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依孔、孟而来的“熟”观

  二程论“熟”,集中在成人之道上,充分展开的“贵熟”理论,极为丰富了孔孟以来的熟仁思想。仔细品味对“熟”的检讨,二程有过许多说法:存养得熟存养熟后,泰然行将去。

  贵熟亦须待佗心熟,便自然别。须是熟方能如此学要信与熟涵养纯熟养之即熟习见之熟作用极熟,又能谨细行。

  这些有关“熟”的说法,不仅仅是语义上的简单用词,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二程对于“熟”之观念在成人之道上的切肤体悟和贴切把握。深刻领悟到二程“熟”观的底蕴,我们将会发现二程成人之道之于成熟之道上的考验和锻炼。

  “熟仁”二字考义,我们已见于孟子在《孟子告子上》的精辟陈述。二程据此的阐发,取向于孟子“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的所述。二程引孟子“苟为不熟,不如荑稗”来扩展熟仁观念:“乐则生,生则乌可已也。‘须是熟方能如此。’苟为不熟,不如稊稗‘。’是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须集义,这上头莫非义也。”孟子以道义扩展仁之底据,熟仁就是积聚道义而获得生存,安乐的生活,此种生存的权利如何获得?二程挑明的通道就是“须是熟方能如此”,不熟还不如“荑稗”。孟子说“仁亦在乎熟”,二程扩充其实,从生存意义里探索熟仁之底据,熟仁是关乎“生”的问题。“乐则生”,应是“集义所生”,也就是熟仁的方向。一切须从“集义”或言“熟仁”上挑得明白彻底。

  品味一下二程引孟子的“乐则生,生则乌可已也”一句,也看得如是。此句出自《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安乐的生活,根据在拥有和实践仁义,所谓“智”,无非是知道仁义;所谓“礼”,也无非是调节和滋润仁义,这就是“乐”的内容和“乐则生”的实质。要达到这样的“乐则生”,二程给予“须是熟方能如此”的界定。而且二程以孟子的“集义所生”给予了一种走向成熟的通道。

  孟子的仁与义,是内在连接的一体。孟子坚决反对告子说“仁内义外”,驳斥其是割裂仁与义。在孟子看来,仁是出自于内心的恻隐之心,义是出自于内心的羞恶之心,都是源于人心内在的生发。而事实上,孟子经常把仁和义连接表达,熟仁也势必纳入义。二程界定“集义”为走向“熟方能如此”的生存之道,真可谓是把握孟子熟仁观念的精神所在。既然仁是出于内心所致,二程就把熟仁切入于“心熟”之中,的确是有其根据了。

  二程切入“心熟”于熟仁之中,得益于孔子的熟仁体悟。孔子最经典地陈述出“熟仁”的三段著名表白,以及奠定了往后儒家检讨熟仁的来龙去脉。

  二程似乎也在这个“来龙去脉”的意义里对此三段话作了一番“心熟”辨识。伊川指出:“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并以孟子言论证得孔子七十而不逾矩之心熟锻炼,即在“大而化之”中的“不勉而中”、心熟而来:“孟子曰:‘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所谓化之者,入于神而自然,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之谓也。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也。’”熟仁无非就是进入一种自然而然的“神化”境界。业已指出,孔子的熟仁体悟,引发二程切入“心熟”之辨。这里,二程在孔、孟的字里行间里,索隐到了由孔、孟以来的习仁之熟的境界和到底于此的方法、途径。二程总结孔子十五志于学到七十不逾矩的心路历程,并以“明善”、“至诚”、“思知”勾勒出孔子熟仁的环节。尽管其中含有二程自己的理解。二程指出:“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明善之彻矣。圣人不言诚之一节者,言不惑则自诚矣。‘五十而知天命,思而知之也。’六十而耳顺,耳者在人之最末者也。至耳而顺,则是不思而得也。然犹滞于迹焉,至于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则圣人之道终矣。此教之序也。”“此教之序”,是教人学得孔子一步一步走向熟仁的成熟环节。不过二程悟得此中之理还是很有扩展的。二程首先追寻儒家熟仁观念中的基本问题:如何存养得熟?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