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十三节 牛李党争与扫除宦官

  翰林学士李德裕乃李吉甫之子,因中书舍人李宗闵曾在对策时指责李吉甫,李德裕由此怀恨在心。李宗闵又因与翰林学士元稹争权夺利产生过节。

  李德裕像,图出自《三才图会》。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右补阙杨汝士与礼部侍郎钱徽负责科考之事,西川节度使段文昌、翰林学士李绅分别写信拜托钱徽录取自己的好友为进士。公布榜时,段文昌、李绅拜托的人都落榜了。被录取为进士的人中有:郑覃的弟弟郑朗、裴度的儿子裴撰、李宗闵的女婿苏巢、杨汝士的弟弟杨殷士。

  段文昌对穆宗说:“今年礼部很不公道,录取的进士都是公卿子弟,并无真才实学,是靠贿赂走关系上榜的。”

  穆宗询问翰林学士,李德裕、元稹、李绅都说段文昌所言极是。于是,穆宗下令让中书舍人王起等主持复试。

  四月十一日,下诏废除郑朗等10人进士出身,将钱徽贬为江州刺史、李宗闵为剑州刺史、杨汝士为开江令。

  有人建议钱徽把段文昌、李绅写给他的信交给皇帝,穆宗一定会了然于心。钱徽说:“我问心无愧,得失没有关系,为什么把别人的私信拿出来,这并不是君子应该做的!”把那些书信拿出来烧了。当时此事被传为佳话。

  之后,李德裕、李宗闵各分朋党,倾轧延续了40年。

  户部侍郎牛僧孺一向为穆宗赏识。以前韩弘的儿子右骁卫将军韩公武为他父亲谋划,用钱财交结朝内外人士。

  韩公武死后,韩弘不久也随之而去,幼孙韩绍宗继承家业,他家主藏奴和吏人到御史府诉讼财产问题,穆宗很同情,命人拿来韩弘家的全部账簿,亲自审阅。

  朝廷内外有权的人中好多人接受了韩弘的贿赂,只见有一行红字这样写道:“某年月日,送给户部牛侍郎1000万钱,牛侍郎没有接受。”

  穆宗高兴地拿给人看,说:“我真是没看错人啊!”

  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三月七日,穆宗下诏让牛僧孺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这样,牛僧孺和李德裕都有望做宰相。

  李德裕调任浙西观察使,8年一直处于这个职位,由此以为是李逢吉排斥自己,援引牛僧孺为相。

  因此牛、李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敬宗继位后,不务政事,沉迷娱乐,亲近小人,爱好踢球,喜欢徒手搏斗,禁军及各道争相推荐力士,还把1万缗钱交给内园令招募力士,时令侍奉在敬宗左右;敬宗又喜欢夜里独自打猎捉狐狸。他性情暴躁,气量狭小,有的力士仗着敬宗的宠爱而不恭敬,便流放出去,财产没收入官;宦官犯了小错误,常被鞭棍痛打,大家对他既恨又怕。

  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十二月八日晚,敬宗打完猎回宫,与宦官刘克明、田务澄、许文端以及击球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从宽、阎惟直等28人饮酒。敬宗酒喝得很痛快,到屋子里换衣服,殿上的烛火忽然熄灭,苏佐明等人在宫中刺杀了敬宗。

  刘克明等假传敬宗圣旨,命翰林学士路隋起草遗诏,以绛王悟暂管军事。九日,宣布遗诏,文武百官在紫宸殿外的小屋拜见绛王。

  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中尉魏从简、梁守谦共同决定,用卫兵迎接江王李涵入宫,调集左右神策、飞龙兵讨伐乱党,将他们全部斩杀。刘克明投井未遂,被捞上来斩首,绛王也被乱兵杀害。

  当时事情发生得很仓猝,因翰林学士韦处厚通晓古今之事,王守澄于是与他商量当晚的安排。王守澄等想要对宫内外发布号令,但一时找不到借口。韦处厚说:“名正言顺地讨伐乱党,在道理上没有讲不通的地方;怎么能够犹豫,有所逃避忌讳!”

  王守澄又问:“江王准备以什么样的程序登基?”

  韦处厚说:“明天早晨,当以王室敕令的名义向朝廷内外宣内乱已被平定,然后群臣几次上表劝进,由太皇太后下令册封江王即位。”

  当时,完全按照韦处厚的办法进行,来不及再向主管部门征求意见,所有的仪法,全由韦处厚安排,没有不妥之处。

  十二月十日,由裴度代理宰相。江王在紫宸殿外的小屋接见百官。次日,把敬宗时宠幸的小人及赵归真等术士全部流放到岭南或边远地区。

  十二日,文宗即位,将名字改为李昂。十五日,尊母萧氏为皇太后、王太后为宝历太后。

  文宗还没有即位的时候,已深知穆宗、敬宗二朝的弊政。即位之后,励精图治,提倡一切从简。主管部门供奉宫内每年的开销,一律按照贞元年间的旧例办。裁减了教坊、翰林、总监的冗员1200余人。停止供应给各司新加的衣服粮食。御马坊场和近年另外贮藏钱谷所占的陂田,全都退还给主管部门。以前要求征集的织绣、雕镂等物品,全都不再征集。

  敬宗时代,每月临朝不过一两次,文宗开始恢复旧制,每月逢单日必定上朝,与宰相和大臣们共商国是,每次都商量好久。以前虽然设立了待诏官,从来也没有召问过,现在经常向他们咨询。朝廷内外一致庆贺,认为天下有希望了。

  元和末年以来,宦官日渐嚣张,他们控制天子,权倾天下,没有人敢说什么。

  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文宗亲自主持制举策问。

  贤良方正刘鞍在对策中极言宦官专横的危害,其大意是:“陛下首先要忧虑的应该是宫闱的政变、社稷的危殆,要防止篡弑的隐患,应该居正位而近正人,远离宦官,亲近忠善的大臣,辅相得以专任职事,臣僚得以安心奉职;为何要重用那几个宦官,用他们总领天下大政!忠贤没有被作为亲信,宦官却拥有废立的权力,致使敬宗不得善终,而陛下也不能开始得光明正大。”又说:“皇帝的权力日渐衰落,藩臣跋扈,那样,政事、刑赏不由天子控制,只能由诸侯来决定是否征伐。陛下为什么不堵塞阴邪者的道路,摈斥亵狎的宦官,以此粉碎他们掌控政权、威胁皇帝的图谋,使他们知道该恪守本分!以前秦灭亡于强暴,汉则毁于微弱。强暴导致贼臣惧死而谋害皇帝,微弱导致奸臣窃权而凌驾人主。陛下如果真能把国家大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领,那么,所有人就会顺畅地执行陛下的命令,众人就会信服您的所作所为。现今兵部不理兵籍,只能做奉朝请;六军不主兵事,只能空拿勋阶俸禄。观军容使全由中官执掌,诸监军使纳入内臣的职司。头戴盔弁的武将都把文臣视为仇敌;军中士兵都轻视手无寸铁的农民。没有剪除凶逆的智谋而有作威作福的狡诈,没有保卫社稷的勇力而有侵暴闾里的残忍。指挥藩臣,势凌宰相,无视王法,违纲乱纪;培植军队的势力上以限制皇帝,盗用天子名义以驾驭英豪,他们有篡弑谋反的野心,却没有报效朝廷的抱负。这恐怕不是先王治理国家的本意吧?”

  闰三月,贤良方正裴休、李郃、李甘、杜牧、马植、崔玙、王式、崔慎由等22人中了进士,都被授予官职。

  考官左散骑常侍冯宿等见到刘对策,都打心眼里佩服他,但因畏惧宦官,不敢他录取为进士。

  诏命公布之后,人们议论纷纷,都认为公平。谏官、御史准备向文宗报告,执政阻拦了他们。

  李郃说:“刘落榜,我们这些人登科,真是太惭愧了!”于是上疏,认为:“刘的对策汉魏以来无人能及。因为刘指责了大臣,主管部门不敢报告,这样只怕忠良之臣再也没有办法,朝廷纲纪将因此而受到破坏;况且臣下的对策比起刘的真是差得太远,请求收回已经授予臣下的进士出身,以此来表彰刘的忠直。”

  这个上疏也没有向文宗报告。

  刘因此没能进入朝廷做官,最后也只能是节度使幕府里幕僚所带的寄禄官。

  唐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正月十六日,文宗下诏让牛僧孺担任宰相、兵部尚书。从此,牛僧孺、李宗闵两人共同排挤李德裕的同党,慢慢地将他们驱逐出朝廷。

  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十一月十九日,任命前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为兵部尚书。次年又任命李德裕为宰相。李德裕入宫道谢,文宗同他谈到乱党谋反的事情,李德裕说:“现在1/3的朝中之士为朋党。”

  当时,给事中杨虞卿与堂兄中书舍人杨汝士、弟户部郎中杨汉公、中书舍人张元夫、给事中萧浣等互相勾结,依附权要,上冒犯执政,下阻挠有关衙门,横行霸道。文宗知道以后怨恨在心,所以和李德裕谈话一开始就说起朋党。李德裕借机排挤他自己所不喜欢的人。

  以前,左散骑常侍张仲方曾经对夸赞李吉甫的言辞不屑一顾,李德裕一担任宰相,张仲方就装病不再出来。

  三月五日,任命张仲方为宾客分司。

  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834年)十月十三日,任命李宗闵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十七日,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德裕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李德裕向文宗上表请求留在京城长安。于是二十九日任命李德裕为兵部尚书。

  李宗闵说:“任命的诏书已经发下去了,不应再按李德裕的请求把他留在京师。”

  十一月二十九日,文宗重新任命李德裕为镇海节度使,不再担任宰相一职。

  这时,李德裕、李宗闵各有朋党,同一个党的互相援应,不是同一个党的互相排挤,文宗非常担心这种情况,常常叹息说:“铲除河北的乱贼容易,消灭朝廷的朋党就难啦。”

  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此前,宋申锡获罪,宦官嚣张跋扈;文宗虽然表面上宽容他们,内心却不堪忍受。李训、郑注得到文宗宠幸之后,体会到皇帝的内心想法。李训借着进讲的机会,经常含蓄的言辞来打动文宗。

  文宗看重他的贤能,心想将重任交付给他,而且因为李训、郑注都是王守澄推荐而后提拔的,宦官不会怀疑,所以暗中向他们透露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李训、郑注从此便把铲除宦官作为自己的使命。

  二人彼此援应,日夜商谈;他们的话,文宗没有不听的,因此一时很有声势。郑注多在宫廷里面,有时休沐放假,送礼的门庭若市,礼物堆积如山。局外人只知李训、郑注倚仗宦官的势力作威作福,不知他们和文宗已有密谋。

  文宗即位,右领军将军仇士良有一份功劳;王守澄百般压制,两人积怨已久。李训、郑注为文宗出主意,提拔仇士良以削弱王守澄的势力。

  五月二十一日,文宗任命仇士良为左神策军中尉,王守澄心中很是恼怒。

  人们都说是宦官陈弘志谋害了宪宗。这时陈弘志担任山南东道监军,李训建议文宗召陈弘志进京。

  九月二十一日,陈弘志在清泥驿途中被杖杀。

  郑注请求任凤翔节度使,门下侍郎、宰相李固言表示反对。

  二十五日,文宗任命李固言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注为凤翔节度使。

  李训虽靠郑注得官,但等他权势地位盛极一时,心里就很猜忌郑注。他打算联合朝廷内外的力量诛灭宦官,所以,他撺掇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其实想等到宦官诛灭以后,连郑注也一并除掉。

  二十六日,皇帝下诏让右神策军中尉、行右卫上将军、知内侍省事王守澄担任左、右神策观军容使,同时担任十二卫统军。李训、郑注为文宗出谋划策,表面上授予王守澄各种官职,实际上是在逐渐夺去他的权力。

  李训、郑注暗中建议文宗,请求除掉王守澄。

  十月九日,文宗派宦官李好古到王守澄家中,赐给他毒酒一杯,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李训、郑注本来是通过王守澄而被提拔的,最后反而谋杀了王守澄。人们都为王守澄被李训等害死而高兴,也痛恨李训、郑注的凶狠歹毒。

  至此,元和年间的逆党几乎都被铲除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