵助其力,临死时,叮嘱身边人,“非刘备不能安此州”。故将徐州的管理权送给了刘备。刘备为吕布所败后投曹操,操将他视为“天下英雄”。离开曹操投袁谭,袁谭将部骑迎先主,离谭去绍(谭父)处,袁绍“遣将道路奉迎”并自己在二百里之外赶来与先主相见。真可谓父子倾心敬重刘备了。离绍依刘表“表自当郊迎”,诸葛亮对孙权说:“刘备是盖世英才”。

  刘备夫人甘氏,天生丽质,加之肤若霜雪。刘备常常在户外望之,犹如月下聚雪的景观一样,令刘备十分陶醉。连亡命途中,也与甘夫人时刻不离。甘夫人受到刘备宠爱备至。后来有位河南人献给刘备一个精巧的玉人,高三尺,栩栩如生,光彩照人。使刘备爱不释手,便把玉人放在甘夫人房间里,使两者媲美生辉。可是常常一边拥抱着甘夫人,一边玩味着玉人,口中还念念有词道:“玉之可贵,德比君子,况为人形,而不可玩乎?”甘夫人看到他这样倒急坏了,她不是因为刘备爱玉人吃醋,而是因为爱玉人和自己过分了,会影响事业的成功!因此,甘夫人借了古代春秋子罕不以玉为宝,凡是淫惑令生变的道理劝告了刘备。刘备很重视夫人的良言,将一时轻忽贪图玩乐的恶习迅速扭转了过来。振作精神又一心为之事业而奋斗了。这就是刘备对亲人有心的恩爱。

  总之三国时期,诸多英豪都对刘备礼遇有加。当然有真伪之分,但可以说明一点,刘备这人,有人可怕,更有人可敬。刘备按照着自己的意志,坚持走过来,反对他的他看得出来。他能机智把握灵活处理,热爱真心拥护他的人。他始终付以倾心爱护和团结得紧紧的,有差错或危险,他力排万难,以至不惜自己的生命去为之奋斗。是的,走到今天,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对事业的摇篮期一路携手走来的亲如兄弟般的关羽,现在竟然离开了人世,永远离开了。自己是多么的难过与伤心。他在心灵深处已认定是东吴杀害的,一定要报这个仇。

  不久,有养子刘封奔还成都说:“孟达叛去,反引魏兵来袭”刘备一听怒火冲天,责他管孟达不住,不去援助关羽至关羽死,而下令杀了刘封。刘封死时说:“悔不听孟达言!”刘备后来才知道孟达已邀他降魏,刘封不从,所以又有后悔杀了刘封。但是关羽的死一直在刘备的脑海中盘旋着,始终感到不安。他硬是要发兵讨吴,他筹备好了军队,后勤内政等,将要启行。有将军赵云出来劝阻说:“魏为国贼,比东吴较重,曹操刚死,其子丕篡位。陛下宜出图关中,扼住渭河上游,声讨逆贼。臣料吴东义士,必将裹粮策马欢迎王师,等到魏既讨灭,吴亦可服了。”先主不肯从,再诸葛亮联名奏谏,才稍有曲意。忽又有张飞跪倒地上,拖住刘备的脚,大哭要求要替兄弟关羽报仇。先主便立意发兵讨吴了。可见对一个一直与自己同志的人的情意是那么的源远流长呢!

  先主托孤后事

  自关羽被东吴屠戮以后,刘先主时刻恨吴在心,屡屡总要报仇。加上张飞又死,先主更加心切怏怏,谁也劝不依要他放弃伐吴了。但正是心切就导致紧张,莽撞,因而也就使战争惨败,损失之大。先主怒上加怒,操劳过度心血耗费,不免对身体带来非常不利。遂增加忧愤成疾,慢慢的起居不适。

  先是在猇亭遭到惨败,只好奔回白帝城来,还想收拾余烬再行对吴。无奈七万余人死亡大半,溃卒虽然渐集不过一两万名。还是焦头烂额的呢,惹得先主又悔又恨,又恨又悲。忽然又有东吴传来消息,说是孙夫人得知先主兵败并被害,竟跳河殉节,表示在遥远之地的祭礼。先主本因她无故归吴置之度外,不料她还有这般贞烈未免有情,故越是闷愁不堪。

  赵云等请回成都,又不见许。且因白帝城为鱼复县治所,就改名为永安,馆舍为永安宫。这会儿的确有吴使至白帝城报称孙夫人的丧信,并请罢兵息争。先主含糊答应,不过也遣大中大夫宗玮,赴吴报命,但心里面却总觉得这次猇亭之战吃了他的大亏,终日里郁郁寡闷,忘餐废寝。刘先主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怎能禁得起这般神伤。迁延半年终致不起,遂召丞相诸葛亮及尚书令李严等到永安宫听受遣命。

  章武三年(223)(魏黄初四年,吴黄武二年)亮等到了永安尚有先主庶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一同随着,俱到先主榻前问安,先主对诸葛亮说:“朕不能用丞相言,悔已无极了。”亮听后劝慰他说:“陛下须善自珍惜自己的身体,过去了的事不要再提。”先主接着说:“命数已经看来是无可挽回,惟与丞相在一起多年,深蒙辅导。今天我可以说智短命穷了,将成为长别,奈何,奈何!”说至此泪流满面,亮不禁也泪下。但见此时精神尚存,不致于急危。故忍泪劝解后领众暂退,只留二王在侧。以后每天都有人来看望,就是留居成都官僚亦陆续到来请安。

  成都令马谡系侍中马良弟,良有兄弟五人,并有才名。诸葛亮亦器重马谡。等谡看过先主,越日得亮一人在场时,先主对亮说:“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宜留意。”亮应命退出还不解其意。这时成都官吏离开去永安的有一个汉嘉太守叫做黄元,他造起反来了,好在益州侍中杨洪派陈忽和郑绰把他杀了。

  到孟夏先主病已垂危,乃召诸葛丞相,尚书令李严等托孤寄命,弥留时对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我的儿子可辅,劳君匡辅,若不可辅,君可自取。”亮慌忙拜倒道:“臣敢不竭肱,效忠贞誓死赋勉报圣恩?”先主命李严作遗诏,留嘱嗣君。且唤永、理二兄弟至前,拜亮父事丞相,不得有违!又与翊将军赵云叮咛数语后长叹一声,瞑目竟逝。

  2、讨伐内外

  执意复仇出战失败

  刘备当上了皇帝,不忘为关羽报仇。任何人也劝不依了。他叫张飞领兵来会,并立命丞相诸葛亮,留守成都辅太子禅。是时黄忠已死,马超出镇凉州,只有赵云是老成宿将。先主因他谏阻东征,不使前驱,但令他督运军粮作为后应,自率诸军东下。益州从事秦宓再谏,即令下狱。再麾兵前去直指秭归。途中接得阆州来表,总以为是张飞领兵快到了吧。及拆开表文一看,乃是张飞营内都督署名,不禁惊诧起来说道:“难道张飞死了么?”忙阅表况,果系张飞怒打左右,为帐下将张达、范强所害,携首投吴,顿时放声大哭。又一触起关公遗痛,哭很悲伤,将佐等从旁力劝,方才收泪,追谥张飞为桓侯。查得张飞子张苍早死,乃令次子张绍袭爵。

  原来张飞得请示刘备同意为关羽报仇后,心里非常高兴。回到营里又大饮其酒,酒醉后见部将张达、范强有不如意事便怒火上升,令人鞭打。使之两人不服,出了个主意,将飞杀死投吴。

  正在刘备收泪抚血完毕以后,又有东吴来了使人,呈上一笺,系由南郡太守诸葛谨差来。撕了函封先主又有愠色,但见信中说:“陛下以关羽之亲,还有先主即献帝不亲么?荆州大小你知道。天下有多大你知道吗?今汉献帝被曹丕篡了位,伤了命你不顾,一朝汉天子的天下是海内,有多么大,你不去考虑。你就知道与东吴争战,有什么意思呢?”说得先主又惭又怒,他想把来使杀掉,好在诸将军劝解说:“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才住手,便喝将来使速回。吴主孙权得报便派出李异、刘阿去防御蜀汉的进攻。异阿的队伍行至秭归,便与蜀将吴班、冯习等相遇。一场交战吴军败退,孙权闻报不免傍徨,默思满朝的将佐,只有陆逊才略过人,乃特受陆逊为大都督。还遣未然,潘璋、韩当、徐盛、余谦、鲜于丹、孙桓诸将一起领兵五万,出拒蜀兵。陆逊以年轻望浅为理由辞去出战资格。孙权还是令他便宜从事先斩后奏,于是陆逊接受了命令启行。

  孙桓为孙权族子。父名河,他出继给姑母俞氏家,去继承财产家业去了。但还是姓孙。年方25岁,得拜安东中将,状貌魁梧,饶有勇略此次随陆逊西行,愿充当前锋。陆逊同意。孙桓即带领偏师驰至彝陵。这时蜀将吴班的兵马正在这里,两下里就交锋起来,桓来势凶猛。吴班慌引军撤退,一时间蜀兵四起,弥里盈谷,向桓杀来。桓虽猛勇,但寡不敌众,被蜀兵围在垓心,一时冲不出去。好在吴将朱然引兵来援,才得杀开重围奔回彝陵。吴班又引兵再追,把城围住。朱然向陆逊求救,逊独不发兵。众将俱问逊为什么不发兵救孙安东(桓字),孙桓才与孙权是同族呢。陆逊说:“彝陵城高粮足,孙安东又得人心。我料他定能安守,等我们破了备军孙桓自然解围了。”众将又说:“督都你说破备军就下令呀。”陆逊又说:“且慢。”诸将又说:“既不救孙桓,又不破刘备,难道待蜀兵自毙么?”陆逊大作色道:“我自有计破蜀呢。诸君但当守营垒,阻住敌人前进便是了。”诸将才退去。

  且说刘先主已到秭归,连接捷报,当然欣慰。并闻得孙权是用了陆逊督军统兵五万,在亭东南屯营,料知必有剧战,因令各军严行加防,准备厮杀。等得了好多日,不见动静就准备自己亲自出去攻击陆逊,这时有治中从事黄权说:“吴人耐战,我军沿流直下易进难退,加上东吴与魏在最近已交通和好,还有陆逊又多计,宁肯等到魏进攻吴的时候,我们才去进攻吴。到时与魏夹攻吴,我愿效力前驱。”刘先主不从,但命黄权为征北将军,督守江北,防御魏人,自率诸将东进直抵猇亭。

  这时吴将闻先主亲至,纷纷向陆孙请战。只听得陆逊说:“刘备举兵东下,锐气方盛,不宜急攻,待他日久生疲一举且可破灭了。”诸将不信逊的话,尚在争论。陆逊便拨剑置案道:“刘备为天下枭雄曹操都怕他,今天与我们交兵,正是劲敌。我包括你们诸君都是受了国恩。此次出战目的是要把刘备打败,现在你们这样冲动是要不得的,我们要忍辱负重,才能达到目的。我是奉了全权的,若你们再不听话,军法如山,应当斩首。诸将才不敢再言。”

  那蜀军都遍地扎营。自巫峡延至猇亭约有数十里,前部督叫作张南,大督就是冯习。且由刘先主调回吴班,引兵数千,就吴营西前立寨。眼见这种形势吴将又忍耐不住,又向陆逊请战。陆逊还是不允。吴将韩当、徐盛实在有点急躁了。便对陆逊说:“让我们出战,若不敢胜,愿按军法。”陆逊这时没有讲可允否,只是说诸君与我来观察敌情,便出营遥望多时。扬鞭西指说:“前面山谷中隐隐约约地笼罩着好多杀气。必有大量伏兵,蜀想引我们入伏。便可以掩杀我们,我们岂肯坠入他的诡计?故坚持不同意诸将出战。”诸将听后,只好暗暗冷笑。不得已随逊回营。过了三日吴班引蜀兵退,山谷间果有蜀兵拥着主子,徐徐回去。吴将才知陆逊是有先见。但时间过去数月,未见一点战功,总不免有将领笑逊庸懦。陆逊也不在乎,再过了几日陆逊上表孙权说指日破蜀。诸将闻悉,不知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再蹉跎了些时间,已是盛暑,红日炎炎。蜀军大营移至树林间屯驻,避暑乘凉。陆逊还未尝发兵截击,忍到了一天的翌晨,陆逊便召入诸将道:“今日方可破蜀了愿大家努力。”诸将道:“破蜀的时间应在先前,现在蜀兵深入五六百里。连营相望又有七八月的时间了,什么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我们怎能去破得呢?”陆逊笑着说:“刘备转战一生经历了不少事情。他亲自率兵来此打仗,事先一切都考虑得稳妥停当了,且来到此地时间这么长了。一直没与我方交战把他的原计划已打破了,现在他们的兵由于时间上的久拖已经疲劳了。战斗意志也松懈了。正在这个当儿,我们便好进攻呢!”说完便令鲜于丹引兵往攻,韩当、徐盛为后应迅速前进。不到半日,三将败回帐禀报:“蜀兵势大,难与争锋。末将等攻他一营,各营齐至,首尾相应,因此致败。”陆逊不慌不忙地说:“我有破蜀计策,今天定可成功。诸君可早食晚餐入帐受计。”未几,日已下山,将士们吃了晚餐入帐待令。待至天色已晚,陆逊对诸将说:“用火攻,并分拨诸将各执火具去烧蜀营。”

  刘先主在营夜坐,正与将佐谈论军机。从事程畿说:“近日军营上面有黄气罩住,长十余里,广数十丈,恐与全军有碍,不可不防。”先主说:“吴军屡战屡败,怕他什么?”正论之间,忽由军吏入报:“吴兵来攻各处火起。”先主一惊忙说:“快快传令张南、冯习等将小心迎敌。”军吏即出,又有趋入道:“冯、张二营已被吴兵烧毁了。”先主忙披甲上马,出营了望,已是四面八方火光缭绕,渐渐地烧及御营。并且喊声四震,不知有多少吴兵前来劫营。蓦见将军傅彬踉踉跄跄前来报知:“冯习、张南并皆阵亡。”这时先主只好令傅彤断后,自率亲军西走一面,令从事程畿赶快去通知水师上岸援应。傅彤随驾速行,到了马鞍山。吴军四面环集,进退无路,不得不上山驻扎,令傅彤据住山上,只遥见火势燎原,好容易俟至天明。望得长江一带,尸骸重迭,随流而下。先主且愤且惭道:“我乃为陆逊竖子所折辱嵋非天数。”言刚完,又有军弁趋至说:“吴军放火烧山,傅将军危急万分,请御驾速行裁决。”先主决意再统领兵冲突了好几次仍然不能出围。未几又是傍晚了,吴兵各去晚餐,好在钻这个空子,傅彤拚命杀出个口子让过先主,叫他速行,自己截住吴军,吴军见状又来环击,彤与他力战多时,看看手中的人尽死。吴兵叫他投降,只听得傅啗彤喊声:“吴狗,大汉将军岂有投降于你。”说着又格死吴兵数人,身受重创力竭捐躯。先主惶速奔,后面吴兵穷追越来越多,乃令将士脱甲塞路,纵火焚甲,阻断追兵。吴兵拨去残甲,仍然追击蜀兵,沿路溃散只剩得骑士百余人随着先主。先主长叹道:“我命休了。”语音刚落,见前面又有蜀兵趋至。为首大交乃是翊将军赵云。先主方转忧为喜,忙令他截住吴兵,自引百余骑,入白帝城。

  赵云本在江州督粮,因见东南方向火光冲天。不知前军胜败,因领兵前来,亏得有此一举,才得杀退吴兵,保回主驾。此外蜀中将士多半伤亡。从事程畿奉命往召水师,水师已被吴军掩击逃得精光。吴军围船,程畿拨剑自刎。还有蛮王沙摩,阿攀,众从蜀亦至战死,余如蜀将杜路、刘宁等穷蹙投吴,还有镇北将军黄权被吴军截断归路,却引兵投魏去了。

  五、国体构建及主要对民政策

  三国鼎立国土面积就算蜀汉最小。它只统有荆州在长江以南的四郡,益州各郡扩大到汉中地区,故人口也就算蜀汉最少。上层建筑各领域的官制、法制建制如同汉朝一样不变。

  在对民政策方面,该地区受战争破坏较轻,刘备入蜀以后实行团结当地豪坤的政策,发还地主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他们领导和组织流民发展农业生产恢复经济。同时对手工业和商业要采取鼓励优惠的政策使之发展较快,最著名的手工业有纺绵业当时有“魏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即魏人到蜀地来买卖东西。吴人的钱也往蜀地跑。可见蜀的经济是较发达的地区。

  六、重要文化科技成果

  蒲元是个铸锻工匠,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冶炼经验和制造技能,成为当时著名的造刀能手。史书记载他曾为刘备制刀5000把。他所制的钢刀能削铁如泥。

  七、略评本帝

  昭烈帝刘备立志讨奸平乱护国。但历经艰辛,终不能实现。最后落了个三分天下有其一。他的一生真是战斗的一生,满身创伤。屡屡疤痕到处碰壁到处站起,不妥协,不放弃,且败且战不灰心,不退却,坚持到底,做了个三分之一的中国皇帝,总算有点安慰,有人说他是个悲剧英雄。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