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德慧术”与熟仁在“善用易”中的沟通

  孟子的“熟仁”观念,展示了孟子的“德慧术”一面,又与其“善用易”甚有渊源。我们分二截来检讨一下。

  1、善用易。孟子有“善用易”之美誉。北宋邵雍在《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说:“知《易》者不必引用讲解始为知《易》。孟子著书,未尝及《易》,其间《易》道存焉,但人见者鲜耳。人能用《易》,是为知《易》。如孟子,可谓善用《易》者也。”清人李光地在《周易折中》也充分肯定邵雍的这一见地。《周易折中纲领三》指出:“邵子曰:知《易》者不必引用讲解,是为知《易》。孟子之言,未尝及《易》,其间《易》道存焉,但人见之者鲜耳。人能用《易》,是为知《易》。如孟子,可谓善用《易》者也。”孟子说“熟仁”,出现也只一次,但是其中不时有“用易”来写照“熟仁”之精蕴。其中就有个“大而化之”的沟通。张载对这个问题颇有研究心得。

  张载读到《周易系辞下》一段“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时,感悟到孟子在其“大而化之”的思想里所实际拥有的“熟仁”话语,与《系辞下》这段话的异曲同工之妙用。张载以其气化论释其谓:“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其在人也,智义利用,则神化之事备矣。德盛者,穷神则不足道,知化则义不足云。天之化也运诸气,人之化也顺夫时;非化非时,则化之名何有?化之实何施?《中庸》曰:‘至诚为能化’,《孟子》曰:‘大而化之’,皆以其德合阴阳,与天地同流而无不通也。”张载又申辨:“凡人应物无节,则往往自失,故要在利用安身,(益)[盖]以养德也。若夫穷神知化则是德之盛,故云‘未之或知’。盖大则犹可勉而至,大而化则必[在]熟,化即达也。”

  孟子的“大而化之”,出自于《孟子,尽心下》。有人问孟子“何谓善?何谓信?”孟子回答:“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善、信是德性所为,“天下之理,其善者必可欲,其恶者必可恶”,为人应取“可欲而不可恶”,这可称为“善人”;而有此善则可谓“信人”(可以信赖的人)。在孟子看来,“善”、“信”是美德,人应“充实之”,内心“充实而有光辉”,即达到“大而化之”的盛德境界,其实,这就是一种“熟仁”境地,它就是“大而化之”的过程。孟子说“大而化之”,是以气上说的,而善用《易》,则是从理上讲的。张载点破此中之义:“在《易》则是至理在孟子则是气。”但是孟子是如何从中辨明出一个“熟仁”道理呢?看一下张载发微:

  大可为也,大而化不可为也,在熟而已。

  《易》谓“穷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强也。

  大而化则必[在]熟,化即达也。

  精义入神……犹是成熟者。

  以上均采自张载对《周易系辞下》那段“精义入神”、“穷神知化”、“大而化之”的释义,张子似乎意在挑明:孟子的“大而化之”就是其“熟仁”的意念写照。更有意义的是,张子还在“精义入神”的思路中深化孟子“大而化之之谓圣”的熟仁精蕴。张子指出:“精义入神,利用安身,此大人之事则在思勉力行,可以[推]而至之,未之或知以上事,是圣人(德)盛[德]自致,非思勉可得。犹大而化之,大则人为可勉也,化则待利用安身以崇德,然后德盛仁熟,自然而致也,故曰‘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在此值得提及的是,张子在阐释孟子“大而化之”与《周易》“精义入神”相为彰显的同时,他发挥了孟子的“德慧”见识,即熟仁中需要“德慧”参于其中,也即应以一系列德性、德行作为熟仁的环节,孟子冠之于叫“德慧”;朱熹称其为“朴实工夫”。如张子看到“精义入神”中的一种德慧术,他指出:“知几其神,精义入神,皆豫之至也。豫者见事于未萌,豫即神也。”(“豫”,即事先认识到;“几”,即动因、契机。“豫”、“知几”即为德慧术。)“精义入神,事豫吾内,求利吾外也;利用安身,素利吾外,致养吾内也。穷神知化乃养成自然,非思勉之能强,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精义入神,(养)[豫]之至也。”“精义入神,豫而已。学者求圣人之学以备所行之事,今日先撰次来日所行必要作事。如此,若事在一月前,则自一月前栽培(安)排,则至是时有备。”(“备”,准备、防备;心备、事备。)“义有精粗,穷理则至于精义,若(精义)尽性则[即]是入神,盖(为)[惟]一故神。”(“尽性”,扩充善端,尽心知性而知天。)“通天下为一物(在己)[而已],惟是要精义入神。”(“通”,化天道为人道,与天人合一。)所谓“豫”、“知几”、“备”、“尽性”、“通”,均可看作孟子的“德慧术”,也是“熟仁”的内在环节。

  2、“德慧术”。孟子的“德慧术”,本来是讲“达”的。《孟子尽心上》:“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朱熹却转译出“须有朴实工夫,方磨得出”至“达”的一番“熟仁”工夫的所以然。的确,在孟子的“德慧术”里,所谓的“至诚”、“志气”、“不动心”、“集义所生”、“大而化之”和“善养浩然之气”,蕴涵的恰是走过熟来的的德性工夫之考验。举至诚、志气、集义来深化这里的观点。

  其一,至诚

  顾炎武读《孟子》,感慨孟子“诚者,天之道”,并以《周易无妄卦》诠释:“诚者,天之道也。故天下雷行,物与《无妄》,而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以主体性立场积极张扬“诚”具有万物生化的意义:“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熟仁是始终如一的至诚,通向“尽其心者,知其性矣;知其性,则知天矣”的“天人合一”通道是“性善”与“继善”的统一体。顾炎武解释《周易》中的“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有如是感悟:“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继之者善也;‘天下雷行,物与《无妄》,成之者性也。是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行,庶物露生,无非教也。天地絪纭,万物化醇。善之为言犹醇也。曰:何以谓之善也?曰:诚者,天之道也。岂非善乎!”

  熟仁而至诚,至诚而《无妄》,无妄而不妄动。所谓“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出自于《周易,无妄卦,大象》:“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意思指在为政之道:天下雷声震行,象征万物敬畏都不妄为;先王据此用天雷般的强盛威势来配合天时、养育万物。至诚,不仅是王者的内圣外王的一致,而且又是正其性命、体其天道的一致。程颐在《周易程氏传》点破其意:“对时,谓顺合天时。天道生万物,各正其性命而不妄;王者体天之道,养育人民,以致昆虫草木,使各得其宜,乃对时育物之道也。”所谓“各正其性命而不妄”,“王者体天之道,养育人民”,实指在“至诚”;如何“至诚”而不妄动?就是“顺合天时”,像先王凭籍“至诚”来感召天下。这正是《无妄,大象》的表白。亦如王夫之释《无妄,大象》说得如是:“雷之应候发声,与时相对,兴起万物而长养之,必然不爽。天之与物以诚者,莫此盛焉。先王应民物之气机,诚动于中,而功即加于物,不必如后世《月令》之书,附会拟似。自然与人物之情理,相应不差,而勃然甚盛,无俟风雨有迹而神行焉,其道则取诸此。”

  “诚动于中”,熟仁贯乎于“至诚”。从《周易》“继善成性”看孟子“至诚”,两者共鸣于阴阳交沟、天人相通。所谓“继善成性”,见自于《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天道是由一阴一阳两气构成,“亘古今,统天人,摄人物,皆受成于此。其在人也,则自此而善,自此而性矣。夫一阴一阳,《易》之全体大用也。”一阴一阳是天道,继善成性是人道,天道内化为人道,继善成性凝聚成为“至诚”,成为“熟仁”的扩充。王夫之似乎看出孟子在此对“易》之全体大用”的精到之处:“孟子曰:‘人无有不善’,就其继者而言也。‘成之’,谓形已成,而凝于其中也……人各有性,而一阴一阳之道,妙合而凝焉。”“妙合而凝”,内蕴天道转化为人道的“继善成性”及其“至诚”的自觉,以构成熟仁的不断扩充。孟子言性善,四善端扩充,是继善成性的根本内容,又是“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自然又自觉的沟通。而这一天人通畅,孟子又融入“志气”、“集义”来表达这一自然又自觉的特征。但是这里孟子似乎在用《周易》语言来转述或表达他自己要想证明的“熟仁”观。

  其二,志气和集义

  至诚在集义,集义在志气。孟子肯定“至诚”,总联结住对“义”的首肯。如《离娄下》: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还有“配义与道”的说法。

  孟子有“集义所生”的命题。《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集义所生”,是孟子善用《易大壮卦》的极好论证。王夫之释《大壮卦,大象》一段“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时指出:“地以上皆天也,故有雷在天上之象。雷本阳气之动,亲乎天,非但震物。君子之壮,壮于己,非壮于人也。积自强之道而不馁者,唯礼而已,孟子谓之集义。礼者,义之显于事物者也。道义充而节文具,浩然之气子塞乎两间,如雷上于天,阴不能遏。若助长以凌人,其壮必槁,非《大壮》也。”

  在孟子看来,熟仁,是浩然之气的积聚,它属于一种“积自强之道”的集义行动。这种集义行动在《周易》称为“大壮”。《大壮卦》下乾上震,象征“大为强盛”。马振彪《周易学说》引刘沅曰:“不用壮而弥壮,此《大壮》之义”,又进一步推论:“匹夫之勇,不得谓‘大壮’;自反而缩,理直气壮,乃所以为正也。天地有正气,可贯古今;君子有正气,可配道义。”《大壮,大象》:“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孔颖达《周易正义》释其谓:“震雷,为威动;乾天,主刚健。雷在天上,是刚以动,所以为‘大壮’。”又说:“盛极之时,好生骄溢。故于大壮,诫以‘非礼勿履’也。”按项安世《周易玩辞》:“君子所以养其刚大者,亦曰‘非礼勿履’而已。”由《大壮》生发的“君子有正气,可配道义”、“君子所以养其刚大者”,在孟子那里,就是“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未说《易大壮》一词,可是孟子用《大壮》其理甚显。再往下看:

  所谓“养其刚大”,指养刚气,既是内心养气的积累,又是集义而不动心的过程。这“不动心”有三点须指明。第一、养气,以仁义礼智和配义与道为具体内容。《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仁义忠信,乐善不倦”;《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因此,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决非空洞的抽象。第二、养气在心内。孟子不同意告子主张志气与心的割裂,认为告子向心外求志气统一而不在心内,故告子有“持其志而暴其气”的割裂。孟子主张志与气统一在心、性、道上。《孟子公孙丑上》有一段专门反驳告子的孟子“志气”辨证:“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告子“不动心”,是由于“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也就是说,告子专在心外去寻找志气的一致,这是义与道的分离。第三、志气义道相统一。志气互动、配义与道,是集义而生,是至诚的最高境界,是熟仁的状态。恰恰是继善成性的结果,是浩然之气的善养,是尽心知性而知天的实现。这里,似乎孟子的论说比《周易,大壮》更显得气魄和理想化。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