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熟仁”的实践价值洞察

  朱熹对于“熟仁”的洞察,试图将其上升到一般的方法论。朱熹通过提升“熟”的实践价值来加强和充实方法论洞察。朱熹这样做,并非仅仅定位在做人,做事做官无不如此,而且更看出熟仁具有的广泛的社会意义,朱熹对以下几个问题论述得犹为详细和精到:

  1、熟与和谐。和谐有熟,熟会带来人的和谐、社会和谐。朱熹同意这样的说法:“其初须持敬。持之久则渐熟,熟处便和。”有熟便有和和谐。这个“和”,就是孔子讲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和”。儒家断定的“礼”:象征的是一种制度、一种规则、一种原则,面向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个人本身的内外和谐。朱熹解释此“和”,具有“熟处便和”的多向取舍。朱熹对《学而》的“礼之用,和为贵”做了如此说明:“礼中自有和。须是知得当如此,则行之自然和。到和处方为美。”熟礼会带来知行和谐,因为礼中有和,熟礼就能够知道“和”的道理与采取和谐的行动,这些都源自熟于仁礼。“自然和”、“方为美”,就是熟仁的最佳状态。朱熹举了若干例子生动说明熟生和谐的这种情景,如有人问朱熹“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若未至此,如何用工?”朱熹描述了这个情景:“只是就容貌辞色之间用工,更无别法。但上面临时可做,下面临时做不得,须是熟后能日常。初间未熟时,虽是动容貌,到熟后自然远暴慢;虽是正颜色,到熟后自然近信;虽是出辞气,到熟后自然远鄙倍。”待人接物,诚信沟通,“容貌辞色”,练个熟仁和熟礼,就能与人亲近。朱熹弟子心领神会:“辞是言语,气是声音,出是从这里出去,三者是我身上事要得如此。”方能得个熟生和谐。又如,义精仁熟,要和谐于道德。朱熹从“乐有五声十二律”的和顺和谐,有“义精仁熟,而自和顺于道德”的感慨。有人问朱熹“注》言‘乐有五声十二律’云云,‘以至于义精仁熟,而自和顺于道德’,不知声音节奏之末,如何便能使‘义精仁熟,和顺于道德’?”朱熹感悟其中是乐律和谐:“所以听之自能‘义精仁熟,和顺于道德’。乐于歌舞,不是各自为节奏。”节奏与节奏在歌舞里是互相和谐的,有了“和谐”就有协调的乐律和节奏,就有了道德意义,而这样的“和谐”是基于“和顺”的乐律中产生的,更有意义的是,朱熹看出了此中的“道德”意蕴:“如人唱曲好底,凡有闻者,人人皆道好。乐虽作于彼,而听者自然竦动感发,故能义精仁熟,而和顺道德。”朱熹的叙述无非要强调,义精仁熟,自和谐于道德而来,又推进了和谐的健康发展,这样的“义精仁熟”,是有感染力的。

  值得指出,朱熹对于熟与和谐的思量,融进了“久”的思考,熟生和谐,“持之久则渐熟,熟处便和”,和谐来之不易,其中无疑有个“久”的心智力行的锻炼和考验。关于“久”,朱熹更多的从熟上考量,所谓“久之自然成熟”、“久而自熟”、“久而益熟”、“久之自熟”、“持养久之,自然成熟”、“久久精熟”、“久之成熟”、“久之曰熟读”、“只是习得熟,熟则自久”、“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且须熟读正文,久当自悟”、“久久自当纯熟,充达向上去”、“既沸之后,方用慢火养之,久之须自熟”。熟离不开久,就是持之以恒,就是见得圣人,就是成人之熟。如朱熹强调:“久而思得熟,见得理而不见事”;“须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而所谓统要者自在其中矣。”更有意思的是,朱熹界定“久”,符合了儒家和谐能力思想的原则,即如孔子称为的“推己及人”,朱熹说出这个意思:“然学者但能尽己以推之于人,推之既熟,久之自能见圣人不待推之意。”儒家和谐的道理就是朱熹称谓的“义理”,故和谐的建立也靠“以义理养之,久而自熟。”“这处熟,性、天道自可晓。”社会和谐在性与天道的相互交往中渐渐习熟“义理”里形成。

  2、熟与义理。熟在见义理,把握仁义礼智,需要熟的工夫。朱熹看得真切:“仁义礼智只趯著脚指头便是。这四个字若看得熟,于世间道理,沛然若江海而下,莫之能御矣。”仁义礼智,也在不断的“熟仁”中展开和获得,朱熹作了“熟仁”的如此比喻:“仁字如人酿酒:酒方微发时,带些温气,便是仁;到发得极热时,便是礼;到得熟时,便是义;到得成酒后,却只与水一般,便是智。”只有熟,才能见得把握仁义礼智的道理。朱熹一贯有如此信念:“心熟后,自然有见理处”、“精熟后,理自见得”、“文字不可硬说,但当习熟,渐渐分明”、“须熟读之,便得其味”、“若熟后,敬便有义”、“后来看熟,见许多说话须著如此作”、“而今去熟看那解,看得细字分晓了,便晓得大字,便与道理相近”、“要先理会个知止,待将来熟时,便自见得”、“若是见得道理熟,自然有所分别”、“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看得道理熟,见世间事才是苟且底”、“到得熟了,在日用之间只见许多道理在眼前”,就有助于人们日日常常的行动了。

  那么朱熹是如何强调“熟仁”有助于“行”呢?朱熹发现了“熟仁”对于“行”所带来“浃洽”的别致境地:“到得常常做得熟,自然浃洽通快,周流不息,油然而生,不能自已。”是“熟仁”把握了“义理”而引领出“常常做得熟,自然浃洽通快”的行动新境地,它叫“熟便透”,朱熹是这样描述的:“学者须是熟。熟时,一唤便在目前;不熟时,须著旋思索。”“这一边道理熟,那一边俗见之类自破。”“到得熟后,方始会活,方始会动,方有得受用处。”“若是熟时,则自不相碍矣。”“人见得义理熟时,自然好。”“看得道理熟后,只除了这道理是真实法外,见世间万事,颠倒迷妄,耽嗜恋著,无一不是戏剧,真不堪著眼也。”这真是达到了由“熟”带来的一番知行新境地,它是和谐的,又是透的。

  3、熟与透。“工夫熟时,义理自然贯通,不用问人。”这就是“熟便透”。有熟则有透,所谓“熟便透”,就是自然贯通、见得精微、涵泳浃洽、研得极底,朱熹常以庄子“庖丁解牛”喻个“透熟”之理。朱熹一再申辨:“圣人与庸凡之分,只是个熟与不熟。庖丁解牛,莫不中节。”朱熹作了些解释:“如庖丁解牛,他只寻罅隙处,游刃以往,而众理自解,芒刃亦不纯。”“庄子说‘庖丁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正是此意。”“正是此意”,就是到熟了,就是“通”:“如庖丁解牛,固是‘奏刀騞然,莫不中节’;若至那难处,便著些气力,方得通。”“必于其中却得个通底道理。谓如庖丁解牛,于族处却‘批大却,导大窾’,此是于其筋骨丛聚之所,得其可通之理。”朱熹读《庄子养生篇》感慨:“因论‘庖丁解牛’一段,至‘恢恢乎其有馀刃’,曰:理之得名以此。目中所见无全牛,熟。”更有意思的是,朱熹把“庖丁解牛”与孔子“不逾矩”之熟作了互解,似乎勾勒出儒、道二家在“熟”上有共通性质:“所谓德盛仁熟,‘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所谓‘人貌而天’。盖形骸虽是人,其实是一块天理,又焉得而不乐!”出于儒家,朱熹以庄子思想解得“熟便透”,也显朱熹融会百家之气魄,也深化了儒家“熟仁”之精髓。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