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逸民”的“独善其身”:孔子之感慨

  既然讲到老、庄哲学(《淮南子》有不少作品也当属老、庄思想意义里的),这里还得申辩一点,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与老、庄道家思想里的“隐士”--“穷则独善其身”的生动写照--有否相同的语境和意境。

  1.隐士,道家和儒家都有。老、庄哲学有其自身的“道”的话语,与孔、孟的“道”的话语所产生的具体语义不尽相同,然而其中都蕴涵了一层道义论情怀。但是出于道家立场的“隐士”,与孟子讲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儒家官德,还是有原则上的不同。这一点我们已经在分析孔子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不仕”里有过比较性质的分析,孟子的观点与孔子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这里还是想强调这点,即道家意义中的“隐士”,是对政治的彻底放弃,不管是坏人当道还是好人当道,不管是政治清白还是昏暗的时候,虽然他们或许也保持着一种道义情感。

  其实,不仅道家里有隐士,儒家里也有隐士般的人物,如孔子自己与那批“逸民”(也可称谓为“隐士”的前身)比较:“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是被遗落的人才,但是孔子对他们赞许有加,说伯夷和叔齐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柳下惠和少连不如伯夷和叔齐,但是言语符合法度,行为经过思考,也难能可贵了;虞仲和夷逸避世隐居,大胆直言,自身行为保持清廉,隐居也是符合道义的权变。至于孔子和他们比较,孔子自称,我是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2.孔子的“无可无不可”。有关这些“逸民”的真实性倒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孔子的最后一个点评,是他讲出了自己与他们的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他们出仕都有所“欠缺”,而孔子能够“中道而行”,即孟子所评价的:“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这就是“无可无不可”的意思。为什么孔子能够“中道而行”,又不落为“逸民”?船山指出:“夫子之道,夫子之志,则始终不为逸,故列论古人,而自明其迹同而心异焉。”“异”在哪里?“异”在孔子心里能够一直“中道而行”,不失道义、责任和志向。孔子集中了以上七位“逸民”的优点,又有着他们身上缺少的优点,一颗道义之心始终在身,又能够使义务之心绷得紧紧的,也能使出仕“立心造行”、“常适其可”。可能是“道”不同、“志”不同,出仕的结局也就不同,船山说到这点:“数子者(指这七位逸民),吾何同焉?吾志异,吾道异矣。”因而,孔子不会像七位逸民那样,有的放弃政治,有的放弃责任,有的放弃应该坚持的道义。由于这样的不同,关于出仕与不出仕,孔子既把握道义又能圆润娴熟地运用于政治上,即便在“邦无道”的情况下,也不会放弃道义、责任和志向。孔子只会是实施暂时的“退却”,这是“道”上的“权变”,如果始终不具有出仕之“势”,也会寻找其他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如孔子、孟子,最后通过讲学来培养做官的人材。

  处穷达之辨,儒家和道家有相同或不相同之看法和行为,我们要从政治上去取舍、哲学上去反思、道义上去断量。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尽心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

  王船山:《四书训义》卷三七,岳麓书社1990年版。

  《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589页。

  《孟子尽心上》。

  《孔子家语论礼》。

  [元]宋方壶:《山坡羊道情》。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论语微子》。

  《孟子万章下》。

  《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微子》。

  [明]王船山:《四书训义》卷二二。

  §§第十五章 先与后:理政中的策略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