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孩一周岁了,这段时间她特喜欢亲我。下班回家手没洗,衣没换,就跑来让我抱,亲完我的脸,还要扑到我的胸前亲几下。
车老师:
我的小孩一周岁了,这段时间她特喜欢亲我。下班回家手没洗,衣没换,就跑来让我抱,亲完我的脸,还要扑到我的胸前亲几下。每一下都响响的。我这个当妈的当然满心欢喜啦,这是她对我爱的表达方式。是否我给女儿的爱不够?我担心呀。小孩子的心里想的是什么?请给我分析一下,谢谢!
这封邮件反映的是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心理。下面,我结合依恋理论,对这位母亲的问题进行解答。
一、婴儿的依恋心理分析
依恋理论是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父母是孩子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依恋对象。正是在早期与父母的交往中,孩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依恋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有关自我和他人的“内部活动模型”,决定儿童与其他个体之间关系的特质。也就是说,儿童与其直接监护人(通常是母亲)依恋关系的特质对儿童的社会性及情感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影响儿童与其他成人、同伴的社会关系。
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出现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
生活中有些典型例子可以佐证上述理论,比如当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他会时不时地回过头来,看一看母亲是否在身边。当母亲在他视线范围内时,他会很安心地玩耍;当他突然发现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会放下手中的玩具转而去寻找母亲。
据研究:随着婴儿和父母交往的增多,约在4个月后他(她)对父母的笑就会比其他人多,但此时对父母的偏爱还不明显,亲子关系尚不稳定。6到8个月时,大多数婴儿都形成了对父母特殊的、明显的依恋,建立了稳定的亲子关系,同时对陌生人产生恐惧。还有,6个月到1岁半,是孩子在情感上最依恋母亲的阶段,孩子需要母亲的怀抱、亲吻,需要与母亲皮肤接触。离开几个钟头就像离开了很久,一见面就让妈妈抱抱,喜欢妈妈亲亲等,以便获得安全感。这位发邮件给我的母亲,她的孩子见到她下班回来,就欣喜地扑上去,向她索抱并主动亲吻她,表达的就是对她的依恋之情,是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正常反应。
二、父母要满足孩子的依恋需求
对于1岁左右、正处于对父母特别依恋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精心地照顾与密切接触。父母不吝啬自己的爱抚,多抱孩子,多亲吻孩子,多跟孩子交流,经常用言语、动作、表情和姿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对于孩子形成安全依恋是很关键的。这种依恋可使孩子在活动中有安全感,使他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去探索,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智力发育。而且,儿时的安全依恋还将导致一个人在成人后对人信赖、自我信任,并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与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假如,在孩子依恋发展的关键阶段,父母忙于工作,把他丢给保姆或者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管,孩子容易把依恋情结转移到保姆或者爷爷奶奶身上,跟父母产生情感隔膜,这种隔膜很难消除,会让孩子和父母痛苦一生。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经典实验:刚刚出生的小鸡,如果把它放到鸭妈妈的身边,它会一直跟着鸭妈妈,并且视鸭妈妈作母亲。当依恋形成,再把它送回鸡妈妈的身边,它和鸡妈妈会很疏离。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生命体在成长的最初阶段,对母亲有着特殊的亲近和期待,这种期待也是对安全感的一种本能渴求。被父母极度漠视,缺少关爱,无法形成安全依恋的孩子,不但食欲不振、智力发育迟缓,还会出现咬手指、啃玩具、哭闹不安,甚至把头或身体乱碰撞等异常行为,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皮肤饥饿症”。因此,父母一定要多和幼小的孩子相处,满足孩子的依恋需求,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发邮件给我的这位母亲,她的女儿活泼可爱,对她有较强的依恋心理。她可能因为工作忙,孩子一天中能够见到她的时间短,所以,孩子非常主动地表达对她的亲热之情,建议她不管再忙,也要多抽点时间跟孩子交流,主动抱孩子和亲吻孩子,给孩子安全感。当然,要洗净手,换上干净舒适的家居服后再跟孩子亲热,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给这位女子的答复可以告一段落了,下面是结合本文内容,对收养地震孤儿的好心人的一个建议。
三、谨防地震孤儿患上“设施病”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让很多孩子在一瞬间变成了孤儿。他们的命运牵动着无数善良人的心。很多人都表达了收养孤儿的愿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孤儿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那么,在地震中丧失亲人的孤儿最渴望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出现了许多孤儿。德国政府把这些孤儿收容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包括一流的设施、优秀的大夫和老师,希望给这些失去亲人的孩子以最好的成长环境。然而,与这一良好愿望相反,这些孩子胆小、焦虑、多病,其身心发展水平远不如那些物质条件不足但父母双全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政府对此百思不解,经过反复比较,终于发现:因为这些孩子缺少父母之爱!他们给这种情况起名“设施病”,意为孩子们缺少比设施更重要的东西——母爱。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对于痛失亲人的孤儿来说,他们最需要的还是跟收养他的人建立安全依恋,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和安全感。也就是收养人不只为他提供生活和教育费,满足他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地爱他,多跟他进行情感交流,给他安全感和自信心。假如收养人只注重物质付出,漠视他的情感需求,容易使这些孩子也患上“设施病”。
所以,要驱散地震孤儿内心的伤痛和心头的阴影,让他快乐健康的成长,避免“设施病”的困扰,社会福利机构和收养人都要注重真情实感的投入,用“爱”慰其心,用“情”疗其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