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突厥朝隋

  大义公主原本是北周赵王宇文昭的女儿,嫁给了东突厥的沙钵略可汗。后来隋文帝杨坚篡周,赐公主姓杨,也把她的原本千金改成了大义公主。

  杨素,隋朝名将

  隋灭陈以后,隋文帝赏赐给大义公主几扇陈叔宝曾经用过的屏风。

  大义公主因为杨坚篡夺了北周政权,内心很不满,于是借题发挥,在屏风上写诗叙述陈朝的灭亡,其实是借别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垒块。隋文帝听说后也很不满,以后对她的赏赐逐渐减少。

  彭公刘昶原先的妻子也是北周的公主,后来隋叛将杨钦作为流民逃到突厥,欺骗突厥的首领说,刘昶想和妻子造反攻隋,暗地里派自己来告知大义公主,请求发兵攻打边境。突厥的都蓝可汗相信了他的鬼话,便不再向隋进贡,还对隋边境时常侵扰。

  公元593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隋文帝把车骑将军长孙晟派往突厥,暗中观察突厥的情况。大义公主见到长孙晟,言辞很没礼貌,还让自己的相好胡人安遂迦同杨钦密谋煽动都蓝可汗反隋。

  长孙晟回到京城,向隋文帝汇报了这一情况。

  隋文帝又派长孙晟到突厥索要杨钦。都蓝可汗谎称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长孙晟贿赂突厥显贵,打探到杨钦的下落,晚上便派人捉到了杨钦让都蓝可汗看。

  长孙晟在众人面前公布了大义公主的丑事,突厥人感到很羞耻。都蓝可汗逮捕了安遂迦等人,都交给长孙晟。

  隋文帝很高兴,给长孙晟加官开府仪同三司,派遣他到突厥去废掉大义公主。

  内史侍郎裴矩请求劝说都蓝可汗把大义公主杀掉。

  当时,处罗侯的儿子染干,号称突利可汗,想与隋帝联姻,并派使者前来。隋文帝派裴矩对他说:“杀掉大义公主才能许婚。”

  突利可汗于是又在都蓝可汗面前说大义公主的不是。

  都蓝大怒,终于把大义公主杀掉,然后又向隋朝求婚。

  朝臣讨论后准备答应。长孙晟说:“我看都蓝这个人不守诚信而且反复无常。只因为他与步迦可汗有矛盾,才想归附我们。即使我们与他通婚以后他也会背叛。现在如果他与公主结婚,凭借我们的威望,他一定控制得了步迦、突利。等他强大以后再反叛,我们就难办了。突利可汗是处罗侯的儿子,一向忠于朝廷,到现在已经两代,以前曾来求婚,我们不妨以南迁为条件答应他的求婚。他兵力不多容易控制,还可为我们保卫边境抵抗都蓝可汗。”

  隋文帝表示同意,便派长孙晟去突厥对染干进行安抚并答应把公主嫁给他。

  公元597年(隋文帝开皇十七年)七月二十四日,突厥突利可汗前来迎娶隋朝公主,隋文帝让他在太常寺住下,告诉他有关嫁娶的习俗,决定把宗室女安义公主嫁给他。

  文帝对都蓝和突利的关系多方挑拨,多方优待突利,接连派太常卿牛弘、纳言苏威、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出到突利可汗那里。

  突利可汗以前居住在北方,与公主结婚后,长孙晟劝说他率部落南迁,在度斤山附近的老镇子住下,隋朝又赏给他大量礼物。

  都蓝听说后大怒,说:“我作为大可汗,待遇却比染干差多了!”便不再向隋进贡,然后再次对隋边境多次侵扰。

  突利可汗对都蓝的动静有所觉察,有事立即报告朝廷,因而在都蓝犯边时,隋朝常常有所防备。

  公元599年(隋文帝开皇十九年),突利可汗通过长孙晟上报隋文帝:都蓝可汗正在造攻城的器械,想要攻打大同城。

  文帝下诏以汉王杨谅为元帅,尚书左仆射高颎从朔州道出兵、右仆射杨素从灵州道出兵、上柱国燕荣从幽州道出兵讨伐都蓝,由汉王全权指挥。

  都蓝听说后,与步迦可汗结盟,联合起来在长城下对突利可汗突袭,突利惨败。都蓝把突利可汗的哥哥、弟弟、儿子、侄儿全部杀死,又渡过黄河掩袭隋蔚州境地。突利的部众四散溃逃,夜里,突利和长孙晟身边只有五骑随从向南逃;到天亮时,走了100多里,又收容了几百个骑兵。

  突利可汗同部下商量说:“我作为一个投降的人,只能战败入朝,大隋天子还能以礼待我吗?步迦可汗虽然来打我们,可他和我们并没有冤仇。我们去投靠他,他们一定会帮助我们。”

  长孙晟知道后,暗中派使者到伏远镇,命令他们把烽火立即点燃。突利可汗见四个烽火台都点起烽火,便询问长孙晟,长孙晟骗他说:“城高地势又开阔,烽炲的戍卒一定是远远地看到敌人来了。我国规定,如果敌人来得少,点燃两个烽火;敌人多,点三个烽火;敌人大部队进犯,点四个烽火。这一定是他们看到敌人非常多并且已经迫近我们了。”

  突利可汗非常害怕,对部下说:“追兵已来,进城才是第一位的。”进城后,长孙晟留下突利可汗的高级官员执室管理军队,自己带着突利可汗乘驿站的车马赶回长安。

  四月初二,突利到达长安。文帝十分高兴,任命长孙晟为左勋卫骠骑将军,对突厥持节护卫。

  文帝让突利与都蓝的使者因头特勒辩论,突利具有直率得理的言辞,文帝便对他很优待。都蓝的弟弟都速六抛弃妻子儿女和突利一块回归隋朝,文帝对他的行为很赞叹,让突利多送给他珍宝以安慰他。

  高颎派上柱国赵仲卿带兵3000为前锋,在族蠡山遭遇突厥,双方大战7天,突厥大败。隋军又追到乞伏泊,将突厥再次打败,俘虏1000多人及万余牲畜。突厥大举进攻,赵仲卿将部队摆成方阵四面抵抗,坚守了5天。还好高颎援军及时赶到,突厥战败逃走。隋军追过白道,超过秦山700多里后才返回。

  杨素的军队与步迦可汗相遇。以前隋将与突厥战斗时,总对他们骑兵很担心,都是把战车与步、骑兵混合编队,把骑兵包裹在鹿角阵的里面。杨素说:“这种方法只可用来保护自己,不足以战胜敌人。”于是把这种方法废除,命令部下排成骑兵阵势。

  步迦可汗听说后很高兴,说:“这种机会实在难得。”下马仰天拜谢,然后带骑兵10多万向前猛冲。

  上仪同三司周罗睺趁匈奴骑兵尚未拉开架式,率先率军迎战,用的是隋军中的精锐骑兵,杨素带大军随后参战,突厥大败。步迦可汗受重伤逃走,部下被隋军杀死杀伤无数。突厥人四散逃走。

  十月初二,封突厥突利可汗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汉语意思就是“智健”,意即又有智慧又健壮。突厥人归附启民可汗的男女以万人计。隋文帝命令长孙晟带5万人到朔州,为他们建立新的城池大利城。这时安义公主已去世,文帝又派长孙晟持节送宗室女义成公主许配给启民可汗。

  长孙晟上奏:“染干部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归附,他们虽然住在长城之内,可仍然受到都蓝的袭扰,不能保有家园。请把他们迁到五原,借助黄河天险,在夏州、胜州之间,东西两边到黄河,南北400里掘成深沟,让他们在里面居住,以便自由地放牧牲畜。”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文帝又命令上柱国赵仲卿率两万军队帮助启民可汗防备步迦可汗,代州总管韩洪等率领步、骑兵1万镇守恒安。

  步迦可汗率骑兵10万进犯,打败了韩洪的军队,赵仲卿从乐宁镇出兵堵截,杀死突厥兵1000多人。

  隋文帝派越公杨素出兵灵州、行军总管韩僧寿出兵庆州、太平公史万岁出兵燕州,大将军姚辩出兵河州,共同攻打都蓝可汗。十二月初四,隋军还没有出境,都蓝便被部下杀死了,步迦自立为步迦可汗,都蓝所部的局势一片混乱。

  长孙晟对隋文帝说:“现在官军对突厥边境逐渐逼近,连打了几次胜仗,敌人内部混乱,其可汗被杀,趁这个机会招抚,可能会使他们集体投降。请派染干的部下分道招抚。”隋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突厥因此投降的很多。

  公元600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四月初四,突厥步迦可汗进犯隋边境,文帝下旨让晋王杨广、越公杨素从灵武道出兵,汉王杨谅、太平公史万岁从马邑道出兵,合攻突厥。

  长孙晟任秦州行军总管,对归附的突厥人进行管理,受晋王杨广指挥。长孙晟认为突厥人喝泉水,容易下毒,便在泉水上流放置了毒药。突厥人和牲畜喝水后被毒死很多,十分惊慌,说:“天降毒水来灭我们。”于是连夜逃窜。

  长孙晟追赶,杀突厥1000多人。

  史万岁出塞,在大斤山与突厥人相遇。步迦可汗派人问:“隋军带头的是谁?”

  负责侦察的突厥人回答:“是史万岁。”

  突厥人又问:“就是那个在敦煌驻守的人吗?”

  负责侦察的突厥人说:“对。”

  步迦可汗很害怕,下令军队后撤。

  史万岁紧追100多里,发起猛攻,大败突厥,杀数千人。再次追击,进入沙漠数百里,突厥逃远,隋军回师。隋文帝下诏派长孙晟回大利城,对新归附的突厥部众进行安抚。

  步迦可汗又派亲侄子俟利伐在沙漠的东部攻打启民可汗,文帝又派军帮助启民可汗对要塞防守,俟利伐退兵回沙漠中。启民可汗上表对隋朝表示感谢,说:“大隋圣人天子养育百姓,像天一样无所不包,像地一样无所不载。我染干蒙受皇恩,就像老树新发嫩牙、枯骨再长血肉,千秋万世,誓为大隋放羊牧马。”文帝又派赵仲卿为启民可汗建金河、定襄两城。

  第二年,突厥步迦可汗又对边关侵犯,在恒安打败代州总管韩洪。

  五月初七,突厥男女来归附的有9万口。

  隋文帝下旨命杨素为云州道行军元帅、长孙晟为受降使者,和启民可汗共同前往北攻打步迦可汗。

  公元602年(隋文帝仁寿二年),三月,突厥思力俟斤等部落向南渡过黄河,把启民可汗部的6000名男女及20余万头牲畜掠走了。杨素率军紧追,转战60余里,大败突厥,突厥向北逃窜。

  杨素继续追击。到晚上已经接近敌人,杨素怕他们逃散,命令骑兵在后面慢行,自己带着两个骑兵和两名投降的突厥人混在突厥的大队人马中同行,突厥人毫无觉察。

  当突厥人停下正在安营时,杨素派人告知后面的大部队对其突袭,再次大败突厥,把俘获的人口牲畜送给启民可汗。从此以后突厥远远逃走,不敢再侵扰漠南地区。

  隋文帝因杨素有功,给他的儿子杨玄感晋爵柱国,封杨玄纵为淮南公。

  公元603年(隋文帝仁寿三年),突厥步迦可汗部大乱,铁勒族的仆骨等很多部落共同背叛步迦可汗向启民可汗投降。步迦部落溃散,一直到吐谷浑处安扎。

  长孙晟护送启民可汗到碛口,把他们安置在那里,步迦之众大都归附启民可汗。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